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的是香港网站,香港证监会BJA907号,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为什么理想MEGA、比亚迪腾势等都盯上了MPV市场?

本文来自格隆汇专栏: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作者:国君汽车团队

MPV市场经历多年调整后有望迎来恢复,需求场景多样化叠加消费升级将加速高端新能源MPV推广,有望造就新蓝海市场,前瞻布局该市场的车企有望受益。

摘要

维持行业增持评级,推荐积极布局中高端新能源MPV市场的车企。MPV市场经历调整后有望逐步迎来复苏,过去商务用车或货运为主的需求下,自主品牌以中低端为主,传统合资燃油MPV占据主要中高端市场份额。目前家用需求扩大并有望成为新主导的背景下,叠加消费升级,高端新能源MPV凭借其使用经济性、空间多元化、功能多样性、智能化等特点,逐步受到用户青睐。过去MPV市场总量规模偏小且新能源渗透率低,在需求转换下新能源化有望提速,高端新能源车型供给有望不断丰富,细分市场空间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张。当下腾势一家独大、竞争者相对较少且格局未定,有望成为新的蓝海市场。国泰君安看好积极进行前瞻布局市场潜在需求的高端新能源MPV车型的相关车企,推荐标的比亚迪、理想汽车、小鹏汽车、江淮汽车、长城汽车、吉利汽车等。

MPV市场经历调整后迎来复苏,自主品牌加速布局。国内MPV市场经历调整期之后,总量逐步趋于稳定,未来伴随经济回暖,同时消费者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市场总量有望迎来稳定增长时期。在传统燃油时代,合资品牌占据中高端MPV市场主要份额,在MPV市场需求转换下,自主品牌迎来发展机遇,加速布局中高端新能源MPV车型。

家用需求扩张叠加消费升级,中高端新能源MPV需求有望扩张。在过去以商用需求为主导下的MPV市场中,新能源渗透率较低,主要在于早期新能源MPV使用场景受限,缺少优质供给,叠加里程焦虑和续航焦虑明显,市场需求空间有限。生育政策放开推动MPV市场需求逐步转向家用为主,叠加人均收入增长带动消费升级,中高端新能源MPV凭借使用经济性、空间多元化、功能配置多样化、智能化等优势,市场空间有望不断扩大。

需求扩张叠加竞争者相对较少,高端新能源MPV有望造就新蓝海市场。高端新能源MPV相对于传统合资高端燃油MPV而言,具有使用性价比高、智能化配置丰富以及空间功能多样化等特点,同时入局的新能源车企能够精准捕捉市场需求、快速响应,其产品有望不断得到用户青睐。目前MPV市场新能源渗透率呈现上升态势,其中高端新能源MPV车型成为主要拉动因素,该细分市场空间与规模有望不断扩张。高端新能源MPV细分市场处于发展初期,当下呈现腾势一家独大的局面,竞争者相对较少,有望造就新蓝海市场。

风险提示:新车型上市不及预期风险,新能源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正文要点

1. 燃油时代MPV市场萎缩,高端市场被合资统治

1.1.MPV市场逐步复苏,市场需求呈现多元化

MPV逐步迎来稳定发展的时期,未来销量将回归增长。2015年,我国MPV销量为205.67万辆,2016年以14.77%的增速达到236.05万辆,2017年以来,MPV市场需求明显下降,销量持续负增长,2022年MPV的销量逐渐止跌企稳,MPV销量跌至94.23万辆。未来随着MPV使用场景及需求越来越多元化,MPV市场需求及销量有望迎来企稳回升发展阶段。

自主品牌MPV市占率领先,合资MPV伴随高端化份额提升。2015年,我国MPV销量为 212.22 万辆,其中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各自占比分别为88.47%与11.53%,早期MPV以商用及中低端需求居多,自主品牌凭借产品的综合性价比优势保持市占率领先。2021年,我国 MPV 销量为107.90万辆,自主品牌占比约 68.28%,合资品牌占比31.72%,合资MPV伴随着高端化及商务场景需求的提升,市占率有所提升。

