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港A大金融板块午后拉升,“金融三剑客”又起飞,此前连续跳水的 “中特估”也发起大反攻。
A股方面截止收盘,银行股中,邮储银行、重庆银行升超3%;保险股中,中国人寿升超9%,中国太保升6%,天茂集团张超5%,中国平安升超4%;券商股中,光大证券升超8%,哈投股份、华林证券升近4%,中信建投升超3%。
港股,内险股、中资券商股、银行股也齐齐走高。中国太保张超5%,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平等升超3%;威华达控股、骏溢环球金融、光大证券升超4%;邮储银行升超2%,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跟升。
消息面上,由上海证券交易所主办、工商银行承办的“沪市金融业专题座谈会”将在本周三召开。
据悉,即将到来的“沪市金融业专题座谈会”将讨论的重要内容为“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中促进金融业估值提升和高质量发展”。其中,参会机构包括银行、保险、基金和券商人士。
此外,国资委党委日前也召开扩大会议强调,要坚决扛起国资央企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职责使命,聚焦主业、做强实业,补齐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短板,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要强化顶层设计,增强国资监管工作协同和政策协同,抓紧优化考核、薪酬、主责主业、投融资等监管政策,打好组合拳,为中央企业更好服务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连日来,国央企颇为市场专注,中特估概念更是上演了一轮疯狂暴升,不过随后又经历了短暂地回调休整。
而作为“中特估”概念化的投资扩散,银行、保险、券商银等具有低估值、业绩相对稳定、分红比例有望提高等特质,在复苏预期比较悲观的情况之下,呈现出资金的一种追求确定性的选择。
星石投资副总经理、首席策略投资官方磊表示,“中特估”在这一阶段上升的本质可能是估值回归,市场开始重新挖掘过去被无视的战略价值。当前经济弱复苏预期加重导致市场风险偏好下降,“中特估”板块的高股息特征也增加了对资金的吸引力。虽然整体看“中特估”板块行情具有一定合理性,但短期积累的升幅会增加板块波动和回调的概率,其未来行情的持续性还有待观察。
另一利好消息是,人民银行副行长、外汇局局长潘功胜今日就“互换通”正式上线发表最新讲话表示,将继续扩大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支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繁荣发展。
他指出,去年7月,经中央批准,内地与香港利率互换市场互联互通合作宣布启动建设。“互换通”在“债券通”基础上,通过内地与香港基础设施机构的连接,高效支持境内外投资者参与两地金融衍生品市场,更好满足投资者对利率风险的管理需求。
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持续深化与香港的务实合作,坚定支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继续稳步推动中国金融市场改革开放与高质量发展。
金融股作为“中特估”理论的最佳实践,具备低估值的基础,又具备稳健的特征。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认为,金融股的大升是价值回归的体现。
近期以来,市场对于经济的预期持续降温,4月PMI数据走弱明显低于季节同期水平,CPI和PPI同比继续探底,市场等待政策加码。
而对于这轮大金融与中特估的“过山车”走势,中金表示,低估值国央企仍有修复空间。该机构认为,近期指数回调已计入较多的悲观预期,当前经济数据阶段性走弱背景下如若政策应对得当,对后续市场表现不用过于谨慎,当前市场机会仍大于风险。
建议关注三条主线: 1)基本面修复空间和弹性大,且政策继续支持的泛消费领域,如食品饮料等;2)关注产业链安全、数字经济等政策支持的成长领域,包括高端制造、科技软硬件,新能源领域的偏谨慎预期也有望有所修复;3)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以及国企改革等主题机会。
银河证券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其认为A股市场颠簸向上的行情仍在途,5月份结构性机会占优,建议关注以下三条主线轮动:
一是国产科技创新股,如计算机、电子、通信、软件服务、数字经济等科创领域;二是消费细分领域,如食品饮料、医药生物、酒店、旅游、交运、新能源消费等板块;三是中国特色估值重塑主题,如能源、基建、房地产产业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