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極米科技,投影市場的空間有多大?
格隆匯 07-24 16:38

作者 | 小肥財

數據支持 | 勾股大數據(www.gogudata.com)

很多投資者不太喜歡買新股,再加上A股通常打新收益很高,總覺得要跑一段時間才考慮。其實如果有機會,能抓住可能更好,像科沃斯那樣給時間、給大坑,不能太奢求。假設真的給了大坑,可能又不會去關注了,覺得不值得,這樣很容易錯失牛股。

極米目前就是一家小而美的公司,花點時間研究説不定也會成為它的客户呢。

一、基本情況

公司成立於2013年11月,2021年3月上市,是一家專注於智能投影激光電視領域,構建了以整機、算法及軟件系統為核心的戰略發展模式,集設計、研發、製造、銷售和服務於一體的高科技公司。

投影設備誕生以來長期以辦公、教育等商用場景為主要應用場景。極米科技推出了一系列具有豐富功能和優質體驗的智能投影產品,大幅提升了投影產品的智能化、易用性和畫質表現,智能投影產品迅速向消費級場景滲透。可以説,極米創造了一個全新形態的產品

公司主要產品及服務包括智能投影產品投影相關配件及互聯網增值服務

極米打破了外資品牌對中國投影機市場十幾年的壟斷,根據著名市場調研機構IDC數據,2016年和2017年公司出貨量分別位居國內投影設備市場第四和第二,2018年公司出貨量首次位居中國投影設備市場第一,市場份額達13.2%;2019年及2020年公司出貨量繼續保持中國投影設備市場第一,市場份額分別達14.6%和18.1%。極米的目標是在這個細分領域做到全球第一

互聯網增值服務主要包括應用分發和影視內容服務。前者基於GMUI系統內運行的視頻應用實現,包括愛奇藝、優酷、騰訊視頻等,公司與視頻應用運營方按照約定的比例進行分成。後者是在自有的GMUI系統內分發第三方軟件應用,根據應用分發數量,公司收取相應的應用分發費用。

這一塊規模還不大,但是未來的方向之一。目前百度網訊持股9.88%,芒果傳媒持股2.57%,除了科技的合作外,更主要也是內容的合作。很有特色的一點是,為了用户體驗,極米堅持不做開機廣吿。

研發實力行業內領先。董事長鍾波和總經理肖適的背景都是工程師出身,公司文化以產品文化、工程師文化為主。公司研發職能全面,涵蓋算法開發、整機開發、軟件研發、軟件測試、工業設計等,且主要核心技術人員均擁有十餘年光學及顯示領域研發經驗。

截至2020年末,研發人員共452人,佔總人數的22.82%;全年研發投入1.39億元,同比增長72%,佔營收比例為4.92%,且全部費用化。

每年的研發投入中,均會安排部分資源用於前沿技術的研究與探索,保持研發深度,提前佈局前沿技術領域,保證公司的技術儲備。

截至2021年1月6日,公司共獲得31項國際權威獎項,涵蓋世界四大工業設計獎項,包括德國紅點產品設計獎、德國iF設計獎、日本Good Design Award 和美國Idea設計獎,並連續五年獲得美國CES創新獎。

渠道方面,根據IDC數據,2020年中國投影設備市場線上渠道出貨量為244萬台,佔投影設備總出貨量的比例為58.4%。公司以電商渠道起家,自2018年開始拓展線下門店,截至2020年底,在全國主要城市核心商圈開設了41家直營店鋪,各級城市加盟店80家。

從2016年開始海外市場拓展,2019年在海外市場推出經Google認證、搭載Android TV 系統的產品,自此快速融入海外市場。內容上,與prime video、YouTube、Disney+ 都有合作,因為公司規模還不夠尚未達成和奈飛達成合作。為加大海外推廣,公司20-30人的海外團隊已整體從成都搬遷到了深圳。

創新系列產品阿拉丁(燈、投影和音響三合一)上市數月出貨量即位居日本智能投影市場前列,成為公司在海外單一最大市場。在日本,產品進駐日本亞馬遜、樂天等線上購平台,線下進入蔦屋家電、BicCamera等主流連鎖店。歐洲和美國市場線下是和經銷商合作,線上通過亞馬遜和公司官網銷售。

再看下業績

2020年實現營業收入28.28億元,同比漲幅為34%;實現歸母淨利潤2.69億元,同比增加188%,在疫情期間贏得爆發式增長。

公司銷售收入以智能微投為主,2020年共銷售智能微投產品26.51億元,同比增加34%,佔公司營業收入總額的94%;其中創新產品收入2.27億元,同比增加279%,主要為在日本市場銷售的阿拉丁投影燈銷量增長。

隨着累計銷售的終端規模擴大,互聯網增值業務收入快速增加,2020年互聯網增值業務收入4,126萬元,同比增加94%,引進的內容方也不斷豐富,如2020年引進精選電影平台歡喜傳媒,截止2020年12月,月活用户數量已達到145萬。

