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再提房地產税,不同尋常
格隆匯 05-12 18:33

01

去年疫情爆發以來,深圳樓市曾經歷過一波大漲,令剛需離買房夢越來越遠。對此,深圳方面果斷出狠手,出台一些列降温樓市的組合拳,包括二手房指導價、整治小產權房,提高房貸利率等等。當然,也包括精準定點打擊炒房團伙。

今年4月8日,深圳7部委聯合出手對於炒房團伙“深房理”進行立案調查,引爆了樓市圈,也讓廣大剛需客拍手叫好。

5月11日,“深圳12345”披露了深房理事件的最新進展:

目前,市裏已經成立聯合調查組,穩步推進案件調查處理工作;

依據掌握的情況,“深房理”問題存在涉及人員廣泛、資金來源多樣、操作手法隱蔽、產業鏈化運作、以合法手段掩蓋非法目的等特點,給案件調查處理工作帶來一定難度;

相關調查處理結果將適時向社會公眾公佈。

另外,還要配合一則新聞來看深圳打擊炒房客控房價的決心:

此外,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於近日發佈《關於排查小額貸款公司涉及房地產貸款業務情況的通知》。按照要求,各小貸公司自查向特定人員於2019年1月起至今發放貸款的行為,並將自查報吿(加蓋公章)及貸款業務信息於2021年5月12日前發送至市地方金融監管局,且不得向特定人員發放任何名義的貸款。

這一些列舉措是一套組合拳,就是要把深圳房價給控制住,風向標控制住了,全國才好辦。

其實,除了地方層面出台各種嚴格的調控措施外,央行在調控樓市方面放出了重磅殺手鐗。一是去年8月給房企劃出了“三道紅線”,二是去年12月底給銀行設置了房地產貸款紅線。這可以説是真正落實“房住不炒”的長效頂層機制。

但央行的重磅舉措,主要是針對開發商這個羣體的,不能完全實現“房住不炒”。因為政策出台後,會加速促使房企流向一二線重點城市,局部熱門樓市依舊可以被瘋炒。

“房住不炒”缺失的這一端,便是房產持有端,也就是我們長年討論但不見落地的房地產税。

不過,最近也有了新的進展。

02

深圳披露深房理最新進展的同一天(5月11日),財政部官網掛出了一則重磅新聞:

(來源:財政部官網截圖)

103字新聞,簡潔有力,字字乾坤。該新聞披露後很快衝上微博熱搜,引發廣泛關注。以下解讀,主要源於攸克地產的觀點:

這次是以座談會的方式來專門研討“房地產税改革試點工作”,説明已經了工作方案,房地產税改革不再是停滯不前。而此前,財政部等部門首長在談及房地產税時,主要以穩妥推進房產税立法的描述,並不涉及是否有具體工作方案的表述。

另外,新聞通稿裏,提及了4個部門:財政部、全國人大預工委、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税務總局。

對於房地產税改革而言,這4個部門會做什麼?

財政部,制定税收政策的基本方案,組織起草房地產税立法的部門之一;全國人大預工委作為立法機關的預算工作委員會,前期介入房地產税立法工作;住建部掌握住房部分產權信息,要有這些信息,才有徵收的基礎;而税務總局是開徵税收第一線的部門。

前兩個部門是解決制度層面的問題,有了後兩個部門的加入,意味着房地產税已經不再是制度設計的階段,而是到了研究探討“怎麼徵收”的階段了

“聽取部分城市人民政府負責同志……意見”,説明有些工作,已經要在地方層面來開展了。另外,通稿中2次出現“試點”關鍵詞,説明穩妥推進的房地產税改革,需要有城市進行試點。

以座談會的方式來專門研討房地產税,在歷史上尚屬首次,背後傳遞出不小的信號,也有意給當前火熱的樓市降温。從資本市場來看,投資者已經用腳投票——今日,房地產板塊萎靡不振,萬科A、保利地產均逆勢大跌逾2%。

(萬科股價走勢圖,來源:Wind)

除此之外,官方還在半年內4次提及“房地產税”:

3月1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正式發佈,和房地產相關內容中提到要“推進房地產税立法,健全地方税體系,逐步擴大地方税政管理權”

4月7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貫徹落實“十四五”規劃綱要、加快建立現代財税體制發佈會上,財政部税政司司長王建凡表示,要進一步完善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税制度,積極穩妥推進房地產税立法和改革

5月6日,財政部部長劉昆在《經濟日報》撰文提到,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促進高質量發展,必須加快建立現代財税體制。劉昆提到,完善現代税收制度,健全直接税體系,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進一步完善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税制度,積極穩妥推進房地產税立法和改革

去年12月,劉昆曾在《人民日報》撰文稱,按照“立法先行、充分授權、分步推進”的原則,積極穩妥推進房地產税立法和改革。建立健全個人收入和財產信息系統。

其實,早在2015年,房地產税已經明確進入人大立法規劃,但最近2年的政府工作報吿未提及房地產税,房地產税立法預期降温。

但在最近半年,官方已經多達5次提及房地產税改革,包括這次重磅的座談會,有意給火熱的樓市降温,也一定程度上説明房地產税改革正在穩步推進且有一定進展,但離真正實施房地產税還尚需時日。

在經濟學家馬光遠看來,2021-2025年是推出房產税的合適時機,如果錯過這個窗口,可能就很難再找到機會。

總之,房地產税一定會來,且時間不會太遠。一旦落地,炒房客的暴富夢會蛋碎一地。

03

2020年年報中,萬科對於當前的房地產行業發表了自己的看法。理解很深刻,這裏摘錄出來,以饗讀者:

對於房地產行業,2020 年是一個時代的落幕,也是一個時代的開啟。(省略)行業競爭規則正發生深刻的改變。

從過去到可見的未來,房地產行業的競爭可分為土地紅利、金融紅利、管理紅利三個時代。早年,土地價值尚未被廣泛認知,部分拿到大量便宜優質土地的企業,獲得了那個時代的饋贈。2002年,“土地招拍掛”制度施行後,行業進入金融紅利時代,金融資源成為助力企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關鍵要素。

2020年8月,“三道紅線”的出台再次改寫了行業規則,其影響並不亞於當年的土地招拍掛制度。依靠高槓杆、高負債、高庫存實現高增長的模式難以為繼,行業正式由金融紅利時代步入“管理紅利時代”。

管理紅利時代以“充分競爭”為主要特徵,競爭烈度將顯著提升。如果説,土地紅利時代和金融紅利時代,決出的是收穫的多少、發展的快慢;那麼,管理紅利時代決定的是企業的生存,不能勝出則意味着被淘汰。面對新時代的淘汰賽,我們必須摒棄舊有模式下的規模擴張思路,更加重視增長的質量。

央媽在去年8月修改了房地產行業的邏輯,讓萬科這位地產老江湖都頗感生存危機,要向管理要利潤。可見房地產行業野蠻生長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了,未來是競爭激烈的存量時代。適者生存、物競天擇的叢林法則也降落在了體量龐大的房地產身上

在房企這一端,房企老大哥萬科看清了前方的路。作為消費者這一端,一樣要認清形勢,房住不炒、迴歸居住屬性是大勢所趨。

天下大勢,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信息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虛擬資產、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監管機構可能會限制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僅限符合特定資格要求的投資者進行交易。文章內容當中任何計算部分/圖片僅作舉例說明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請審慎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請諮詢獨立專業意見。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