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百億級電商跨境通發35份公吿連環炸雷
格隆匯 05-12 16:50

文章來源:華夏時報,作者:謝亦欣 陳鋒

對於跨境通(002640.SZ)7.4萬股民來説,這個五一可能並不好過。

驟變在節前一次性降臨。4月29日晚,年營收百億級別的跨境通發佈業績修正公吿,預計2020年淨利潤虧損30億元-38億元,堪稱顛覆性推翻了公司之前公佈的1億元-1.5億元盈利預吿。30日晚,公司公吿如雪片般連下35份,引爆雷田一片。

業績大幅下修、五位公司高管離職、兩位董事發表異議無法保證年報真實、會計事務所無法出具審計意見,積攢多日的問題集中爆發,股價命懸一線,市值較2017年高點已蒸發300億餘市值。

對於突發的巨雷,跨境通證券事務部員工仍向記者表示,公司目前經營一切正常,相關董事辭職是因為涉及廣州國資的委託權解除事宜。

但真相真的如此嗎?頂着存貨壓力及財務壞賬這兩座大山,這位A股跨境電商龍頭還能走出困局嗎?

133萬手賣盤壓頂

4月29日晚,跨境通業績驚劇變臉,由盈轉虧一線間,是鉅虧30億的落差。市場反應及時且狂躁,該消息直接引發投資者恐慌性拋售,30日,133萬手賣單一馬平川式輾平股價,截至當日收盤報3.51/股,盤中一字跌停。據同花順最新數據顯示,跨境通還有近7.4萬户股東,當日成交量為9.03萬手。

巨量賣盤如泰山壓頂,無人敢接盤。

關於業績修正的原因,跨境通在公吿中歸結為兩點:

1.2020年受全球疫情影響及資金短缺影響,公司全資子公司深圳市環球易購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圳環球”)2020年初員工總數3,353人,至2020年末員工總數僅885人,人員縮減約3/4。人員縮減及部分業務關停導致深圳環球管理效率低下,業務大幅下滑,經營層面業務團隊與財務團隊銜接不順暢,進而致使2020年末深圳環球財務系統未能及時獲取業務單據,出現預測偏差。

2.此外人員縮減帶來的短期高額遣散費用及其他管理業務損失、呆滯產品庫存清理、應收賬款壞賬計提等導致深圳環球虧損約25億元,衝回減值準備遞延所得税資產4.6億元。同時基於謹慎性原則,公司聘請第三方評估機構對深圳環球商譽進行減值測試,根據減值測試結果深圳環球商譽計提減值約7億元。

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同樣的劇情在去年就曾上演。2020年6月2日,跨境通就曾收到深交所的問詢函,稱其2019年年報披露數據與業績預吿存在重大差異。2020年2月3日,跨境通預計2019年淨利潤為-14.3億元至-11.3億元,同年4月29日,根據公司發佈的的業績修正公吿和2019年年報,這個數據又搖身一變為-27.08億元。

業績艱難的理由也似曾相似。隨後跨境通回覆其2019業績下修原因為“隨着公司存貨清查盤點及價值評估工作的推進,公司識別的不可正常銷售的存貨進一步增加,從而按個別法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的金額相應增加所致。”深交所的問詢函中早就點出了這種存貨困境,該回復對應的正是“應收賬款金額較大、週轉率持續下降”的質詢。

公司年報及季報的數據表現也確實堪憂。據公司2020年年報顯示,跨境通2020年營業收入為170.21億元,同比減少4.7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虧損為33.74億元,同比擴大24.6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虧損為36.55億元,同比擴大36.08%。第一季度報吿顯示,公司一季度營業收入為31.11億元,同比減少30.8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4774.72萬元,同比減少63.63%。

中喜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吿中,指出該公司了對海外倉管理的失控,對1,779,099,167,07元滯銷存貨處置無有效審批,同時公司未能按《子公司管理制度》對公司實行有效的薪酬管理,出現以費用報銷獎金獎勵的現象,而人員流失嚴重導致的出具財務報吿原始數據缺失,使得財務報吿編制過程中也存在重大缺陷。三點一一點中跨境通當前業務境況的要害。

此事也成為公司被深交所停牌戴帽的最後一根稻草。4月30日,相關公吿顯示公司股票將於2021年5月6日停牌一天,並於2021年5月7日開市起復牌,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和“其他風險警示”特別處理,股票簡稱由“跨境通”變更為“*ST跨境”,證券代碼仍為“002640”,公司股票交易的日漲跌幅限制為 5%。

董高監上演“比誰跑得快”

跨境通此次暴雷,恐怕也是少見的困難重重之中,自家董事還跳出來親自“拆台”的案例。

在30日晚披露的35份公吿中,一份關於董事聲明的公吿中顯示,公司董事林義偉對公司《2020年年度報吿及摘要》、《2021年第一季度報吿全文》等相關議案投反對票,獨立董事李忠軒對公司《2020年年度報吿及摘要》、《2021年第一季度報吿全文》等相關議案投棄權票。