高端 MPV 市场份额明显提升,MPV市场需求呈现多元化。2016年,销量前十车型价格区间均在10万以下,而2022年30 万及以上级别 MPV在前十车型中占到5位,高端MPV受到市场青睐。同时,MPV市场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不同价位、不同定位、不同品牌的MPV都拥有自己的消费者群体,其中,高端MPV如别克GL8,受到了商务用车和家庭用车的青睐,中端MPV如奥德赛、艾力绅等凭借着品牌优势和产品实力保持了稳定的市场表现,低端MPV如五菱宏光也占据了大量的市场份额。

1.2.MPV车型空间大且功能丰富,适用于多种场景

MPV拥有多功能、大空间、高安全的产品特点。MPV集轿车的舒适性、厢式货车的承载性、旅行车的便捷性于一身,拥有完整宽大的乘员空间和超长的载货空间,同时质量较大,被动安全防护强。商用MPV适用于中短途商务旅行、商务办公、货物运输等场景,家用MPV适用于日常活动、商超购物、家庭旅游出行场景。

MPV逐步由商用功能转向商务需求功能。2015年MPV以商用功能为主,商务、兼用功能次之,商用MPV主要用于货物运载,商务MPV主要用于贵宾接待,而兼用功能MPV凭借通用性特点兼具多种使用功能。2015年商务MPV、商用MPV、兼用MPV销量各占 18.12%、49.72%、32.17%,近年来,二、三胎政策推动家用MPV市场发展壮大,刺激部分汽车品牌推出适合家用的MPV,商务MPV市占率逐渐提升,2021年商务MPV、商用MPV、兼用MPV销量各占58.76%、26.87%、14.37%。如今,部分汽车品牌已经形成商用、商务、兼用型MPV共存的多元产品经营体系。

燃油MPV在性能和日常使用方面仍存在痛点,家用场景相对受限。燃油MPV智能化程度普遍偏低,在操控方面,由于MPV车身宽大,盲区较大,不易操控;在动力油耗方面,MPV沉重的车身造成MPV提速能力不佳,动力表现欠佳且油耗偏高;在可选车型及性价比方面,MPV选择可车型较少,使用过程中性价比低。过去的燃油MPV对于家庭用户来说使用上存在诸多痛点,家庭用户购置MPV的意愿偏低,且使用场景相对受限。1.3. 燃油车时代高端MPV市场被合资品牌统治合资品牌在高端MPV市场市占率高企,自主品牌加速布局抢占市场份额。国泰君安选取售价均价在30万及以上的MPV车型,并进行销量统计,2022年高端MPV市场销量前十中合资和自主品牌销量各占80.24%和 19.76%,销量前五中只有传祺M8一款自主品牌车型。而随着腾势D9、梦想家等自主品牌加速布局高端MPV市场并抢占份额,2023年H1高端MPV市场销量前十中合资和自主品牌分别占61.81%和38.19%,自主品牌在细分市场的占有率快速提升,对合资品牌形成一定挤压。

2. MPV新能源渗透慢,需求转换有望加速新能源化

2.1. 商用需求主导下,MPV新能源渗透率较低MPV市场新能源渗透率较低。2018-2022年,新能源MPV销量分别为1.2、1.6、1.4、4.4、9.2万辆,新能源渗透率分别为0.7%、1.1%、1.3%、4.1%、9.8%,而同期乘用车整体的新能源渗透率分别为4.4%、4.0%、6.2%、15.5%、27.8%,MPV市场新能源渗透率相对较低,其新能源化的进程推进慢于乘用车整体。

