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中國牙膏第一股”兩面針(600249.SH):連虧13年,如何活下去?
格隆匯 10-30 10:39

作者:趙怡然

來源:財經天下週刊(ID:cjtxzk)

在母公司利潤表中,兩面針的利潤仍然為正,今年前三季度,母公司兩面針的淨利潤達到5928.46萬元,其中第三季度達到了1114.58萬元。這意味着兩面針的扣非虧損主要來自於子公司。此外,在第三季度,兩面針投資的上市公司股票出現了虧損。

有着70多年曆史的民族品牌兩面針,還未等到被人再次想起,就已岌岌可危。

10月29日,兩面針交出2019年前三季度答卷。報告期內,公司營收8.8億元,同比下降1.44%;淨利潤為779.86萬元。但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淨利潤-4343萬元,虧損仍在擴大。其中,第三季度,兩面針虧掉了2027萬元。而就在不久前,兩面針發佈公告,宣佈第三次延期歸還1.5億元欠款。

值得注意的是,在母公司利潤表中,兩面針的利潤仍然為正,今年前三季度,母公司兩面針的淨利潤達到5928.46萬元,其中第三季度達到了1114.58萬元。這意味着兩面針的扣非虧損主要來自於子公司。此外,在第三季度,兩面針投資的上市公司股票出現了虧損。

外資企業打價格戰,自亂陣腳逃往酒店

2004年無疑是兩面針的高光時刻。彼時,作為中藥牙膏開創者,自1996年起,兩面針牙膏產量銷量長期位居全國牙膏行業前三名,內資企業第一名。2004年,兩面針A股上市,成為“中國牙膏第一股”。

但此後,從2006年到2018年,兩面針經歷了長達13年的虧損。在職員工數從2011年的3579人,縮減到2018年的2391人。有人回憶,小時候路過兩面針牙膏廠門口,一到下班時間“湧出那麼多人”,如今則“很少”。

其實,早在2004年上市時,兩面針就已在招股書中點明隱憂。

招股書指出,近年外資企業大量湧入,世界知名品牌如佳潔士、高露潔等已全部進入中國,行業競爭激烈,毛利率不斷下降。中國牙膏市場價格戰被點燃,牙膏價格直逼2元左右一支。

但對中藥牙膏兩面針來説,原材料價格還在不斷上漲,受到的衝擊也格外強烈。

除資本實力和規模優勢外,外資企業在研發及營銷上也更加成熟。

根據公開資料,早在1955年,佳潔士就已推出世界上第一支臨牀實驗證明能有效防蛀的氟泰配方牙膏,此後又研製生產了第一支臨牀實驗證明能有效減輕牙齦炎的牙膏。高露潔則每年投資1.6億美元,研發新產品。僅高露潔全效牙膏的研製,投資便達3500萬美元,花費十年時間。

此外,佳潔士及高露潔還不約而同地打出“防止蛀牙”的口號。據統計,中國齲齒患病率約49.88%,兒童患齲齒率約80%。對深受牙病所苦的消費者來説,“沒有蛀牙”的承諾無疑很吸引人。

據《稜鏡》稱,面對巨大競爭壓力,兩面針亂了陣腳,銷售策略和人事經常變化,有一段時間產品的研發和品質管控也出現問題。

之後,打不過的兩面針選擇“躲起來”,避難所不僅包括酒店,還包括洗滌用品、旅遊用品、生活紙品、醫藥、精細化工、製漿造紙和房地產等多個產業。

但除酒店業務外,其他業務幾乎全部陣亡。2013年,兩面針以售價59.9元/支的牙膏高調回歸,並簽約明星代言人,但此時,兩面針在許多年輕人心中已淪為“低端牙膏”的代名詞,市場份額不足1%。

牙膏企業佈局醫藥、地產,實難服眾

不少人好奇,同為國產中藥牙膏,為何兩面針日漸邊緣,雲南白藥卻仍有一席之地?

對此,中央電視台品牌顧問李光鬥曾分析,多元化佈局不是不可以,但需掌握技巧。品牌延伸有一個規律:自上而下相對容易成功,反之則容易失敗。

兩面針的品牌延伸無疑是逆流而上,無論如何解釋,洗滌用品、旅遊用品、生活用品都無法令消費者僅因一支牙膏就產生信任,而做日化的公司進入醫藥、精細化工等高精尖專業領域,更令消費者心生懷疑,何況還有毫無關聯的房地產領域。

而云南白藥背靠“靈丹妙藥”雲南白藥散劑,無論做創可貼還是治療牙齦出血的牙膏,都被認為是小菜一碟。

無論如何,兩面針的今昔令熟知喜愛它的消費者唏噓,對這家老牌企業來説,輝煌已成過去,如何活下去,才是當前最重要的任務。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信息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虛擬資產、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監管機構可能會限制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僅限符合特定資格要求的投資者進行交易。文章內容當中任何計算部分/圖片僅作舉例說明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請審慎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請諮詢獨立專業意見。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