兩位董事給出的理由似乎也再次切中命題。林義偉曾通過函件及溝通會等方式多次要求公司管理層真實、準確、完整地披露公司財務狀況,配合會計師事務所完成2020年財務報吿審計工作並及時準確完整提供財務相關資料,但未能得到管理層的有效配合;獨立董事李忠軒已通過多次參加獨立董事、審計委員會、審計機構及公司相關人員的溝通會,討論審計中發現的子公司向管理層發放獎金的合規性、迫使相關利益方解決子公司向管理層發放獎金合規性問題、約談相關人員及就相關事宜向相關人士提供對應法律法規條文,以推進相應審計報吿的正常出產,仍因管理層的不配合而未能得到結果。

剩餘兩條繼續重點劃出了公司內控的重大缺陷。無專職財務負責人,財務管理混亂;公司於2020年處置了海外倉大量庫存商品,但管理層一直未知曉公司相關存貨的處置方案,也未收到提供處置庫存商品的原始資料及有效授權審批文件。

公司高管層的動盪還不止於此。除了上述兩位董事點出異見,30日當晚的另一份公吿指出,公司董事梁燁先生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公司董事、戰略委員會職務,公司董事方堅輝先生同樣辭去公司董事職務。

緊接着5月8日的另一份公吿,又宣佈三位高管火速離場,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徐佳東,監事李傑、周春豔,內部審計負責人王小玉辭去相應職務。據記者統計,該離職董事長、總經理徐佳東及公司財務負責人安小紅在2020年9月22日、7月16日就曾收到過相同的違規處罰,違規類型均為業績預測結果不準確或不及時。

對此,記者致電跨境通證券事務部,詢問公司高管辭職及經營情況,對方表示公司目前經營一切正常,相關董事辭職是因為其本人原是廣州國資提名的董事,現在廣州國資相關的表決權委託解除,所以廣州國資提名的董事就陸續離職了。

梁燁、方堅輝的相關離職公吿,均稱二人離職系個人原因,未體現上述人士所説的內容。不過,據記者瞭解,二人確係廣州國資背景,其中,梁燁為廣州開發區新興產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新興基金)董事長,方堅輝為新興基金董事、首席運營官。

新興基金的背後是廣州開發區管委會,今年4月30日前是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記者翻閲跨境通公吿發現,2019年9月16日,跨境通實際控制人楊建新與新興基金簽署了《合作框架協議》,實際控制人楊建新及其一致行動人計劃將其合計持有的102,000,000股股份(佔公司已發行股份總數的6.55%)轉讓給新興基金,並將其合計控制的佔公司已發行股份總數的15.47%股份的表決權委託給新興基金。

上述交易實施後,公司控制權發生了變更,即楊建新、樊梅花夫婦不再是公司實際控制人。新興基金獲得343,056,931股的表決權,佔公司總股本的22.02%,成為控股股東。

但2021年4月30日,楊建新、樊梅花夫婦,以及新餘睿景,與新興基金簽署了協議,決定解除上述表決權委託。按照上市公司公吿的説法,表決權委託解除之後,新興基金可支配表決權比例從 23.16%下降至8.47%, 上市公司變更為無實際控制人。

最新股權結構顯示,目前,楊建新、樊梅花夫婦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可支配表決權比例為14.68%,前述離職的董事長、總經理徐佳東持股比例9.88%,為單一第二大股東,新興基金為單一第三大股東。

梁燁、方堅輝的離職,可能確與廣州國資相關委託權解除有關。但徐佳東的離職顯然與此無關,資料顯示,徐佳東是前述爆雷的子公司——深圳環球——的創始人。

此外,對於林義偉、李忠軒兩位董事曝光的上市公司存在的問題,跨境通證券事務部人士拒絕再做回覆。

從財務數據來看,該公司的經營情況從2019年開始惡化,當年扣非歸母淨利潤虧損26.86億元,在2018年這個數據曾為5.73億元。在2017年10月顛覆時期,跨境通市值曾衝上356億元,如今只剩51.9億元,並且還有繼續下跌趨勢,300億餘市值煙消雲散,跌幅超85%。

據2019年公司公吿披露,當時楊建新夫婦與廣州國資的交易轉讓價款總額為99,141.96萬元,目標股份的每股轉讓價格為9.7198元/股。截至5月7日,跨境通股價只剩3.33元/股。不難判斷,廣州國資也算是連帶被坑,一腳踏入利空。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信息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虛擬資產、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監管機構可能會限制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僅限符合特定資格要求的投資者進行交易。文章內容當中任何計算部分/圖片僅作舉例說明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請審慎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請諮詢獨立專業意見。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