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的是香港网站,香港证监会BJA907号,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2023年端午假期行业数据点评:符合预期,客流延续景气

本文来自格隆汇专栏:中信证券研究 作者:姜娅 杨清朴等

端午假期国内出游人次/旅游收入按可比口径分别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12.8%/94.9%,符合预期,旅游人次延续景气,人均消费仍未恢复。端午假期以中短途出游为主,避暑成为旅游主题之一。虽然多地出现高温天气,但假期客流表现仍是亮点,一线自然景区表现强劲,即将到来的暑期旺季值得期待。我们认为,2023年出行链后续配置可分为两阶段:1)7~9月,看重场景回补下的修复弹性,关注旺季催化,建议重点配置景区、酒店、博彩、OTA等;2)10~12月,注重估值切换下的经营高确定性。经过前期回调,当前大部分出行链公司估值已回落至相对合理水平,我们看好出行链下半年景气持续复苏下业绩释放主导的二次修复行情。

客流延续景气,出入境游加速修复。

据文旅部数据中心测算,端午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06亿人次/+32.3%(vs. 中国旅游研究院预测1亿人次),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12.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3.10亿元/+44.5%(vs. 中国旅游研究院预测370亿元),按可比口径恢复至94.9%。旅游收入恢复程度不及客流,客单恢复程度约为84.1%,较五一基本持平(五一/春节/元旦客单价恢复程度分别为84.5%/82.5%/82.0%),总体数据符合预期,考虑今年端午假期多地出现高温天气,数据表现已属较好水平。夜经济成为端午假期文旅消费市场亮点,受高温及目的地夜间旅游产品不断丰富影响,假期参与夜间游的游客比例达22.3%/+7.9pcts。

根据交通运输部数据,端午假期期间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预计共发送旅客1.40亿人次/+89.1%,较2019年下降22.8%。其中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发送旅客人次分别较2019年+12.8% /-33.3% /-43.6% /+3.0%,我们分析出行人次表现弱于旅游人次或与周边游占比较高有关。据国家移民管理局,端午假期全国日均出入境人员132.1万人次,同比增长约2.3倍,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64.6%,恢复程度达到了疫情以来的峰值。

中短途出游占比高,避暑成为旅游主题之一。

根据同程旅行,平台机票、酒店、景区门票及度假业务量均超过2019年同期,其中国内景区人流量较2019年端午期间增长超过三成。根据携程,国内门票、酒店主题房等业务订单量较2019年同期已翻倍。受假期长度、天气等因素影响,中短途出游占比较高。根据同程,端午假期的用车需求集中在80-160公里的短途出行,订单占比为28%(五一假期300公里以上用车需求占比偏高)。此外,由于今年端午临近7月且多地频现高温预警,消暑需求与往年端午相比达到新的高度,携程平台上避暑、消暑相关搜索热度环比上升50%,较多游客选择去海边、山中避暑旅行。

端午假期海南市场客流表现较好,根据飞猪,目的地为三亚的端午假期订单量同比增长142%。根据南海网节前报道,端午假期期间海南机场集团旗下岛内海口美兰机场、三亚凤凰机场、琼海博鳌机场三家机场预计完成航班起降2354架次、旅客吞吐量33.8万人次,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分别增长16.7%、13.5%。根据美兰机场官方微博,端午假期美兰机场合计运输旅客17.78万人次(vs. 南海网节前预测17.55万人次),较2019年/2021年分别+10.7%/+21.9%。

一线自然景区表现强劲,休闲景区分化更明显。

端午假期黄山风景区共接待游客3.57万人次,较2019年/2021年分别+23.0%/+143.7%。峨眉山景区共接待游客7.20万人次,假期前两日客流分别较2019年同期+35.9%/+84.7%。长白山景区预估接待游客量达5.6万人次,较2019年+74.7%。天目湖景区客流较2019年同期增长约26%、集团收入增长约47%。全国10家宋城景区(上海尚未开业)合计上演约72场主秀(vs. 2021年同口径约60场、加上上海项目约66场)。中青旅旗下两镇恢复存在差异,乌镇景区接待游客9.5万人次,恢复至2019年同期近90%,收入恢复近110%;古北水镇接待游客3.5万人次,恢复至2019年同期约50%,收入恢复70%+,两镇人均消费仍较疫情前有明显提升。西递/宏村分别接待游客0.92/2.93万人,较2019年分别-27.5%/+14.2%。

市内旅游方面,上海市共接待游客672.48万人次,同比2019年-15.6%(推测下雨影响);实现旅游消费96.13亿元,与2019年基本持平;宾馆旅馆平均客房出租率为55%,与2019年基本持平。北京市属公园累计接待游客100.8万人次,同比2019年-10.8%(推测高温影响)。广东省游客人次/旅游收入同比2019年分别+0.6%/+8.6%,纳入监测的13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14段古驿道重点区域接待游客人次同比2019年分别-5.7%/-7.5%。江苏省游客人次/旅游收入同比2019年分别+20.2%/+15.3%,纳入监测的633家A级景区和581个乡村旅游点接待游客人次/消费总额同比2019年分别+31.1%/+30.2%。

风险因素:

经济增速下行超预期,对应消费需求下降超预期;各行业政策低于预期;通胀超预期,提价能力不足影响盈利能力等。

投资策略。

2023年端午假期旅游数据符合节前中国旅游研究院预期,旅游人次延续景气,人均消费仍未恢复。在多地出现高温天气的情况下,客流表现仍是亮点,一线自然景区表现强劲,即将到来的暑期旺季值得期待。整体而言,出行链景气回升明确,建议短期侧重配置高斜率、后续优先把握强韧性,细分板块排序:景区、酒店、OTA、免税、餐饮、人力资源、博彩。优选业绩弹性消化当下估值能力强的各细分赛道优质龙头。

注:本文选自中金公司于2023年6月26日发布的《社会服务丨符合预期,客流延续景气:2023年端午假期行业数据点评》,证券分析师:姜娅 杨清朴 刘济玮 李振寰 常欣仪 王诗然

关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踪我们,查看更多实时财经市场信息。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发现投资的乐趣?加入 uSMART投资群 并分享您的独特观点!立刻扫描下载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是基于盈立的内部研究和公开第三方信息来源。尽管盈立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尽力确保内容为准确,但盈立不保证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并对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盈立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盈立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分析及判断。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级人员、雇员或代理人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文章内容中的任何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内容只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证券、虚拟资产、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保证。监管机构可能会限制与虚拟资产相关的交易所买卖基金仅限符合特定资格要求的投资者进行交易。文章内容当中任何计算部分/图片仅作举例说明用途。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往绩数字并非预测未来表现的指标。请审慎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请咨询独立专业意见。
uSMART
轻松入门 投资财富增值
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