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恆星科技(002132.SZ)發佈公告稱,公司股東焦會芬計劃自公告之日起十五個交易日後的六個月內擬通過集中競價和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5025.99萬股(佔本公司總股本比例4%)。
(圖片來源:恆星科技公告)
實際上,包括該公司在內,以首次公告日期作為篩選標準,A股市場合計有236家公司的405位股東在今年10月份披露了減持計劃,其中5家公司的9位股東已經完成了減持,另有科士達(002518.SZ)、華鐵股份(000976.SZ)2家公司的股東存在減持失敗的情況,而其餘上市公司的股東均還在減持中。
從擬減持數量的上限來看,10月份共有7家上市公司的減持數量超過1億股,72家上市公司的減持數量處於1000萬股至1億股之間,其餘的減持數量則不足1000萬股。
具體而言,二三四五(002195.SZ)以3.46億股的減持上限排在10月減持名單的榜首,華聯股份(000882.SZ)、金科文化(300459.SZ)以2.32億股、2.1億股的減持數量緊隨其後,順豐控股(002352.SZ)、水晶光電(002273.SZ)、歌爾股份(002241.SZ)等個股的減持數量也排在名單的前列。
(數據來源:Wind)
資料顯示,二三四五上市於2007年12月,其主營業務分為互聯網信息服務業務以及互聯網金融服務兩部分。
2019年前三季度,該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21.91億元,同比下降10.33%;同期的歸母淨利潤為7.32億元,同比下降32.3%。
(圖片來源:Wind)
從減持數量上限佔總股本的比例來看,10月份有1家公司減持比例超過10%,21家公司的減持比例處於6%至10%之間,其餘公司的減持比例均不足6%。
在這些公司中,西藏珠峯(600338.SH)的股東西藏信託一鼎證48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此次擬減持1.17億股,佔總股本的比例達到了12.76%,而這也是該股東全部的持股,如果全部減持完,算得上是就此清倉了。
此外,華英農業(002321.SZ)、華聯股份(000882.SZ)的減持比例也較高。
(數據來源:Wind)
據悉,西藏珠峯上市於2000年12月,其主要業務為鉛精礦、鋅精礦和銅精礦的勘探、開採和生產銷售,並通過參股公司TSR開始進行鋰鹽湖的開發、勘探和鋰鹽產品的生產業務。
今年前三季度,西藏珠峯實現營收13.44億元,同比下降了14.4%;同期的歸母淨利潤為5.2億元,同比下降了32.34%。
以所屬證監會行業分類來看,今年10月份擬進行減持的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醫藥製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業等行業中。
就減持目的而言,絕大部分進行減持的股東的理由為個人資金需求,也有部分公司股東的減持原因是部分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觸發協議約定的違約條款,導致被動減持。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些大幅減持的上市公司中,有一部分公司的股價在今年飆漲,目前已經較高水平。
例如,從年初算起至今,匯頂科技(603160.SH)的股價已經飆漲了134.02%,股價現為183元/股。
此次該公司的控股股東張帆擬通過集中競價交易、大宗交易和協議轉讓方式減持不超過2153.56萬股公司股份(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4.73%)。
(圖片來源:格隆匯)
資料顯示,匯頂科技上市於2016年10月, 該公司早期的主營業務是電話芯片,後來成功研發電容觸控芯片和指紋識別芯片。而就目前而言,匯頂科技已成為安卓陣營全球指紋識別方案第一供應商。
2019年前三季度,該公司共實現營收46.78億元,同比增長97.77%;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人民幣17.12億元,同比增長437.22%;現金流17.891億,同比增長超10倍。
此外,今年飆漲140%的生益科技(600183.SH)也在10月14日公告稱,公司股東擬減持不超過2276.19萬股。
類似的今年股價飆漲後,股東在10月份拋出減持計劃的還有新五豐(600975.SH)、和而泰(002402.SZ)、歌爾股份等。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今年10月份,A股市場有非常多的上市公司披露了減持計劃,但是也有部分公司的股東在增持。
數據顯示,同樣以首次公告日期作為篩選標準,共有8家公司在今年10月份發佈公告稱要增持,包括三泰控股(002312.SZ)、華夏幸福(600340.SH)、科沃斯(603486.SH)等公司。
(數據來源:Wind)
如三泰控股在10月31日公告稱,基於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堅定信心及對公司投資價值的認可,公司部分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計劃自2019年10月31日起至2019年11月30日期間合計增持206.5萬股。
從業績方面來看,該公司在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5.69億元,同比增長7.95%;同期的歸母淨利潤虧損了0.93億元,同比增長38.47%。
從上述數據來看,雖然在10月份有一小部分公司在進行增持,但是相較於減持情況而言,增持的上市公司太少,增持的股份數量更是完全難以和減持的股份數量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