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的是香港网站,香港证监会BJA907号,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赛力斯(601127.SH)月内升逾50%,新能源车到底了?还能再追吗?

本月以来,A、港二级市场情绪整体有所回暖,其中汽车板块在近半年的震荡回调之后,也于月内触底反弹,表现较为显著。就个股而言,赛力斯(601127.SH)、小鹏汽车-W(09868.HK)等前期跌幅较大的造车新势力,在这轮行情中颇为抢眼。据富途统计,截至目前,6月以来累计升幅均在40%以上。

新能源车到底了?还能再追吗?对于明显的市场转势迹象,市场又开始蠢蠢欲动,尤其是一些踏空资金。

要知道,近几年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我国新能源车行业发展着实迅猛,渗透率提前3年达标,过快的发展和“黑天鹅”对经济的冲击,也造成了现阶段产能相对过剩,尤其是整车制造环节,这是目前行业面临的主要矛盾,今年以来的掀起的价格战便是力证。

另外,自去年初以来,全球处于流动性持续收紧的环境下,继续拔估值的行情势必难以维系。当然,市场阶段性的回调,有利于风险出清,是为新一轮行情启动蓄势。目前市场情绪回暖,其实也说明市场在此时点更倾向于认为阶段性风险得到充分释放。

尽管行业格局短期难言改善,且“淘汰赛”加剧、最终“剩者”席位不多,已成为业内的共识。除了强如比亚迪这类头部车企之外,那些在汽车制造领域本身就有相当长时间积累的老牌车企,通过与领先的IT科技企业,加快自身转型,依然是颇具看的一个方向,典型的像赛力斯。

其与华为之间的合作一直备受外界关注,市场既有期待,也有担忧。由于彼此的合作模式在汽车行业独树一帜,加之华为给外界一贯的强势形象,以及有关双方有一些动态或传闻,也会令得外界对涉及彼此关系的“风吹草动”一直都颇为敏感。

“问界”商标被华为收入囊中,双方合作再度升温

近期一则有关“问界”商标被华为收入囊中的消息,迅速传开,并令双方的关系再度升温。

近日,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信息显示,共计21个“问界”商标转让申请已被核准。转让人分别为北京永安世达科贸有限公司和北京科创辉达科贸有限公司,受让人均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来源:网络公开资料)

据悉,在被转让的这一系列商标中,最核心的是代表电子产品及及科学仪器的第9类,以及代表汽车和运载工具的第12类。

对于此事背后的意图,市场不乏诸多猜想。目前来看更多倾向于认为,华为这是通过掌握“问界”商标的主导权,为日后打造自身的汽车联盟做准备。

当然,也有声音认为,这或许是华为下场独立造车的信号,但这一猜测目前看可能性微乎其微,当然这不止是停留在华为高层的“嘴上”,更是体现在华为目前所设定的三条路线及其定位上。

另外,也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虽然未来华为不造车,但华为还是要帮助更多车企造好车,如何平衡各个车企产品之间的关系,将是华为需要着重考虑的。

不论怎样,华为拿下“问界”商标的主导权,本身即是对问界的品牌价值和智选车模式成功跑通的一种认可,也表明华为押注AITO问界系列的决心。如果说此前华为还有顾虑,将“问界”商标的归属有意模糊,观望市场情绪和反馈,现在面对一系列良好的市场反馈,以及与赛力斯合作的成果,华为应已决心与赛力斯一道,进一步做大做强AITO问界。

市场看升情绪强烈,值博率依旧较高

以该消息出来后,赛力斯的股价和成交量表现来看,市场对于其未来信心的大幅提振应该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据富途统计显示,自6月12日(消息于周末开始发酵)周一出现底部大阳线,随后几日不断伴随升停,目前累积升幅超过50%,市场看升情绪强烈。

赛力斯股价于最近六日内升逾50%

(来源:富途)

虽然今年初以来,伴随行业竞争加剧,问界交付也面临一定压力,但成长性可见一斑,后劲仍可期---与华为合作不到2两年时间,去年一口气推出三款产品(包括AITO问界M5、M7及M5纯电版),首年交付约8万辆,超过“蔚小理”三家首年交付量的总和,近期第10万辆车下线,再度刷新行业记录。

考虑到今年2月初赛力斯与华为签署深化合作协议,共同瞄准了未来更长周期的更大的目标,再加之AITO问界M5系列智驾版已于近日正式启动交付,且双方基于全新平台推出的旗舰新品M9也将于四季度上市,持续增长的后劲足。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问界M5作为首款爆款车型,并创造了新品牌车单款车型最快破万的销售纪录,这也为华为高阶智能驾驶和鸿蒙座舱共同加持的M5智驾版的后续表现更是备受期待。

尽管赛力斯的股价在近期实现低谷反弹,且幅度显著,但拉长时间来看,目前公司仍处于去年以来的一个底部区间,综合市场情绪和基本面来看,目前值博率较高。

关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踪我们,查看更多实时财经市场信息。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发现投资的乐趣?加入 uSMART投资群 并分享您的独特观点!立刻扫描下载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是基于盈立的内部研究和公开第三方信息来源。尽管盈立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尽力确保内容为准确,但盈立不保证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并对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盈立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盈立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分析及判断。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级人员、雇员或代理人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文章内容中的任何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内容只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证券、虚拟资产、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保证。监管机构可能会限制与虚拟资产相关的交易所买卖基金仅限符合特定资格要求的投资者进行交易。文章内容当中任何计算部分/图片仅作举例说明用途。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往绩数字并非预测未来表现的指标。请审慎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请咨询独立专业意见。
uSMART
轻松入门 投资财富增值
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