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證券時報 嚴翠
來源: e公司官微
攝像頭太多影響手機美觀的痛點可能要解決了,這不,“潛隱式後攝”手機正式亮相了!
引領未來消費電子新潮流的2020CES(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正在美國拉斯維加斯如火如荼地進行中,最新消息顯示,一加手機於CES期間正式發佈了全球首款“潛隱式後攝”概念機OnePlus Concept One。
所謂“潛隱式後攝”手機,即將手機整個後置攝像頭模組隱藏在手機玻璃後殼下面,在不使用後攝時,黑色的玻璃鏡頭與周圍的整塊玻璃融為一體,用户幾乎察覺不到鏡頭的存在,就如手機沒有後攝一樣,只有在需要使用攝像頭時,後攝鏡頭上的玻璃會變得透明並讓其顯現出來。
不過,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從公司方面瞭解到,該手機仍為概念機,即已有產品,但還未量產,與2019年CES三星、華為紛紛發佈摺疊屏手機時情形一樣,正式量產還有待時日。“公司希望儘早量產。”一加方面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潛隱式後攝”手機作為一種具備全球最新技術的手機,或引領手機行業消費新潮流,而這背後到底用了什麼技術或材質,從而達到這樣的效果?背後又是哪家公司供應的核心材質?
“無後攝攝像頭”手機來襲?
據瞭解,潛隱式後攝的實現依託於電致可變色玻璃的應用,後攝鏡頭玻璃採用有機小分子電致變色材料,在電場作用下可實現後攝玻璃由黑色變為透明可逆變色現象,本質上是EC薄膜發生氧化還原反應改變其對光的透過率或反射率,在外觀上表現為顏色和透明度的可逆變化。
事實上,電致變色技術並非一項新技術,早在上世紀30年代,就有媒體對該技術進行了初步報道,1999年和2004年,Stadt Sparkasse儲蓄銀行和瑞士再保險大廈的玻璃幕牆均使用了電致變色玻璃。
而電致變色玻璃真正為大眾熟知乃2008年7月,彼時波音787客機客艙窗玻璃採用電致變色技術,為乘客帶來了夢幻般的變色效果和智能體驗。
目前,電致變色玻璃大多應用在超跑、飛機等領域,一加是首次嘗試將電致變色技術應用於手機行業的企業。據悉,一加研發團隊經過不斷的調試,最終把這塊玻璃縮小並應用到對鏡片要求非常高的手機相機上,並把電致變色玻璃厚度控制在0.35毫米。不僅如此,一加團隊經過大量的調校與測試,實現了極致的電致變色速度——0.7秒。
無疑,將電致變色技術縮小並應用到對鏡片要求極高的手機相機上,意味着有大量難題需要克服,比如要解決透光度、反應速度、小型化和超薄等難題。
據瞭解,帶有電致變色技術的“潛隱式後攝”手機,除了帶來視覺美感上的提升,對於相機成像也具有實際應用意義:通過調節玻璃的透明度和顏色深度,後攝鏡頭玻璃成為一塊偏振鏡片,令用户在強光下也能拍攝出清晰而富有細節的照片。
沃格光電供應電致變色玻璃?
備受關注的是,到底是哪家公司為一加供應了電致變色玻璃?
1月8日早間,有消息透露,一加“潛隱式後攝”概念機採用的一體電致變色解決方案和超輕薄器件來自於A股公司沃格光電。沃格光電經過兩年時間研發,通過特殊工藝,將透明的納米級別線路做到玻璃上,使玻璃在通電與不通電狀態下呈現不同顏色,開發出世界首創的手機電致變色工藝。
值得一提的是,沃格光電目前還已解決了公眾最為關注的量產難題。據瞭解,沃格光電電致變色玻璃已實現量產,年產能可達1億片,能夠滿足高端手機市場的需求。
不過,1月8日上午,當證券時報·e公司致電沃格光電董祕辦時,公司不置可否,“你們從哪裏看到這個信息的?我不太瞭解,還需要再查一下。”而一加手機面對記者該電致變色玻璃供應商的問題,亦未給予明確回覆。
公開資料顯示,沃格光電成立於2009年12月,總部位於江西省新餘市,是國內平板顯示(FPD)光電玻璃精加工行業的領先公司之一,主營FPD光電玻璃精加工業務。FPD光電玻璃(主要為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即TFT-LCD)經過公司精加工後主要用於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智能終端產品。公司主要客户包括深天馬、京東方、TCL集團、中華映管、萊寶高科、羣創光電等。
業內人士指出,“潛隱式後攝”手機解決了很多手機用户認為攝像頭太多影響美觀的痛點,同時,隨着當未來五攝甚至十攝出現,潛隱式後攝也許是最優解決方案,有望成為未來手機行業新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