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茅台背後的“鄙視鏈經濟學”
格隆匯 12-02 18:44

作者  詹艾倫

數據支持 | 勾股大數據

茅台連續跌了6天,讓人充分感受到了抱團取暖的威(危)力(害)。所謂抱團一時爽,下跌踩踏火葬場。哦不不不,是一直抱一直爽。

A股市場對茅台歷來是有信仰的。但是每年總有那麼幾天,這個信仰突然就變得沒那麼信仰了。去年記得有一天茅台跌停,白馬股集體撲街。

今年,A股又到了茅台信仰動搖的時刻了。從前一個週五開始,到上週五日內的低點,茅台的跌幅正好是一個跌停的身位。

市場對茅台的信仰之來源,林林總總,有從香型解釋的,醬香優於濃香,濃香優於清香,清香優於黃酒。也有從年份來解釋的,説年份越高,其實裏面的醇類物質被酯化的越多,因而實際上度數會降低,入口會變得温和而綿長。還有某些高手,喝了之後可以提高某些方面能力的,這個不知是否人人適用。但總而言之,集中在引用口感和消費體驗上的,都算是説得過去,但接受度並不高。

關於茅台的信仰,歷來接受度最高的,也是最牛逼的邏輯,是這樣的:

茅台是一種文化、一種心理、一種閲歷,是一種隨着年齡的積累才能夠領悟的東西。

這套邏輯之所以牛逼,是因為他已經封殺了一切反駁和質疑的可能性。你不能説不,因為只要你説不,就證明了你年齡不夠、閲歷不深,一句話,因為你境界不行,水平不夠。

1

細説鄙視鏈

現代化的進程解構了曾經的熟人社會,與我們每天打交道的,充滿各種陌生人。如何在很短的時間內判斷對方的情況,以採取正確的姿態呢?人類進化出一套貼標籤的思維繫統。

身材、長相、口音、衣着……這些是傳統標籤。隨着生活中物質條件的豐富,標籤的種類也在越來越多,越來越細。舉個例子吧,就説喝咖啡這點事,就有好幾種鄙視鏈。

飲品類型

冷萃 > 意式濃縮 > 美式 > 拿鐵 > 榛果等

店鋪品牌

歐洲小眾品牌 > PCS > 國內小眾品牌 > 便利店品牌 > 小藍杯

煮方式

衝 > 虹吸壺 > 愛樂壓 > 全自動咖啡機

咖啡的鄙視鏈可以説應有盡有,在任何一個場景之下,都充斥着複雜的鄙視關係。

比如酒店的自動咖啡機,用illy會感覺比Nepresso高端一點;而就咖啡店而言,PCS三家內部也會互相鄙視,喜歡去C(Costa)看不上喜歡去P(Pacific)的,而C和P一起鄙視喜歡去S(Starbucks)的,而S粉也會看不上C和P……

鄙視鏈的作用,鄙視別人的人通過鄙視鏈告訴被鄙視的人三件事:第一,我比你帥(美);第二,我比你有錢;第三,我能做到的你做不到。

例如上班族午飯鄙視鏈是:

不吃 > 吃草 > 吃菜 > 吃肉 > 吃主食 > 吃小吃

這裏面為什麼“不吃”的人能夠佔據頂端?因為“不吃”的人已經到了健身和減肥的階段,而吃主食的人還在為“吃飽”而努力。那麼吃小吃的人呢?顯然是連温飽還沒解決。

讀書也有類似的邏輯:

讀名著 > 讀專業論文 > 嚴肅文學 >  通俗文學 > 泡妞手冊

為什麼讀名著可以佔據鄙視鏈頂端,因為“讀名著”是一種看似“與世無爭”的做法,那麼之所以能夠與世無爭?還不是因為什麼都不缺了。像讀“泡妞手冊”的,那一看就知道是那種連女朋友都找不到的Loser。

再比如金融行業的鄙視鏈:

家族基金 > 買方 > 投行 > 銀行 > 賣方 > 公募 > 保險 > P2P > 幣圈

這個鏈條更是把出身、學歷、能力、父母人脈、家庭資產、家境、甚至連讀書的學校的級別都排進去了,既包羅萬象,又秋毫不差。

2

信仰與抱團取暖

講到這裏,可以回到茅台的邏輯了。

茅台的高價格就是鄙視鏈的產物。在我看來,人們對茅台的信仰,就是因為它賣的貴。“貴”這件事本身,已經形成了它的邏輯閉環:因為貴,所以牛逼;因為牛逼,所以貴。

這和所有奢侈品的邏輯是一樣的。LV的包包,你可以説它做工精良,你可以説它承載了意大利手工業者幾百年的工匠精神,甚至可以講它創始人的故事。但是説到底,一切都是因為它貴。因為貴,所以牛逼;反過來因為牛逼,所以貴。

我們知道,茅台成為白酒之冠也不過最近十幾年的事情,在中國近(現)代史上,汾酒、劍南春、瀘州等品牌都曾經獨領風騷,還有曾經大名鼎鼎的西鳳酒以及古井貢。茅台的成功是一個經典的營銷學案例。而當今業內與投資界的共識是,白酒作為可選消費,必須要走高端和提價路線,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佔據一席之地。