MPV新能源渗透率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在于:(1)新能源MPV使用场景受限,且优质供给较少。MPV由于空间大,兼具乘用车外观,在实际使用中常作为轻卡替代品,规避城市道路对货车的通行限制,且逐渐成为物流配送的首选车型,动力电池成本高企拉升新能源MPV价格区间,导致其使用场景受限,且过去新能源技术尚不成熟,MPV市场缺少优质供给,因此导致新能源渗透率较低。(2)商用场景为主下,续航与补能焦虑的痛点更为明显。MPV车型相对于轿车和SUV,尺寸及空间较大,在行驶过程中耗能较快,容易产生续航焦虑,叠加MPV车型早期的商用需求较多,运输货物途中充电便利性较低,补能焦虑明显。在MPV用途以商用场景为主背景下,车主大多注重实用性和经济性,在选购新能源MPV时也会更为谨慎,从而导致MPV市场新能源渗透率相对较低。2.2. 家用需求扩张+消费升级,MPV市场需求导向发生转变生育政策放开拓宽市场空间,MPV市场家用需求开始扩张。随着二胎政策的陆续放开、以及生育补贴支持等因素影响,0-14岁人口数量有明显增长,最高点(2020年)达到2.53亿人,同比增长6.7%,相较于2015年多2453万人。虽然2021-2022年0-14岁人口数量受新生人口下降影响略有下滑,但与2020年之前相比,仍维持在较高水平,同时在国家全面放开三胎政策的逐步试点推广下,0-14岁人口数量未来仍有望实现正增长。家庭子女数量的逐步增加拓宽MPV的市场空间,MPV市场也渐渐从过去商用货运为主转向家用为主,需求导向的不同代表用户核心诉求的差异,对MPV车型产品的定位与特点提出新的要求。

家用需求主导下,舒适性、功能性成为用户核心关注点。MPV市场逐步转为家用需求为主,根据艾瑞咨询市场调查数据显示(样本量=441),车主购买MPV后的使用场景除去上下班通勤(67.8%)外,主要为接送子女(61.2%)、短途自驾(59.6%)、家庭聚会购物(44%-46%),均为家庭成员的日常出行需求,且在二三胎政策放开使得家庭成员数量增加下,MPV的座位数与车内空间更能满足家庭集体出行需求。在车主购车核心诉求方面,根据艾瑞咨询调查数据(样本量=441),除去所有级别车型用户普遍关注的安全性、稳定性外,MPV车主更关注驾乘舒适性(34.9%)和功能多样化(25.6%)。国泰君安认为在家庭需求主导下,MPV车型产品正逐步聚焦于满足用户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不仅仅作为出行工具,同时也要承担娱乐、休闲的载体功能。

居民人均收入增长带动消费升级,MPV市场有望迈向高端化。从总体上看,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提升,尽管疫情时期增速有所放缓,但仍保持5%左右的同比增速,2022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7万元。在收入增长下,人均支出也不断增加,2022年人均消费支出达2.5万元,相较于2015年(1.6万元)增加近万元,消费升级趋势明显。国泰君安认为收入增长带动消费升级,而汽车作为居民重要消费品,将因此受益,在家庭出行需求扩张、出行人数增加、用户需求偏向于功能多样化下,MPV市场有望逐步转向高端化,价格带有望不断向上拓宽。

消费升级下,MPV车主购车需求逐步转向中高端。在人均收入、消费支出增长下,MPV用户购车需求也逐步转向中高端。根据艾瑞咨询市场调查数据显示(样本量=441),48.7%的用户购车价格集中在15-25万元区间,19.7%的用户购车价格在25-30万元,19.3%的用户购车价格在30-40万元,而15万以下和40万以上用户占比较少。相较于过去商用需求主导下,且偏向于货运需求,MPV主价格带一般集中在15万元以下,但在消费升级带动下,MPV用户购车价格带也逐步上探,购车需求出发点也不断转向中高端,预计未来价格带有望进一步上升。

2.3.    高端新能源MPV智能化配置及空间功能多样性更强新能源MPV使用经济性较好,有效降低用户使用成本。国泰君安以目前市场上主流新能源混动MPV比亚迪腾势D9为例,即便在亏电状态下百公里油耗仅为5.9升,而传统燃油MPV百公里油耗为10-13升,新能源混动MPV百公里即可节省4-7升汽油。随着汽油价格不断上升,新能源混动MPV节省油耗的优点有望不断放大,按23年7月底92号汽油价格6.6元/升计算,新能源混动MPV百公里可至少节省26元的燃油成本,同样以比亚迪腾势D9为例,其电池使用寿命充放电高达3000次,每次续航600公里,理论上混动行驶总里程数可达180万公里,则最多可节省46.8万元的燃油费用成本,尽管成本端增加电费项,但与油价相比,仍大幅降低用户使用成本,新能源混动MPV也有望凭借较低的使用成本获得更多用户青睐。

