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信部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信号升格”专项行动的通知》。其中提出,以政务中心、文旅景区、医疗机构、高等学校、交通枢纽、城市地铁、公路铁路水路、重点商超、住宅小区、商务楼宇、乡镇农村等11个重点场景为着力点,加快弥补网络覆盖和业务服务方面的薄弱环节。
实现移动网络(4G和5G)信号显著增强。到2025年底,超过12万个重点场所实现移动网络深度覆盖;3万公里铁路、50万公里公路和200条地铁线路实现移动网络连续覆盖。5G网络覆盖深度和广度持续完善,5G流量占比显著提升。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移动网络。广大用户从过去关注移动网络有没有覆盖,转变为更加关注移动网络质量和业务体验,期待更美好的数字生活;同时,各行各业正经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关键阶段,对移动网络深度覆盖的需求更加迫切。
此次发布的《专项行动》从加强重点场景网络覆盖、加快重点业务服务提升、强化资源要素高效协同、促进监测评测水平提升等方面提出了四大主要任务。
在加强重点场景网络覆盖方面,《专项行动》面向政务中心、文旅、医疗机构、高等学校、交通枢纽等11个重点场景,明确提出了2024年和2025年的覆盖目标。例如,到2025年实现全部5A级景区、国家一级博物馆,超过3000个4A级景区、400个以上国家二级博物馆的移动网络信号覆盖和应用体验提升;到2025年实现70%以上住宅小区的移动网络信号覆盖和应用体验提升等。
在加快重点业务服务提升方面,《专项行动》部署了优化互联网应用基础设施部署、完善互联网业务感知关键指标监测分析、加强新技术应用和产品方案研发等任务。主要互联网企业加速部署关键内容设施、重要业务枢纽、资源汇聚中心,提升综合业务服务能力。面向新型互联网业务的差异化感知需求,加快构建用户业务感知评价标准,分级、分类保障用户端到端业务体验。
在强化资源要素高效协同方面,《专项行动》部署了推进跨行业规划衔接和标准落实、保障重点场所通信基础设施建设通行权、加强通信基础设施用能保障等任务。各地教育、自然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文化和旅游、衞生健康等行业主管部门组织交通枢纽、铁路公路、城市地铁等公共交通服务单位,重点商超、住宅小区、商务楼宇等业主单位,政务中心、文旅景区、医疗机构、高等学校、乡镇农村等运营管理单位和基层单位,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向移动通信基站、光纤宽带等通信基础设施建设预留空间,鼓励各单位所属设施资源免费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开放,提供建设运维便利,确保通信基础设施建设通行权。
在促进监测评测水平提升方面,《专项行动》部署了完善网络质量评测体系和监测能力、强化通信网络抗毁能力等任务。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持续完善全国移动网络质量感知平台功能,形成网络质量全域感知、重点场景问题吿警和重点业务质量监测等能力;探索建立网络质量评测仪器仪表等工具的认证机制,加快相关工具研发创新和产业化,提升各类工具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一致性和可比性。
在去年12月的世界5G大会上,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首席执行官洪曜庄表示,全球100个市场近300家移动运营商已经推出商业5G服务,现有近16亿5G连接,到2030年,预计这个数字将增长到54亿、5G技术将为全球GDP增长创造1万亿美元的经济价值,其中近一半将来自服务与应用领域,如金融、医疗、教育等。
而我国5G建设成果尤为显著。目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5G网络,在5G标准专利、设备制造、应用创新等各个方面形成系统领先优势,5G用户数占全球60%。5G融合应用目前已覆盖国民经济97个大类中的67个,服务生产生活、降本增效、解决产业数字化痛点问题、助力传统行业转型升级。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也强调,5G目前的主要应用是工业互联网,在机器视觉、遥控机器人应用等方面成果丰硕,随着5G能力的提升,还将在离散制造、流程制造的生产线中发挥更大作用。“基于生成式大模型开发的行业模型目前进展也不错,有希望带动更多工业数字化转型,提升对5G的需要。”
在5G建设取得显著效果的同时,5.5G也在加速推进。当前全球主要国家、国际组织纷纷加强5G-A(也被称为5.5G)的演进与6G的研究,努力构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发技术优势。
移动通信经历了几年的发展,带宽不断提升,应用从移动性、广覆盖、数据化、宽带化到行业应用,从5G到6G中间会有一个5.5G的过程,它的目标是2025年进入全部商用。它希望在峰值、连接密度、定位精度以及比特能效都比现在5G改进10倍。
近年来,工信部针对5G应用出台了多项指导性文件,推动5G规模化应用和智能算力设施的布局。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的预测,6G技术商用时间基本上是在2030年左右。5G商用将迈向新台阶,产业链有望迎来发展和成熟的关键期。市场方面,5G概念股在去年的表现也十分亮眼,全年升幅22.64%。
随着产业数字化进程深入,下一代通信技术对速率、时延及连接质量均呈现更高要求。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经济发展底座,叠加5G-A的商业化部署,将使运营商资本开支更具韧性。
展望后市,银河证券指出,数字中国等政策不断加码、AI新应用持续推新的背景下,数字经济新基建有望夯实助力算力网络升级,通信+新基建板块有望率先预期上修。ICT基石光网络产业链的复苏,催化光模块、温控节能等需求进一步增长。5G应用工业互联网亦是未来政策及需求关注重点,看好工业物联网相关厂商低估值提振。
国盛证券也表示,根据信科移动预估,未来我国低频段5G基站规模约180万站、中频段5G基站总数量约500万站,高频段5G基站总数量约100万站。此外,考虑海外5G基站建设需求,基站设备商有望长期受益全球5G基站部署。
概念股一览:
中国联通:经国务院批准的控股公司,经营范围为电信业的投资。公司拥有覆盖全国、通达世界的现代通信网络,积极推进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的宽带化,为用户提供全方位、高品质信息通信服务。
中兴通讯:全球领先的综合性通信制造业上市公司,是近年全球增长快速的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
烽火通信:5G的超宽带设备龙头,产品围绕光通信全产业链布局,技术先进,是国内光通信产品布局最全的企业,能最大化分享光通信行业成长带来的机遇。
通宇通讯:公司形成通信天线及射频器件的完整产品线,开发出多系列的基站天线,主导产品,可满足目前国内外2G、3G、4G、4.5G等多网络制式的多样化产品需求,在移动通信天线领域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大唐电信:公司专用移动通信系统是基于4G/5G通信标准,针对复杂电磁环境下的远距离覆盖通信需求,对移动通信体制、设备进行定制化开发和改进,作为固定网络的机动延伸,为覆盖区域的用户提供通信保障。
大富科技:公司拥有在5G天线技术领域的产品解决方案,并在5.5G应用层面同样具备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