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當下醫藥板塊,哪個方向確定性最強?
格隆匯 06-15 17:53

最近疫情沒少讓人頭疼。

北京新發地情況有點嚴峻,12日北京在新發地採集的517件樣品中,有45人咽拭子陽性,北京市政府果斷採取措施,將對5月30日以來與新發地市場有密切接觸的人員開展核酸檢測。目前北京市具備核酸檢測能力的機構已達到98所,日最大檢測能力已達9萬多人。

而海外疫情仍處上升期,截至15日5時,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超773萬,死亡人數達42.8萬。美國至少13個州每日新增病例呈上升態勢,巴西、俄羅斯、印度這些大國目前也並不輕鬆。

站在目前這個節點,隨着國內復工復產推進,應檢盡檢人羣擴大,以及海外出口政策的放鬆,Q2新冠檢測這個板塊的空間和確定性可以説一點都不低於抗疫藥物、疫苗和口罩、手套這些低值耗材。

1、哪種檢測方法更牛逼?

目前新冠病毒的檢測方法主要包含核酸檢測、抗體檢測、抗原檢測幾種方法,但是抗原檢測檢出率較低,所以當前主流檢測集中在抗體和核酸檢測。

而根據今年3月發佈的第七版新冠診療方案的建議,核酸檢測用於檢測是否受試者攜帶病毒,抗體檢測用於核酸檢測結果陰性的疑似患者補充檢測或者聯合核酸檢測;如果是感染階段的話,就核酸、抗體協同檢測。

核酸檢測和抗體檢測有較大區別。

核酸檢測具有早期診斷、靈敏度和特異性高等特點目前是新型冠狀病毒檢測的“金標準”。我們知道,所有的生物(除除朊病毒外)都有核酸(DNA或RNA),而這次新冠病毒2019-nCoV是蛋白包裹的單鏈正鏈 RNA 病毒,如果如疑似患者樣本中能檢測到新型冠狀病毒的特異性核酸序列,那該患者可能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目前最常見的核酸檢測是熒光定量 PCR(聚合酶鏈式反應),檢測程序需要經過五個步驟,取樣、留樣、保存、核酸提取、上機檢測,取樣之後要儘快檢測,否則需要進行低温封裝,並送到專門的檢測機構進行檢測,最後一步上機器檢測是將提取物進行熒光 PCR 擴增反應,需要 70—80 分鐘。整個流程下來時間比較長,通常最快 24 小時才可以報告結果。

相比核酸檢測,抗體檢測的操作就更便捷、檢測更迅速,更利於基層實驗室展開篩查工作。新冠抗體檢測主要是針對人體的免疫球蛋白。病毒侵入人體後,人體會產生相應的特異性抗體進行防禦,根據分子結構和抗原特異性的不同,將免疫球蛋白分為五類:IgG、IgA、IgM、IgD、IgE。當核酸檢測陰性時,將 IgM 和 IgG 抗體檢測增加進去,可以彌補核酸檢測容易造成漏診的缺點。

目前臨牀中常用的抗體血清學檢測方法有 3 種: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法(逐漸被取代)、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法、膠體金免疫層析法。

抗體檢測主流方法當然是化學發光,但它對設備、操作、使用環境的要求比較高,因此做新冠試劑並沒有優勢。對比核酸檢測,化學發光的核心優勢就是取樣及操作簡易,但沒有快速檢測的優勢。而對於普通篩查或者説針對於非發達國家,膠體金檢測方法對人員、場地、設備要求都非常低,適用於大規模的快速檢測,因為外企沒有較多技術儲備,目前全球的膠體金檢測大部分的供應量還是在中國的。

2、新冠檢測需求有多大?

根據興業證券推算,從5月初到年底檢測需求量共計為 77641.42 萬次,國內新冠檢測的市場規模可達 147.59 億元。(假設其中 70%為核酸檢測,30%為抗體檢測,以湖北省中標公司報價的平均值作為出廠價)。

我國新冠檢測試劑盒出口呈現幾何式增長。根據《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白皮書數據,截止 5 月 31 日,

我國新冠檢測試劑盒累計出口數量達到 2.25 億人份,3 月我國新冠檢

測試劑盒出口數量約為 280 萬人份;4 月約為 7050 萬人份,環比增長約24 倍;5 月約為 1.5 億人份,環比增長約 1.1 倍。

興業證券測算全球(除中國)新增市場規模合計10.78億美元-12.90億美元。(假設未來新增患者數,發達國家為當前確診人數 3 倍、發展中國家為當前確診人數5倍)

3、國內新冠檢測哪家強?

截至5月21日,國家藥監局頒發的新冠病毒檢測產品註冊證共38個,涉及IVD企業29家,其中,國內註冊上市的產品有23家在海外獲得FDA、CE或者其他國家認證。核酸檢測產品以傳統的熒光PCR 法為主,抗體檢測以膠體金法為主。

解除“雙證”限制後,國內出口迎來井噴。4 月 25 日,三部委再次下發通知,允許“海外單證”企業出口防疫物資,截至 5 月 20 日,累計有 188 家中國企業取得海外註冊認證,涵蓋核酸和抗體檢測產品,其中包括美國 EUA 認證 7 家、澳大利亞 TGA 認證企業 3 家、歐盟 CE 認證企業 178 家,並且多家企業獲得不同出口國“雙證”。

雖然目前新冠檢測產品佈局廠商眾多,但是獲得 NMPA 和 CE 雙認證 的廠商數量並不多,且彼此產能也存在較大差異,龍頭效應依然顯著

,尤其在海外出口方面,產品性能卓越、產能具有優勢的廠商預計 將佔據較高的市場份額。

按照衞健委近期數據,我國各類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產能已超900萬人份/日,國內華大基因、萬孚生物、邁克生物、達安基因4家目前新冠檢測產能處於頭部地位,且出口量均達400萬份以上。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信息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虛擬資產、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監管機構可能會限制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僅限符合特定資格要求的投資者進行交易。文章內容當中任何計算部分/圖片僅作舉例說明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請審慎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請諮詢獨立專業意見。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