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的是香港网站,香港证监会BJA907号,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诺比侃冲击港股IPO,专注于AI领域,应收账款高企

继新荷花、东方妍美之后,又有一家来自成都的公司递表港交所。

格隆汇获悉,诺比侃人工智能科技(成都)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诺比侃”)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由中金公司担任独家保荐人,公司曾于2024年11月首次递表港交所。

此前,诺比侃曾尝试A股上市。2023年2月,公司就筹备科创板上市与中金公司签订了辅导协议。不过,2024年下半年,公司自愿决定不再继续推进A股上市计划,转而寻求在香港上市。

公司给出的解释是“为进一步拓展本公司的全球业务,并考虑到香港联交所能够提供获取境外资本及吸纳各类境外投资者的国际化平台。”

诺比侃专注于人工智能技术,业务涵盖AI+轨道交通、AI+城市治理及AI+电力三大领域。

公司在过去几年业绩有所增长,但是应收账款高企,账期逐年拉长,2024年末应收账款占总资产的比重高达56.9%;但是应付账款账期大幅缩短,或许表明公司在产业链的话语权并不强;2022年及2023年经营性现金流为负;此外,部分公司成立当年即成为诺比侃的第一大客户。

01

四川大学80后校友创业,博将资本助力

诺比侃的总部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2015年3月成立,由廖峪连同两名独立第三方(即徐利军及胡彬)创办,2022年12月完成股改。

廖峪是在之前的工作中与徐利军及胡彬结识的。诺比侃最初设立时,三人分别持股33.0%、34.0%及33.0%。2017年4月,廖峪成为公司的唯一股东。

自2019年11月至2024年6月,诺比侃一共获得了五轮投资,共筹集约3.55亿元。

参与投资的机构包括博将资本、普丰投资、雅艺创业投资(雅艺科技301113.SZ的子公司)、海南望众、成都市国资委旗下的成都创业投资与技转创业、重庆市江津区国资委控制的华达基金及西部建设集团等。

在2024年6月的D+轮融资中,公司的投后估值为21.3亿元。

截至2025年5月7日,廖峪、铁科创智、唐泰可、林仁辉及苏茂才通过一致行动协议,共同有权行使公司约51.1%的投票权,构成一组控股股东。

廖峪今年43岁,2008年12月获得四川大学软件工程硕士学位。2007年至2016年,他曾在成都锐之狮科技有限公司及成都布露思视讯科技有限公司担任技术人员。

廖峪目前在诺比侃任主席兼执行董事,主要负责整体管理、策略规划及重大决策。此外,他还担任诺比侃重庆、海棠东升、中轨轨道、有家东升及中州创智的执行董事、中轨轨道的总经理,以及中州创智的经理。

值得注意的是,铁科创智、铁科智能是公司的股权激励平台,但有限合伙人却主要是独立第三方;而市场主流的做法是,股权激励平台主要用于激励本公司员工。

02

2024年末应收账款占总资产的比重高达56.9%;2023年第一大客户成立仅1年

诺比侃专注于人工智能技术和数字孪生等先进技术,提供基于全面的AI行业模型的软硬一体化解决方案,构建了“NBK-INTARI人工智能平台-AI行业模型-AI+解决方案”三层业务模式。

应用层面,公司分别于2018年、2021年及2022年开展AI+轨道交通、AI+城市治理及AI+电力三条垂直行业的业务线:

1、AI+交通,包括AI+轨道交通、AI+城市交通、AI+机场;主要为轨道交通客户提供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应用场景包括:铁路供电系统智能检测,铁路外部环境智能监测,及货车运行状态智能检测。

2、 AI+能源,包括AI+电力、AI+化工;应用场景有多个。一种场景是电网融合建设IT智能运维,涵盖智能IT运行支撑、监控、运维及电网融合建设项目数字机房的大数据处理分析等方面。另一种场景是电网智能检测,特别是用于输配电线路验损。

3、AI+城市治理主要包括园区、智慧校园、应急及社区管理等应用场景,主要提供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

产品形式上,公司主要的业务形式包括后端内嵌有人工智能软件的一体机及前端智能设备等,2024年这部分收入占94.5%。

产品举例:轨道交通智能巡检机器人,来源:招股书

通过不断拓展业务场景,诺比侃近两年的业绩有所增长。

2022年、2023年及2024年(报吿期),公司的总收入分别为2.53亿元、3.64亿元及4.03亿元;年内利润分别为6320万元、8860万元及1.15亿元。毛利率分别为55.6%、58.1%、58.9%,净利率分别为25.1%、24.3%、28.6%。

关键财务数据,来源:招股书

分业务来看,2022年至2024年,AI+交通的收入由1.01亿元增至2.09亿元,AI+能源的收入由9253.5万元增至1.74亿元,不过AI+城市治理的业务收入由5910.5万元降至1876.2万元。

