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義合控股(1662.HK):2020海博會啟航,海洋醫藥龍頭華大海洋再展拳腳
格隆匯 10-09 09:37

1.8萬多千米的大陸海岸線,1.4萬多千米的島嶼岸線,勾勒出我國遼闊的海疆。作為海洋大國,我國從古至今就擁有廣泛的海洋戰略利益。自1405年開始,中國航海家鄭和率領龐大舟師七下西洋,拉開了中華民族走向遠洋的序幕,留下了彌足珍貴的中國足跡。

現今,中國這艘巨輪重新整裝: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明確提出,要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堅決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建設海洋強國。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海洋事業總體已經邁入了歷史上發展的黃金時期。其中,中國海洋生物醫藥尤為呈現出快速發展的態勢,是近十年來海洋產業中增長最快的細分領域。

對標全球海洋經濟強國,中國“藍色藥庫”挖掘潛力巨大

2019年,以海洋褐藻提取物為原料的國產抗阿爾茨海默症藥GV-971成功上市,為該病患者帶去了希望,也昭示着中國海洋生物醫藥發展的可行性。就物種丰度而言,全球海洋孕育了50萬餘種動物和13,000種植物,動物界28個主要動物門就有26個生活在海洋水域。同時,在高鹽、高壓、缺氧以及少光照的環境下,海洋生物進化形成獨特的基因,用藥價值潛力凸顯。

根據公開數據,2005至2015年的十年間,中國海洋生物醫藥的產業增加值由17億元大幅躍升至302億元,年複合增速接近30%,相較於整個海洋產業不足13%的年複合增速,顯得頗為矚目。但是與此同時,與2015年已接近4萬億元的整個海洋產業相比,我國海洋生物醫藥尚300億元出頭的市場規模,又顯得“小巫見大巫”。後者與前者僅約1%的比值,證明中國與全球海洋經濟強國存在着巨大的鴻溝。考慮到中國擁有豐富的海洋生物資源,也是製藥大國,隨着深海運載工具的不斷進步以及測序工具的不斷升級,未來挖掘的空間無疑仍是巨大的。

根據中投顧問產業研究中心的測算,在“十三五”期間的大力推進下,截至2020年我國海洋生物醫藥行業的總值有望達到1,100億元的規模。而據業內人士預判,千億市場只是海洋生物醫藥市場的起點,整體來看行業市場規模可達萬億,尤其是在腫瘤、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神經退行性疾病等疾病領域,或許會出現突破性成果。

2020海博會將在深開幕,華大海洋牽頭承辦海洋生物醫藥論壇

“十四五”開局在即,日前深圳印發了《關於勇當海洋強國尖兵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實施方案(2020-2025年)》,表示要全力聚焦海洋事業高質量發展,目標到2025年成為我國海洋經濟、海洋文化和海洋生態可持續發展的標杆城市。隨着國際海洋交流的日趨密切,深圳也充分發揮面向南海、毗鄰東南亞的區位優勢,向全球海洋領域發出“中國聲音”。

10月15日至18日,2020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簡稱“海博會”)就將在深圳舉辦,這也是深圳第二次舉辦海博會。作為我國唯一的國家級海洋經濟展會,海博會是展示中國海洋經濟發展成就的重要窗口,也是展示全球海洋經濟發展及最新成果的重要平台,影響不言而喻。

為把握生物醫藥科技前沿發展動向,探索海洋生物醫藥與功能製品領域的產學研聯動機制,在10月14至15日,海博會組委會還將舉辦“海洋生物醫藥與功能製品產業發展論壇”及相關配套活動。據悉,該論壇大咖雲集,擬出席嘉賓包括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會長、原國家食藥監局副局長邊振甲會長,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浙江海洋大學嚴小軍教授等,助力相關領域的突破、創新與應用。本次論壇由深圳市特區建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及深圳華大海洋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華大海洋”)牽頭承辦。

除此之外,華大海洋還將聯合深圳大鵬新區政府共同舉辦以“創新引領、資源集聚、成果轉化”為主題的海洋生物醫藥與功能製品產研對接配套活動,助力大鵬新區加速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載區。值得一提的是,成立於2012年的華大海洋是深圳海洋科技領軍企業,無論在研究能力、技術專利還是政府支持方面,在國內都具備頂尖水準,也是中國海洋生物醫藥行業高速發展下冉冉升起的“希望之星”。

基因技術優勢顯著,義合控股收購華大海洋引遐想

華大海洋起源於華大集團在海洋領域的探索,也因此自成立起就聚合了華大集團的科研平台優勢,致力於用基因科技來助力海洋經濟的發展,打造全新的生物醫藥產業鏈環節。截至目前,公司在全球開設有10餘個分子公司,分佈在海南、 廣東、江蘇、香港、老撾、澳洲等地,覆蓋南海、東海等海域和長江、珠江、黃河等淡水流域,並已完成了長江流域種質資源數據庫的建設。同時,公司累計發表有關SCI論文10篇,申報專利8項,出版專著1部,聯合研發出 “清風健膠囊”(優秀的降尿酸功能)、海馬酒等小試產品,在國內海洋生物醫療領域成績斐然。

為持續強化基因技術的競爭優勢,華大海洋也陸續與國內多所高校及科研機構建立了合作關係,包括與解放軍防化研究院陳冀勝院士團隊合作成立海洋藥物方向的院士(專家)工作站,以及今年9月份剛與深圳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簡稱“華大研究院”)簽訂了長期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未來雙方將圍繞全球範圍內海洋生物資源及產業應用關鍵問題,高效挖掘海洋標誌性物種基因資源,利用基因技術推動海洋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

藉以全球領先的基因組學技術為支撐,依託深圳市海洋生物基因組學重點實驗室和合作成立的院士(專家)工作站,華大海洋持續深入開展多種海洋生物功能多肽基因資源的篩選挖掘、功能預測和活性研究,高通量篩選出芋螺毒素、抗菌肽、降鈣素、降血壓肽等海洋功能多肽資源,已成功篩選到5個具強殺蟲活性的芋螺毒素肽和2個對藤黃微球菌有較強抑菌效果的抗菌肽。

值得關注的是,華大海洋70%的股權已被香港上市公司義合控股(1662.HK)收購,收購事項在2019年3月5日完成。義合控股原是是香港一間歷史悠久的承建商,主要從事提供地基工程及隧道工程業務,而完成收購華大海洋後,公司積極部署新業務的擴張,事業版圖更加多元化。疊加中國海洋生物醫藥的廣闊前景,以及華大海洋在領域內的絕對優勢,義合控股資本價值的上行通道也被進一步打開,想象空間充分。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信息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虛擬資產、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監管機構可能會限制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僅限符合特定資格要求的投資者進行交易。文章內容當中任何計算部分/圖片僅作舉例說明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請審慎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請諮詢獨立專業意見。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