新能源MPV空间更大且功能多样化更贴近家用场景需求。与传统燃油MPV相比,新能源MPV得益于专属平台架构,车内空间更为宽阔,空间利用率更高。以腾势D9为例,二排座椅采用1080mm 超长电动滑轨,三排中央通道宽度达170mm、座垫长度520mm,中排采用零感人体工学座椅,中后排合计可放置4个儿童安全座椅,同时提供410-570L第四空间容积。宽阔的车内空间能满足在家庭人数增加下的出行需求,并提高用户驾乘感受。自主品牌新能源车企对用户需求的洞察力更强,在空间使用上提供多样化的可能性。以WEY牌发布的高山内饰信息为例,高山采用二三排座椅共轨形式,第三排配置分体碟式座椅,通过后舱乘客区和后备箱区域的无级调节,实现全场景状态空间自由度最大化,减少地饰布局等因素的影响,提高车内空间的延展性。多样化使用的车内空间充分满足家庭出行时老人儿童的乘坐需求,更贴近家用场景。

新能源MPV车内功能丰富,满足用户多样化家庭需求。新能源MPV往往在车内功能搭载上更丰富,专注于提升用户的驾乘品质,不仅作为出行工具,同时承担起休闲、娱乐载体的功能。以腾势D9为例,车内配备1.1平米同级超大天幕及双层玻璃,实现 99% 紫外线隔绝率,便于用户沉浸式观赏美景,天幕下搭载45寸高清投影大屏,车内外均可使用,从而使MPV成为家庭式移动影院。前排中控仪表集高德地图、3D控车、多媒体平台于一身,人机交互场景满足用户更多个性化需求。新能源MPV多样化的功能精准捕捉用户家用场景下的痛点,真正做到贴近用户实际生活需求,功能丰富基础上更强调实用性。

中高端新能源MPV搭载智能辅助驾驶,多方位提升驾驶安全性。新能源MPV普遍搭载比燃油MPV更丰富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一般都具备ACC自适应巡航系统、预测性紧急制动系统、TSR交通标志识别等安全性配置,而在更高级别的辅助驾驶功能上,则大多具有RAP遥控泊车、ICC智能领航及高速辅助驾驶等功能。在提升驾驶安全性的基础上,通过辅助驾驶减小车主驾乘压力,保障家庭安全出行,响应家用场景主导下安全稳定为首的用户需求。中高端新能源MPV拥有综合使用成本低、最大化车内空间利用率、功能多样化、搭载智能辅助驾驶等优点,可以更为充分地满足家庭用户的出行需求、休闲娱乐需求,在提升用户驾乘体验感的基础上保障用户的安全性。未来在家用需求场景不断扩大,叠加家庭用户群体消费升级的带动下,高端新能源MPV有望成就新蓝海市场,竞争相对缓和,且市场空间规模有望不断扩大。

3. 自主品牌布局高端新能源MPV,有望成就新蓝海

3.1. 自主品牌纷纷推出高端新能源MPV车型

高端新能源MPV市场需求不断扩大,自主品牌加速布局。在高端新能源MPV市场空间规模扩大的潜在趋势下,国内自主品牌亦纷纷推出相应的高端新能源MPV车型以抢占市场先机。2022年下半年以来,比亚迪旗下腾势品牌推出腾势D9,岚图品牌推出岚图梦想家,极氪品牌推出极氪009,广汽集团旗下传祺品牌推出传祺E9,自主品牌推出的高端新能源MPV旗舰车型价格区间集中在30-60万元区间,车内空间表现与舒适好普遍较好,智能化配置丰富,功能多样化,能够精准满足MPV市场家用需求。