报吿期内,诺比侃向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额占比分别为61.1%、85.9%及66.6%,集中度较高。其中,第一大客户的占比分别为27.8%、30.5%及28.2%。

值得注意的是,诺比侃部分大客户成立的时间非常短。例如,客户B成立于2023年,成立当年就成为了公司第一大客户,并贡献了30.5%的收入;客户A成立于2021年,在2022年就贡献27.8%的收入,为公司2022年的第一大客户,2023年又贡献了29.1%的收入。

公司2023年前五大客户,来源:招股书

此外,公司的供应商也较为集中,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的金额占比分别为60.9%、70.9%及50.8%,其中,向最大的供应商采购占比为46.4%、37.0%及21.7%。主要是硬件相关组件及设备或软件系统及模块的供应商,以及数据相关服务供应商。

值得注意的是,诺比侃面临与客户延期付款及违约有关的信贷风险。截至各报吿期末,公司的贸易应收款项分别为1.76亿元、3.03亿元及4.74亿元,损失拨备分别为2180万元、4990万元及6520万元。

2024年年底,应收账款占公司总资产的比重高达56.9%。

同时,诺比侃的贸易应收款项平均周转天数大幅增加,由2022年的192天增加至2024年的352天。主要是由于公司的部分终端客户是公共部门,包括铁路局及电网公司等,这些终端客户的内部财务管理及付款审批流程导致付款周期较长。

然而,平均贸易应付款项周转天数从2022年的220天缩短至2024年的85。

一边是应收账款迟迟收不回,一边是应付账款被催促,或许表明公司在产业链的话语权不强。多重因素叠加,导致诺比侃在2022年及2023年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负,分别为-8060万元及-9990万元。

现金流量数据概要,来源:招股书

研发方面,各报吿期公司的研发投入分别为4450万元、5660万元及5960万元,分别占总收入的17.6%、15.6%及14.8%。

截至2024年底,诺比侃有共计199名全职员工,不过由于所采用的社保缴费基数不足,有187名员工没有足额缴纳社保。

03

行业竞争激烈,面临隐私及数据保护相关的风险

基础设施指支持社会运作的基本系统及结构,包括交通、能源、城市治理、通信等,可涵盖有形和无形两种元素。

AI+基础设施解决方案利用先进的AI技术增强运行能力,可识别潜在故障并优化设备检查的预测性维护、提高整体效率的动态资源分配和自适应系统控制。

根据灼识咨询,中国AI+交通解决方案行业的市场规模在2023年达到2384亿元,并预计将从2024年的2700亿元增长至2028年的518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7.7%;

中国AI+能源解决方案行业的市场规模在2023年为0.5万亿元,且预计将增长至2028年的1.1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9.0%;

中国AI+城市治理解决方案行业的市场规模在2023年达到0.6万亿元,并预计将增长至2028年的1.2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4.3%。

中国AI+基础设施解决方案行业市场规模,来源:招股书

不过,诺比侃所处的行业竞争十分激烈,例如,AI+城市治理解决方案行业的CR5约为10%,行业非常分散。

根据灼识咨询,就2023年的收入而言,诺比侃是中国第二大AI+供电巡检系统提供商,市场份额约为6.9%,是中国轨道交通行业第七大AI+检测监测解决方案提供商,市场份额约为1.3%。

目前,诺比侃的同行业A股上市公司有运达科技(300440.SZ)、鼎汉技术(300011.SZ)、申昊科技(300853.SZ)、唐源电气(300789.SZ)。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网络安全、隐私及数据保护已成为世界各地政府当局日益关注的监管重点。未来,如果公司未能或被认为未能遵守有关网络安全、隐私及数据保护的适用法律法规,则可能会面临不合规的业务被暂停的风险。

此外,对公共部门的销售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及费用,且无法保证努力会带来销量。

总体而言,诺比侃在过去几年业绩有所增长,但是应收账款高企,账期逐年拉长,2022年及2024年经营性现金流为负。未来,公司能否改善现金流状况、持续绑定大客户、拓展业务场景,实现经营业绩的稳健增长,格隆汇将保持关注。

关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踪我们,查看更多实时财经市场信息。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发现投资的乐趣?加入 uSMART投资群 并分享您的独特观点!立刻扫描下载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是基于盈立的内部研究和公开第三方信息来源。尽管盈立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尽力确保内容为准确,但盈立不保证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并对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盈立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盈立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分析及判断。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级人员、雇员或代理人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文章内容中的任何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内容只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证券、虚拟资产、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保证。监管机构可能会限制与虚拟资产相关的交易所买卖基金仅限符合特定资格要求的投资者进行交易。文章内容当中任何计算部分/图片仅作举例说明用途。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往绩数字并非预测未来表现的指标。请审慎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请咨询独立专业意见。
uSMART
轻松入门 投资财富增值
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