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的是香港网站,香港证监会BJA907号,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地产股直接引爆!国家队下场,央行“三王炸”,史诗级救市来了?

中国房地产迎来重大历史时刻。

今天中午,央行打出楼市重磅组合拳”,午后港、A地产股在政策“轰炸”下直接被引爆!

A股地产股大爆发,房地产开发、房地产服务等块齐掀升停潮。截至收盘,特发服务20CM升停,我爱我家、荣安地产、金地集团、城建发展空港股份万科A等多股升停。

港股内房股午后暴拉收升超7%,融创中国升超27%,雅居乐集团大升超22%,万科企业升超20%,富力地产升超12%,中梁控股、中国金茂等纷纷走强。

随着地产股应声起飞,市场热情也愈发高升。截至收盘,A股三大指数集体摆脱震荡态势,集体收升超1%。港股主要指数也悉数上扬,飘红收盘。

楼市政策力度空前

今天,楼市迎来三个王炸:下调首付比例、下调公积金贷款利率、取消首套和二套房贷利率下限。

中国央行宣布,自5月18日起,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5年以下(含5年)和5年以上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分别调整为2.35%和2.85%。

这一调整也意味着,将降低购房者的贷款成本,提高购房者的购买力,从而刺激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的交易活跃度。

此外,央行取消全国层面首套住房和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

央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还宣布,首套房商贷最低首付比例调整为不低于15%,二套不低于25%。

而这一政策调整,将降低了购房者的首付门槛,使得更多的家庭能够负担得起购房的首付,进而增加了购房的可能性。

再稍早前,在今天举行的保交房工作视频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讲话指出,相关地方政府应从实际出发,酌情以收回、收购等方式妥善处置已出让的闲置存量住宅用地,以帮助资金困难房企解困。

商品房库存较多城市,政府可以需定购,酌情以合理价格收购部分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

这意味着,“国家队”要开始下场收房了。

继各地相继取消限购之后,此次官方政策放出的大招可谓力度空前,同时也标志着房地产“救市”步入新阶段。

地产的拐点来了?

国家统计局70城房价数据最新显示,4月份,房地产市场继续调整。

70个大中城市中,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同比降幅均有所扩大。新房价格环比下跌城市数量增至64个,二手房价环比下跌城市有69个

新房数据中,一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下降0.6%,降幅比上月扩大0.5个百分点。其中,北京、广州和深圳分别下降0.7%、1.3%和1.0%,上海上升0.3%。

70城中,仅天津、西安等6个城市新房房价环比上升。

二手房数据来看,一线城市二手房价格环比下降1.1%,降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其中,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分别下降1.6%、0.8%、1.4%和0.7%。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分析表示,目前全国房地产市场政策总体延续宽松态势,住房限购政策逐步退出市场。

对于后市的预测,他表示,5月份市场将比4月份有所好转,市场需要重磅政策。

近期以来,为刺激房地产市场,中央政策频出。

对此,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当前各地要珍惜此类政策,充分理解此类购房政策是购房历史上非常罕见的宽松,或者说是40年房地产发展历史上最宽松的一次,其能级超过过去所有的放宽政策,是历史级的购房提振政策,影响深远。

长城证券表示,政府进一步出台政策维护房地产行业正常运行。为了消化存量房产、促进房地产高质量发展,各地陆续出台了“以旧换新”政策,旨在通过各方合作,激活市场、提振信心,稳定房地产市场。若地产重回正轨逻辑持续展开,将充分利好房地产企业及地产后周期板块。

关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踪我们,查看更多实时财经市场信息。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发现投资的乐趣?加入 uSMART投资群 并分享您的独特观点!立刻扫描下载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是基于盈立的内部研究和公开第三方信息来源。尽管盈立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尽力确保内容为准确,但盈立不保证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并对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盈立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盈立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分析及判断。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级人员、雇员或代理人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文章内容中的任何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内容只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证券、虚拟资产、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保证。监管机构可能会限制与虚拟资产相关的交易所买卖基金仅限符合特定资格要求的投资者进行交易。文章内容当中任何计算部分/图片仅作举例说明用途。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往绩数字并非预测未来表现的指标。请审慎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请咨询独立专业意见。
uSMART
轻松入门 投资财富增值
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