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馮柳大動作!為何4.8億入股這家工業設備股?
格隆匯 08-27 18:58

馮柳——1位備受推崇的散户出身民間高手,在龐大的炒股羣體中脱穎而出,業績説話。

據稱他投資年化收益一度達到85%,他的每一次動作都會引起投資者關注。

2020年是馮柳動作最多的年份之一,旗下高毅鄰山遠望基金出現在多家上市公司十大流通股股東里面。近期隨着上市中報頻出,馮柳旗下的各只基金在上市公司的持倉曝光。

昨日,A股上市公司麥格米特中報業績披露,馮柳旗下的高毅鄰山遠望1號基金出現在其十大流通股股東里,為第三大流通股股東,持股數量1850萬股,對應市值近4.80億元。

今日其股價也因其昨晚業績超預期和馮柳效應的刺激,股價漲停報30.50元,總市值150.4億元。

1、麥格米特是一傢什麼樣的公司?

麥格米特是一家提供電氣自動化領域軟硬件和系統解決方案的定製電源製造商,產品廣泛應用於醫療、通信、智能裝備製造、新能源汽 車、軌道交通、變頻家電、智能衞浴、智能電視等眾多行業。

客户有清華同方、TCL、歐洲UMC、美國3COM、飛利浦、中聯重科、上海二紡機、長安汽車等等,主要業務以智能家電和新能源及軌道交通為主,兩者合計佔營收比重近7成。

按照麥格米特所處領域來看,首先在工控市場,這個領域由於工況高、作業環境惡劣且存在較大差異的特點,對主要部件工業電源的生產和設計要求 較高。工業設備廠商的普遍做法是將電源的設計和生產外包,由專業的電源供應商供應。

歐美作為工業起源的地區,佔據這個領域的話語權,比如通用電氣、西門子、艾默生等一批國際一流的電氣公司。中國再工控市場格局一直由外資主導,佔國內市場份額60%以上。

所以這塊存在國產替代的預期,尤其是這幾年這個過程在加速,根據賽迪顧問統計和預測, 2018年中國工業控制市場規模達到1797億元,同比增長8.5%,預計2021年達2600億元, 複合增速13.1%。內資品牌的市場份額從2009年的25%提升至2018年的36%,替代進程仍在加速。

智能家電這塊,麥格米特主要產品是以智能馬桶為主。

根據中國家用電器協會《2018~2019 年智能坐便器行業發展情況》 統計,2018年中國智能坐便器銷售額88.9億元,銷量463萬台;根據國家計生委發佈的《中國家庭發展報告 2014》,我國家庭數量 已達到4.3億户,按未來10%的普及率計算,市場規模可達4300萬台,均價按1500元計,產值達645億元。

上述兩個領域的行業格局頗為分散,行業競爭激烈,在8月26日麥格米特公佈的今年上半年業績來看,實現營業收入154,153.94萬元,較上年同期下降7.14%,扣非後歸母淨利潤為1.18億元,同比下滑16.34%。

因為上半年發行可轉債根據債券信用等級計算的利息費用1670萬元計入財務費用,扣除募資產生的收益影響後,利潤將加回1286萬元,歸母淨利潤為1.67億元,同比上升3.2%。

麥格米特智能家電電控收入為7.17億元,同比增長1.75%,智能衞浴產品受疫情影響較為明顯,Q1業務基本停滯,Q2開始訂單顯著恢復,受訂單確認因素影響上半年收入為1.22億元,同比下滑37%。

新能源汽車與軌道交通上半年收入為2.61億元,同比下降52.7%,主要是核心客户北汽新能源上半年整車銷量為14700輛,同比下滑77%。

唯一表現亮眼的是工業電源這塊,因為疫情因素,醫療設備電源受疫情影響需求爆發,導致國內市場配套客户邁瑞醫療、海外飛利浦、GE醫療、GM等客户訂單大幅上升。而且通信設備電源伴隨新一輪5G基站建設需求顯著提升,致收入達到3.45億元,同比增長40%,毛利率提升2.38%至32.18%。

綜上來看,麥格米特可看作是A股市場工業設備領域的成長股,但是切入到新能源汽車以及軌道交通和醫療設備這兩條當下最熱的賽道,未來能夠帶來多大的空間還需觀察。

2、馮柳的賽道選擇

馮柳有個著名的“弱者思維“投資邏輯,喜歡困境反轉的公司。尤其喜歡那種股價長期下跌,跌透了的公司!

但是今年除了“弱者思維”邏輯繼續深化佈局之外,馮柳也在下注未來的賽道。

從麥格米特來看,三大業務新能源汽車、家電和醫療設備均是被機構抱團的領域。其中的新能源汽車與軌道交通可以説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

馮柳除了買入麥格米特外,還在8月10日和12日利用機構席位國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振華路證券營業部耗資7808萬元買入另一隻汽車配件個股,常熟汽飾。

公司的業績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收9.1億元,同比增長22.1%;扣非歸母淨利0.9億元,同比增長5.3%;其中第二季度實現營收5億元,同比增長11.0%;扣非歸母淨利1.0億元,同比增長46.9%。

馮柳的佈局汽車領域一方面在於汽車消費市場回暖,根據最新的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數據顯示,7月份我國汽車銷量211.2萬輛,同比增長16.4%;乘用車銷量同比增長8.5%;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19.3%。

車企在第二季度的銷售數據大幅度增加,其中一汽大眾、北京奔馳、奇瑞捷豹路虎第二季度銷量同比分別增長20.3%、16.9%和21.5%。

另一面新能源汽車市場被打開,隨着全球能源危機和環境污染問題日益突出,節能、環保有關行業的發展被高度重視,發展新能源汽車已經在全球範圍內形成共識,各個國家相繼出台補貼政策鼓勵車企發展新能源汽車以及刺激消費。

根據數據顯示,在2019年,中國、歐洲和北美地區的電動車(純電+插電混動) 銷量分別達106.7萬輛、55.9萬輛以及35.6萬輛。2017-2019年,中國電車銷量佔全球份額穩定在50%左右,體量位居第一。而且2020年Q1疫情陰霾之下,歐洲電車發展依舊不改迅猛之勢,總體 銷量達38.2萬輛,佔據全球新能源車市場的43.5%。

傳統汽車的改革時代開啟,萬億級別市場規模的新能源汽車的時代已經到來,那麼就會給汽車產業鏈帶來眾多的投資機會,不單單是馮柳積極佈局,高瓴耗資百億參與寧德時代,各大機構均是開始在新能源汽車行業。

3、福利

A股機構抱團的現象在這兩年慢慢的被投資者接受,所以在市場常青樹般的百億級別的私募明星,它們的持股動向備受關注,馮柳作為其中的佼佼者,有很多人想抄他的作業

如果要了解馮柳旗下高毅鄰山遠望1號基金半年度持倉變化表,可以關注格隆匯旗下公眾號:格隆匯基研堂!

關注後,點擊“在看”並在公眾號欄菜單欄回覆“馮柳”二字獲取。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信息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虛擬資產、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監管機構可能會限制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僅限符合特定資格要求的投資者進行交易。文章內容當中任何計算部分/圖片僅作舉例說明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請審慎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請諮詢獨立專業意見。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