因為貴,所以才會有人買。誰不知道喝酒有害健康,那為什麼還要喝?因為社交需要。白酒這個東西的社交屬性,如果不是大於,也至少和使用價值是一樣多的。社交是人的活動,有人的地方就會有鄙視鏈存在,因而價格最高的茅台也就必然地佔據了鄙視鏈的頂端。

鄙視鏈區分人羣,處在鄙視鏈同一個位置的一羣人,彼此之間形成了自我認同。他們對於與別人形成區分度的那件事,就有了信仰。

用大白話説:喝茅台的人會和喝茅台的人走到一起,茅台便是他們的信仰。喝SB(Starbucks)的人會和喝SB的人走到一起,Starbucks便是他們的信仰。這本也沒什麼,物以類聚人以羣分,而已。

但是在A股市場上,茅台信仰形成了一種生意模式,而這種生意模式看來是穩賺不賠的生意;因此一種對奢侈品的消費信仰轉化成了股價上漲的東西,然後股價持續上漲這件事本身,又演化為信仰。於是一場轟轟烈烈的“信仰-漲價-賺錢”的閉環就形成了。

這個循環模式如此之強勁,以至於在去年10月底跌停之後,迅速反彈,一年的時間從501一口氣漲到1241,漲幅超過140%,不服不行。

茅台酒,通過成功的銷售策略製造人們的消費信仰,進而形成對股價的信仰。這是一個非常成功的可以寫進心理學教科書的案例。

3

鄙視鏈的變遷

但是,任何造出來的東西,都有消亡的一天。也許有點戲謔,但正是Costo在上海開店,把原來2499的茅台賣到1499的那一刻起,茅台信仰這座大廈的根基,開始出現一絲裂痕。

儘管茅台的經銷商體系成功地服務了茅台的高價。但是1000塊錢説降就降,無疑赤裸裸地把裏面的暴利展現在世人面前。儘管人人都知道茅台原材料是白水,成本低得很,但1499的價格仍然是高端白酒中的第一梯隊,仍然可以維持對其它白酒品種的鄙視鏈關係。

然而,降價這件事終究是一條鮎魚,攪動着看似牢不可破的茅台信仰體系。今天可以降1000,明天就可以繼續降。不妨設想,如果茅台降到499一瓶,那麼即便沒有任何偷工減料和品質滑坡,茅台的整個信仰體系也會崩潰。

當然,茅台的管理層不會這麼傻,通過高價格精心搭建起來的護城河,不會自己親手毀掉。

但更大的危機仍然在潛伏之中。隨着年青一代的崛起以及他們消費習慣的改變,那套“年齡越大越能理解茅台”的邏輯已經面臨挑戰了。有不少研究90-00後消費習慣的人都發現,當代的年輕人往往會追求一種“不被理解”的快感。

“你在批評他不建制、不用主流思維思考問題的時候,他(指95後)肯定不接受,但他會會笑笑,然後轉過頭去,也並不向你解釋和你討論。他心裏在説,我幹嘛要跟你説,我幹嘛要得到你的理解?”

在這個時候,當你對他説“你歲數大了就理解茅台”的時候,他會笑而不語,轉過頭去。

鄙視鏈的存在,是以被鄙視者接受“鄙視關係”為前提的。當某一天,處在鄙視鏈底層的人抬頭看看上面那些牛逼轟轟的存在,然後充滿輕蔑地説一句“去你MD”的時候,整個鄙視鏈以及由此形成的信仰體系,就會轟隆隆地倒下。

鄙視鏈有其自身的生命週期和變遷規律,背後的根本驅動力還是產業、人口以及財富的效應。舉個例子,深圳關內三個城區,最早佔據鄙視鏈頂端的是羅湖,因為深圳最初的經濟模式是“服務香港”,而羅湖憑藉其地理位置,近水樓台。

後來隨着金融服務業的興起,福田逐漸取代羅湖,佔據深圳各大城區鄙視鏈的頂端。在福田工作或居住的人,眼睛會發光,走路會帶着風。最近十年,科技創新行業的興起,又把南山帶了起來,風頭逐漸趕超福田。而南山的互聯網工作者的穿着扮相和生活方式,也大有挑戰福田傳統金領之態勢。

4

結語

這個世界,悲觀者會越來越聰明,而樂觀者會越來越富有。

鄙視鏈的存在,雖然有其荒謬之處,但也有商機。如何製造鄙視鏈,讓人們樂呵呵地加入其中,打開錢包,在消費中,鄙視者獲得了滿足,而被鄙視者消除了焦慮,然後一起來維護這個鄙視鏈條的體系:也許這才是創業高手所思考的事情。

在我們的社會中,鄙視鏈無處不在,大到城市之間,小到一種具體的商品。

我們要研究鄙視鏈,但更重要的是與鄙視鏈保持一定的距離,知道其形成的邏輯、乃至隱祕的人類心理。不僅不要深陷鄙視鏈中焦頭爛額,反而要利用好鄙視鏈,形成自己價值。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信息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虛擬資產、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監管機構可能會限制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僅限符合特定資格要求的投資者進行交易。文章內容當中任何計算部分/圖片僅作舉例說明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請審慎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請諮詢獨立專業意見。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