2020年,毛利率為32%,持續走高,一方面是自研光機導入範圍擴大,產品單位成本下降;另一方面是近年來公司產品的產品力不斷增強,品牌影響力及市場份額在行業內長期領先,減少了大幅度的折價促銷。毛利率提高,為研發投入、品牌建設提供了有力保障。

光機是投影設備最核心的部分,之前都是向外部採購,2019年公司實現光機技術自主化並逐步導入量產,當年自研光機佔比為7.92%,2020年佔比提升至70%,截至21年Q1,自研比例已經達到90%。更大的收穫是,自研的光機在參數性能上也更優

公司預計2021年上半年歸母淨利潤為18,891.5萬元,同比增加94%,扣非歸母同比增加95%,得益於銷量增長和自研光機率提高和產品定價策略帶來的毛利率提高。

二、關注點

公司終端用户以一二線城市年輕消費者為主,對於新型智能化產品有着較強的付費意願,產品定位偏中高端。

參考同品類產品,戴森也是一線城市火起來,再滲透到二、三線。還有科沃斯,剛開始也是隻有發燒友會買,現在做到了非常智能的程度,很多家庭都會買了。投影儀不是一個剛需的產品,更多的是為生活帶來品質感,在大眾化的路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相對於成本,公司聚焦在解決消費者痛點上

消費級投影儀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大屏影音設備需求一直存在,但原有大屏產品價格高於消費者支付意願,隨着投影產品畫面亮度、畫質提升至用户可接受範圍,便以其大屏、高性價比優勢填補了市場的空白。

總體而言,投影儀還是電視的補充,能帶來大屏幕沉浸體驗。投影儀和手機、平板搭配使用,可以形成一個立體化的體驗空間。它可以隨意搬動,平常不使用的時候收起來即可,便攜化贏得都市年輕人的青睞。幕布也可以不用,一面白牆即可。

在影視等娛樂使用場景中,智能投影設備逐漸成為重要的互聯網內容平台。目前,國內主要內容商均已發力智能投影領域,與投影設備商建立合作關係,包括愛奇藝、騰訊視頻、芒果 TV、優酷、嗶哩嗶哩等。投影設備大屏沉浸式的觀影體驗搭配不斷豐富的內容供應,產品使用粘性提高,投影設備成為了重要的內容入口

隨着智能投影的技術升級,推出自動梯形校正、自動對焦及失焦補償等功能,投影設備使用幾乎不再需要人力介入進行調整畫面,極大提高了設備使用的便捷程度,易用性不斷提升是投影設備的發展趨勢之一。好用的智能操作系統和出色的畫面質量是公司產品領先行業的根本原因。

關於競爭壁壘方面,光機研發屬於精密光學的範疇。首先是光機的精度較高,達到幾百納米級別,這是很難通過逆向開發實現的;其次是對光路、結構、參數的設計,以及良率的控制,都需要足夠的經驗積累。

三、未來看點

2020 年中國投影設備市場總出貨量累計達417萬台(家用娛樂300萬台,佔比為72%),出貨量前五大品牌分別為極米、堅果、愛普生、明基和小米,市場份額分別為18.1%、10.1%、7.9%、3.7%和3.3%,大幅領先。互聯網國產品牌的崛起,隨着逐漸掌握核心硬件技術並開發更多創新功能和畫質算法,同時出貨量增加帶來邊際成本下降,頭部企業份額仍可提升。

不利的因素方面,直接材料成本佔營業成本的比例超過90%,是個典型的製造業企業。隨着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公司產品存在降價可能,毛利率可能承壓。

主流消費級投影設備現均採用DLP投影技術,而DLP投影技術的核心專利都掌握在美國德州儀器(TI)公司。公司與TI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使用的核心成像器件DMD器件全部由TI生產。半導體行業及部分電子元器件供應持續緊張,也給公司造成了一定壓力。

四、結語

在家電品類日益豐富、消費升級的背景下,投影儀可能會滲入每個家庭,甚至每個家庭不止一台,成為電視以外的另一個大屏終端,放置在客廳或者卧室。而要進入更多的場景則需要更多的產品形態,公司坦承需要更多努力。

這一陣,科沃斯、石頭科技的股價出現大幅度回撤,可能是與股東減持有關,但確實也存在估值高的問題,容易造成短期股價波動。極米科技目前市值不到300億,短期內減持壓力不大,發展空間廣闊,值得長期關注。

格隆匯聲明:文中觀點均來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匯觀點及立場。特別提醒,投資決策需建立在獨立思考之上,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實際操作建議,交易風險自擔。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信息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虛擬資產、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監管機構可能會限制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僅限符合特定資格要求的投資者進行交易。文章內容當中任何計算部分/圖片僅作舉例說明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請審慎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請諮詢獨立專業意見。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