自主品牌中高端新能源MPV产品力普遍较强。以比亚迪腾势D9、极氪009等产品为代表的自主新能源MPV,定位均为中大型豪华MPV,可兼顾商务与家用等功能,产品力全面超越自主品牌的燃油MPV,且不输传统合资豪华MPV产品。在内部空间布局、舒适性配置、个性化配置、智能化配置等方面具备较强的优势,同时综合使用成本也低于燃油MPV,兼具综合性价比与豪华感,为用户提供更多优质供给。加速布局高端新能源MPV市场,2023下半年多家车企涌入竞争。由于新能源MPV市场潜在市场规模预期的不断抬升,多家车企加速涌入以抢占新的市场份额。长城汽车旗下WEY品牌发布高山DHT-PHEV内饰照片,同级超长二三排共轨搭配双悬浮式零重力按摩椅,带来至臻生活享受。理想汽车在家庭科技日上宣布将在下半年推出纯电全尺寸MPV理想MEGA,采用自研800V高压纯电平台,预计售价50万元以上。此外,小鹏汽车预计也将在下半年推出首款中大型MPV小鹏X9,定位年轻态市场。国泰君安认为自主品牌的加速布局,有望推动MPV市场逐步向新能源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从而推动整车厂加速研发,更准确捕捉市场需求点,最终从市场脱颖而出的企业有望迎来新的增长点。

3.2.高端新能源MPV市场规模有望扩大,格局尚未成型新能源MPV代表车型腾势D9销量持续上升。腾势D9自2022年10月开启全面交付以来,销量持续上升,在23年3月首次实现月销破万,3月-6月分别实现销量10298、10368、11005、10630辆。对比曾经的高端MPV市场销量榜首别克GL8,腾势D9于23年1月首次实现月销反超,23年Q1-Q2腾势D9分别实现销量24071、32003辆,别克GL8同期实现销量23277辆、31446辆,腾势D9销量上升势头强劲。强产品力与综合性价比助力D9实现对GL8的反超。D9之所以能实现对别克GL8销量的反超,一方面在于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新能源MPV油耗的降低有效节省用户成本,且其动力总成的启动和运行性能更贴近家用场景或商用接待场景;另一方面,D9作为比亚迪旗下腾势品牌推出的高端新能源MPV,具有强大的产品力,可以精准捕捉用户需求,D9的豪华配置、多样化功能、智能化科技等亮点受到用户青睐,配以30-40万元的价格更加凸显D9十足的性价比。

高端新能源MPV市场处于发展初期,后来者仍有机会突围。腾势D9销量的持续上升验证了高端新能源MPV市场并非缺少受众,在家用需求扩张及新能源化、智能化趋势的推动下,该细分市场需求有望不断扩大。从目前细分市场竞争格局来看,腾势D9在高端新能源MPV市场呈现一家独大态势,虽然极氪009、传祺E9上市时间较晚,但从月销看仍与D9有一定差距。高端新能源MPV市场发展初期竞争格局集中,未来随着该细分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更多整车厂加入竞争也为用户提供多样化选择,助推MPV市场向新能源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也有助于高端新能源MPV市场扩容,后来者仍有机会突围。

高端新能源MPV快速渗透,市场规模加速扩张有望造就新蓝海市场。高端新能源MPV市场虽然起步较晚,但在高渗透率下销量上升明显,21-22年分别实现销量0.02、2.1万辆,而仅23年1-6月便实现销量8.2万辆。在新能源MPV市场中,销量也快速上升,21-22年分别实现销量4.4、9.2万辆,23年1-6月实现销量10.2万辆。从渗透率和销量占比来看,MPV市场中新能源渗透率呈上升趋势,2021、2022和23年1-6月新能源渗透率分别达4.1%、9.8%、20.3%,其中高端新能源MPV车型销量占比呈上升趋势,21-22年占比分别为0.5%、22.8%,而23年1-6月高端车型占比上升到80.2%,上升态势明显。国泰君安认为MPV市场中新能源MPV的快速上量体现新能源化、智能化趋势,考虑到其动力性和经济性,新能源MPV有望加速渗透,而在消费升级、家用需求为主的推动下,高端车型占比快速提升,高端新能源MPV市场规模预计加速扩张,有望造就新蓝海市场。

