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刚在朋友圈跟何小鹏隔空互怼的余承东,这两天又火力拉满了。
近日,懂车帝发布《2023懂车帝冬测》,测试了严寒情况下的混动车型纯电续航达成率,约20个车型参加测试。其中,比亚迪仰望以85.08%的续航达成率排名第一,问界M7增程版以31.6%的续航达成率排名倒数第一。
这场冬测引起多家头部车企“群起而攻之”。“长城硬刚懂车帝”“余承东怒怼懂车帝”“多家车企质疑懂车帝冬测”“懂车帝回应冬测标准”等多个词条登上微博热搜。
12月11日,长城汽车官博宣布,将于12月14日15时在北京举行懂车帝冬测标准质疑沟通会。当日,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Victor发文直言,不认同懂车帝发布的《2023懂车帝冬测》混动车型纯电续航达成率的测评结果。
长城汽车官方海报显示,本次沟通会将有几大议题,包括:
1.新能源冬测的科学公正标准2.纯电续航测试的车辆整备标准3.爬坡角度测试的车辆电量标准4.爬坡距离测试的车辆制动标准
就在一天前,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发文称,“坑人的测试!科学与严谨才是应该遵循的基本规则!”
同时,“AITO汽车”公众号也发文回应道:“相关测试在严寒极限及空调持续制热条件下,多次长时间开车窗、车门,严重背离用户真实使用场景。”
继问界、长城汽车先后质疑懂车帝冬测结果之后,吉利汽车也要加入这个“战局”了。
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 Victor”微博发文直言,“我也是不认同的,我同样认为测评过程不科学、不严谨,结论不令人信服,不仅误导了消费者,还伤害了懂车帝自身的公信力。”
此外,杨学良也披露了吉利在后台获取的测试车辆信息,称测试过程中车辆存在70分钟左右的原地怠速、多次长时间开关车门等现象,与Aito汽车、长城汽车公布的数据较为一致。杨学良认为,这些操作极大增加了空调能耗,导致车辆在正式发出前电量已经下降很多。
具体来看,近日,懂车帝在漠河进行 2023 年“懂车帝冬测”活动,参与车型包括小鹏、理想、问界、比亚迪、仰望、方程豹、特斯拉等主流新能源车型。
其中,严寒情况下的混动车型纯电续航达成率,约20个车型参加测试。其中,比亚迪仰望以85.08%的续航达成率排名第一,华为、赛力斯联合打造的问界M7增程版倒数第一,只有31.6%。此外,吉利、长城旗下的多款车型在测试中续航达成率均不到40%。
12月11日下午,懂车帝回应称,本次测试为-20℃以下极寒天气的满载续航测试,所有参与车辆在整备后编队行驶出发,使用统一标准,符合用户冬季用车场景,不存在区别对待。
12月11日晚上,懂车帝官方微博回应称,2023懂车帝冬测所有项目使用统一测试标准,符合用户冬季极寒环境用车场景,不存在区别对待。目前,懂车帝冬测正在进行中。12月14日上午9点,懂车帝将在漠河举行2023冬测开放日,诚邀所有参与车企现场观测,我们将全程直播。
实际上,多家车企质疑懂车帝冬测结果冲上热搜,在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新能源汽车冬季续航问题一直是各方关注的焦点。
在业内看来,新能源汽车在冬季续航里程缩短的主要原因在于电池性能的衰减。
“一方面,目前电动汽车大部分采用的是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由于锂离子自身属性的缘故,在低温环境下其活性会下降,导致电池的净放电率下降,电能不能正常释放。另一方面,冬季用车有大比例的额外电能消耗,比如空调热风、座椅加热、寒冷环境车辆行驶阻力变大等。”北京疆亘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合伙人王赤坤说道,“这些都是造成电动汽车在冬季能耗升高、续航里程下降的重要原因。”
银河证券12月9日发布的研报显示,热泵系统单车价值量显著提升,新能源车渗透率上升带动市场规模扩大。众多整车厂为解决冬季续航打折较大的问题,逐步开始将耗能较高的 PTC 切换成热泵。
据观研天下数据,2022年国内纯电动汽车热泵系统渗透率达到37%,预计 2025年将达到63%,逐渐成为新能源车热管理系统的主流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