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上海證券報,作者:馬嘉悦
隨着上市公司年報陸續披露,私募大佬的調倉動作逐漸浮出水面。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去年底,高毅資產基金經理馮柳所掌管的基金已退出中航機電的前十大流通股名單。歷史數據顯示,去年三四季度,中航機電漲幅超45%,但馮柳在三季度減持2300萬股,四季度則減持超8000萬股。這是怎麼回事?
近日,中航機電發佈了2020年年報,透露出馮柳四季度的調倉跡象。
數據顯示,高毅資產馮柳管理的高毅鄰山1號遠望基金,截至去年年底已經退出中航機電的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
從歷史數據來看,2020年一季度末馮柳的身影首次出現在中航機電的前十大流通股東之列,持股數量為6150萬股,期末持股市值達4.43億元。儘管中航機電二季度漲幅較小,但馮柳仍大幅增持7650萬股,該季度末持股數量達到1.38億股,期末持股市值超過了10億元。
不過,2020年三季度中航機電大漲45%,馮柳卻開始減持中航機電,三季度減持了2300萬股,季度末的持股數量變為1.15億股,四季度馮柳減持動作更大,減持超8000萬股,退出了中航機電前十大流通股東之列。
公開資料顯示,中航機電是中航工業旗下航空機電系統業務的專業化整合平台,是我國軍用和民用航空機電系統領域的龍頭股,公司2020年實現營業收入122.24億元,同比增長0.76%;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0.75億元,同比增長11.85%,業績的成長性相比2020年前三個報吿期均有所提升。
不過,馮柳曾説過:“想把自己永遠放在最安全的位置,將持倉放到更安全、賠率和收益概率更好的標的上,這是賣出的最重要理由。”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馮柳選擇大手筆減倉軍工股,但也有機構在繼續加倉。
比如中航機電2020年12月31日的龍虎榜數據顯示,當日買方席位中出現了機構的身影,位於買四席位,今年2月23日的龍虎榜中,買一、買四和賣二、賣五均為機構席位。
與此同時,被譽為“中國航空工業第一股”的中航重機年報顯示,鄧曉峯管理的曉峯2號致信基金,去年四季度還增持了141.28萬股,最新持股數量為1064.65萬股,佔流通A股的1.24%,成為該公司的第十大流通股東。
“軍工板塊之前估值較低,但經過去年的加速上漲之後,分歧開始顯現,股價波動也明顯加劇,因為大家判斷的時間維度不同,所以對估值是否過貴的觀點也會不一樣,但軍工行業優勢正在逐漸凸顯,中高速增長的業績值得期待。”滬上一位私募基金經理直言。
今年以來,A股市場波動顯著加劇,軍工板塊跌幅也較為明顯,年內軍工指數下跌超11%。那麼,該板塊是否具備“黃金坑”呢?
聚鳴投資認為,高低估值差的適度修復或將是2021年的主基調。按照這個思路來説,投資要回避高估值且機構持倉集中的品種,尋找有獨立成長能力的估值合適的個股,以及尋找低估值板塊估值修復的機會。週期、製造業、疫情受損板塊值得關注。同時,電動車和軍工板塊調整過後,仍然會有機會,高增長的行業一定會有投資機會,至少是結構性機會。
“近期是一季度業績預吿披露的密集期,很多因板塊調整而下跌的軍工股,如果業績表現亮眼甚至超預期,基本面沒什麼問題的話,目前還是有很好的投資價值,我最近做的事情就是跌下來買一點,慢慢加倉。”上述私募基金經理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