4.投资建议

MPV市场经历调整后有望迎来复苏,自主品牌加速产品布局。国内MPV市场在历经调整后,伴随消费者需求越多元化,市场逐步迎来稳定发展时期。传统燃油时代,合资品牌占据中高端MPV市场,而在MPV市场需求转换下,自主品牌加速部件新能源高端MPV产品,有望逐步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家用需求扩张叠加消费升级,中高端MPV市场有望加速扩张。在过去以商用需求为主导下的MPV市场中,新能源渗透率较低,主要在于早期新能源MPV使用场景受限,缺少优质供给,叠加里程焦虑和续航焦虑明显,市场需求空间有限。生育政策放开推动MPV市场需求逐步转向家用为主,叠加人均收入增长带动消费升级,高端新能源MPV凭借经济性、空间多元化、功能配置多样化、智能化等优势,市场空间持续扩大。需求提升叠加竞争者相对较少,高端新能源MPV有望造就新蓝海市场。高端新能源MPV相对于传统合资燃油MPV而言,具有高性价比、丰富的配置和多样化功能等特点,叠加入局的新能源车企精准捕捉市场需求、快速响应,必将受到用户青睐。目前MPV市场新能源渗透率上升态势明显,而高端新能源MPV车型占比快速增加,充分体现该细分市场空间规模有望不断扩张。高端新能源MPV细分市场竞争格局相对集中,目前呈现出腾势一家独大的局面,竞争者相对较少,有望造就新蓝海市场。在新能源化和智能化双驱动的主线下,国泰君安认为能快速推出响应市场需求的新能源车型,且在智能化方向不断推进的整车厂将受益,推荐标的为比亚迪、理想汽车、小鹏汽车、江淮汽车、长城汽车、吉利汽车等。

5.风险提示

新产品市场表现不及预期的风险。多家新能源车企下半年预计推出高端新能源MPV车型,可能存在发布时间延后或销量不及预期的情况,另外也存在产品力、定价及销量表现不及预期的风险。新能源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年初特斯拉降价引发的连锁效应逐渐减弱,但新能源市场仍存在竞争加剧的风险,有可能引发高端新能源MPV市场用户观望情绪,或导致销量不及预期,影响公司的盈利能力。

注:本文来自国泰君安2023年10月18日发布的《【国君汽车 行业深度】一文看懂为什么理想MEGA、比亚迪腾势等都盯上了MPV市场》,分析师: 国君汽车团队 吴晓飞 S0880517080003

本订阅号不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报吿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均来自于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吿,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吿。本订阅号推送的信息仅限完整报吿发布当日有效,发布日后推送的信息受限于相关因素的更新而不再准确或者失效的,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义务,后续更新信息以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吿为准。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面向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服务签约客户。因本资料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的要求,若您并非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服务签约客户,为控制投资风险,还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如有不便,敬请谅解。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中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国泰君安证券及本订阅号运营团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为国泰君安证券所有。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关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踪我们,查看更多实时财经市场信息。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发现投资的乐趣?加入 uSMART投资群 并分享您的独特观点!立刻扫描下载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是基于盈立的内部研究和公开第三方信息来源。尽管盈立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尽力确保内容为准确,但盈立不保证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并对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盈立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盈立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分析及判断。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级人员、雇员或代理人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文章内容中的任何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内容只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证券、虚拟资产、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保证。监管机构可能会限制与虚拟资产相关的交易所买卖基金仅限符合特定资格要求的投资者进行交易。文章内容当中任何计算部分/图片仅作举例说明用途。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往绩数字并非预测未来表现的指标。请审慎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请咨询独立专业意见。
uSMART
轻松入门 投资财富增值
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