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的是香港网站,香港证监会BJA907号,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国君宏观:结构性的“财政式稳信用”有望延续

本文来自格隆汇专栏:国君宏观董琦 作者:董琦、曹金丘

导读

11月新增社融同比延续多增,财政发力仍是核心原因。信贷总量企稳,结构有待改善,反映实体经济的内生融资需求有待修复。但与此同时,M1增速下滑、“M2与M1”剪刀差走阔,背后仍与私人部门储蓄“定期化”有关。展望未来,我们认为“财政式稳信用”将延续,私人部门的全面加杠杆仍需等待,后续关注相关政策的进一步推进。

摘要

1、11月新增社融同比延续多增,财政发力仍是核心原因。11月新增社融为2.45万亿元,同比多增4556亿元.其中,政府债券净融资1.15万亿元,同比多增4992亿元,仍是核心支撑;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11万亿元,同比少增447亿元。存量数据显示,11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9.4%,较10月高出0.1个百分点

2、信贷总量同比少增,结构有待改善。11月新增信贷1.09万亿元,同比少增1368亿元。分结构来看,1)企业贷增加8221亿元;2)居民贷增加2925亿元

1)企业端:11月企业贷总量企稳,票融冲量特征显著。票据融资增加2092亿元,冲量特征明显,反应实体经济的真内生融资需求有待改善。数据显示,短期贷款增加1705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460亿元,合计比2022年同期低大约1000亿元。

2)居民端:11月居民贷新增2925亿元,仅好于2022年同期。其中,中长贷新增2331亿元,同比多增超200亿元,不过低于往年5000亿元左右的水平,表明居民加杠杆的意愿跟能力仍有改善空间。此外,短贷新增594亿元,也低于往年2000亿元左右的水平。

3、M2-M1剪刀差走阔,财政存款开始投放,私人储蓄仍待释放。11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2.53万亿元,同比少增4273亿元,主因财政存款投放。M1同比增长1.3%,M2同比增长10%;M2-M1剪刀差走阔至8.7%。货币活化程度继续降低,一方面源于企业融资与开支意愿不高,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私人储蓄“定期化”。我们看到居民储蓄不少,居民存款增速达到16.4%,虽相较于年初小幅回落,但依旧处于历史高位,而且居民的存款增速高主要体现在定期存款(20.8%),而活期存款增速则降至6.4%。背后反应出居民购房意愿不高。与此同时,我们看到居民的储蓄率已经降至疫情前水平以下,这或与少量消费和大量提前还贷相关。

4、我们认为,结构性的“财政式稳信用”有望延续,私人部门的全面加杠杆仍需等待。政府部门层面,增发国债、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和提前下达地方债务限额将提升广义财政周期上行斜率,中央财政加杠杆仍将继续为信用周期“保驾护航”。但对于私人部门而言,全面的信用扩张仍需要政策呵护。货币政策方面,下一阶段货币政策突出强调1)“更加注重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2)存量优先于增量,3)“质”优先于“量”;货币财政协同下,货币政策未来仍将处于适度宽松。当前宽财政已经逐渐体现在中央加杠杆之中,未来货币政策将加大配合力度,特别是汇率压力减弱后,将在流动性和利率角度进一步宽松配合财政发力。

5、风险提示地产链持续低迷,修复不及预期。

注:本文来自国泰君安发布的《【国君宏观】财政式稳信用与M1的回落——2023年12月社融数据点评(20231214)》,报吿分析师:董琦 S0880520110001,曹金丘

本订阅号不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报吿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均来自于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吿,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吿。本订阅号推送的信息仅限完整报吿发布当日有效,发布日后推送的信息受限于相关因素的更新而不再准确或者失效的,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义务,后续更新信息以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吿为准。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面向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服务签约客户。因本资料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的要求,若您并非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服务签约客户,为控制投资风险,还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如有不便,敬请谅解。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中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国泰君安证券及本订阅号运营团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为国泰君安证券所有。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关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踪我们,查看更多实时财经市场信息。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发现投资的乐趣?加入 uSMART投资群 并分享您的独特观点!立刻扫描下载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是基于盈立的内部研究和公开第三方信息来源。尽管盈立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尽力确保内容为准确,但盈立不保证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并对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盈立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盈立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分析及判断。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级人员、雇员或代理人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文章内容中的任何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内容只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证券、虚拟资产、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保证。监管机构可能会限制与虚拟资产相关的交易所买卖基金仅限符合特定资格要求的投资者进行交易。文章内容当中任何计算部分/图片仅作举例说明用途。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往绩数字并非预测未来表现的指标。请审慎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请咨询独立专业意见。
uSMART
轻松入门 投资财富增值
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