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的是香港网站,香港证监会BJA907号,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大行》国泰海通料今年南向资金流入有望超1万亿 不同机构港股偏好板块存明显差异
阿思达克 07-07 12:51
国泰海通证券发表报告表示,从各类投资主体出发拆解南下结构,历史上散户等资金是南下主力,但今年首季险资、公募等机构资金推动港股通净流入创新高。不同类型投资者对港股偏好板块存在明显差异,内地公募基金偏好科技医药,险资偏好红利。而全年来看在资产荒背景下机构资金对稀缺性港股资产仍有增配空间,定量估算今年南下资金净流入望超1万亿元。 不同机构的港股偏好板块存在明显差异。今年南向资金主要流入互联网科技和银行,如零售、软件服务、银行等,背后的推动力量或存在差异。由于私募资金的港股持仓较不透明,该行主要研究主动公募、ETF、险资的对各行业的增量规模。主动公募主要流入港股互联网、半导体等板块,基于重仓股的行业占比测算主动偏股公募的持股市值规模变化情况,今年首季主动偏股公募流入软件服务、零售、半导体等较多。被动资金主要流入港股互联网、创新药等板块,该行对各港股通ETF的净申购额按照跟踪指数的行业权重进行分配,被动资金流入软件服务、生物制药、零售等互联网、创新药板块较多。险资主要流入港股银行、保险等板块,采用剔除集团持股的前十大股东口径来测算险资港股内部的行业分布情况,今年首季险资流入银行、保险、多元金融等较多。 国泰海通证券料全年南向资金净流入额有望超1万亿元。近期AH溢价率在港股持续占优的背景下快速收窄,南向资金流入速率明显放缓,成交占比也有所回落。往后看,港股部分稀缺性资产在宏观偏弱环境下仍具备较强吸引力,在公募、险资等力量推动下,后续南向资金仍有一定增量空间。从定量测算来看,主动公募方面,该行采用港股基金中合同规定的港股投资比例上限来推算,主动公募仍有大约3,000亿元的理论增配港股空间,考虑到目前没有港股通投资资格的公募也可以通过修改基金合同来投资港股,该行预计2025年全年公募实际增量有望达2,000亿至3,000亿元左右。 险资方面,按照险企资金运用余额全年15%的按年增速假设,对险资权益仓位、险资权益仓位中港股占比情况进行不同情景假设,预计2025年全年险资实际增量有望达2,500亿至4,000亿元左右。综上,加上其他增量资金,全年南向资金净流入规模有望超10,000亿元。
关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踪我们,查看更多实时财经市场信息。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发现投资的乐趣?加入 uSMART投资群 并分享您的独特观点!立刻扫描下载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是基于盈立的内部研究和公开第三方信息来源。尽管盈立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尽力确保内容为准确,但盈立不保证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并对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盈立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盈立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分析及判断。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级人员、雇员或代理人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文章内容中的任何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内容只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证券、虚拟资产、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保证。监管机构可能会限制与虚拟资产相关的交易所买卖基金仅限符合特定资格要求的投资者进行交易。文章内容当中任何计算部分/图片仅作举例说明用途。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往绩数字并非预测未来表现的指标。请审慎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请咨询独立专业意见。
uSMART
轻松入门 投资财富增值
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