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的是香港网站,香港证监会BJA907号,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超强赛道迎减持潮!港A半导体股集体“哑火”,行业步入调整行情?

4月18日,半导体、芯片股、消费电子等概念全线走弱。

截止发稿,A股佰维存储、苏州固锝、甬矽电子跌超8%,联动科技、伟测科技跌超7%;港股上海复旦、中芯国际跌超4%,华虹半导体跌超3%,芯智控股、宏光半导体等纷纷走低。

消费电子板块中,歌尔股份跌停。消息面上,歌尔股份公布的一季报显示,公司实现净利润1.06亿元,同比下降88.22%。

昨晚,歌尔股份发布2022年报及2023年一季报,公司2022年实现营收1048.94亿元,同比增长34.1%;归母净利润17.49亿元,同比下降59.08%,净利润率1.67%。2023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41.22亿元,同比增长19.94%;归母净利润为1.06亿元,同比大跌88.22%。

虽然今日半导体、芯片股出现了回调,但值得关注的是,自三月初来,A股半导体板块一路拉升,截止到目前,累计升幅依旧超24%。

今年以来,随着美、荷、日相继加码制裁,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逻辑持续强化。不过在这轮大火之后,行业也迎来一轮减持潮。

减持潮来袭

昨日晚间,A股迎来一大波减持公吿,在而在密集减持公吿中,有5家半导体产业链上市公司,且在此次减持潮中,千亿市值的中微公司也赫然在列。

中微公司公吿,持股15.13%的股东巽鑫投资计划15个交易日后的6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及大宗交易等方式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1234.1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2%)。

普冉股份公吿,因股东深圳南海基于自身运营管理需求,计划根据市场情况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的方式减持其所持有的公司股份合计不超过119.7469万股,占公司当前总股本的2.36%,减持期间为公吿披露3个交易日后的6个月内。

鼎龙股份公吿,副总经理肖桂林、副总经理黄金辉和监事田凯军三人拟合计减持本公司股份不超过34.37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比例的0.037%。

苏州固锝公吿,公司控股股东苏州通博拟减持不超过2%的公司股份,即不超过1615.77万股。

翱捷科技公吿,持股5.51%的股东前海万容红土拟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公司股份合计不超过418.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

不过,从各家公司的减持公吿来看,总体减持比例都不是太高。

有市场人士分析,在实际情况下,市场开始出现减持潮,并非意味着市场立即见顶,并正式步入调整的行情。控股股东及重要股东的减持行动,或者是资金获利了结的体现,也可能是它们提升资金利用率的需求。对它们的减持行为,还是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另一方面,上市公司增减持行为,取决于市场自身的需求,只要符合减持规定的要求,不必过度解读。但是,若持续出现批量上市公司的大额减持潮,那么就需要引起注意。

后市如何走?

随着经济的持续回暖及人们消费热情升温,各行业开始加速复苏,半导体也出现了回暖迹象半导体产业链上市公司2022年年报来看,去年在101家半导体产业链上市公司超九成实现盈利。

据同花顺数据显示,101家已经公布业绩的半导体及元件上市公司总营收达4366亿元,相比2021年的3994亿元,增长接近10%。上述101家公司中,有92家实现盈利,占比超九成,合计归母净利润达520亿元,较2021年的576亿元有所下降。此外,101家公司2022年研发投入合计374亿元,较2021年的309亿元增超20%。

整体来看,受益于国产替代化的影响,行业表现还是非常亮眼的。但细从上下游产业链来看,业绩分化也比较大。

其中,产业链上游的晶圆代工企业以及龙头公司是赚得盆满钵满,而产业链偏下游的消费电子行业以及公司则十分落魄。

比如说,2022年中芯国际全年营收约500亿元,同比增长39%,毛利率增长到38%,归母净利润超过120亿元,均创历史新高。其中,晶圆代工业务营收为人民币452.9亿元,同比增长41%。

2022年华虹半导体销售收入达到创历史新高的24.755亿美元,较上年度增长51.8%,公司的毛利率也从去年的27.7%提高到34.1%。

反观下游的产业链公司,卓胜微2022年实现营收36.79亿元,同比下降20.59%,归母净利润10.76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9.61%。歌尔股份也增收不增利,虽然2022年实现营收1048.94亿元,同比增长34.1%;但归母净利润17.49亿元,同比下降59.08%。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近来,集成电路相关支持政策及举措逐渐推出,预计市场期待的集成电路产业政策后续有望落地,布局集成电路“卡脖子”环节厂商有望核心受益。此外,国内晶圆厂建设需求持续且刚性,国内逻辑和存储成熟制程将逐步实现正常扩产。

中信证券表示,当下从产业安全角度,建议重点关注设备、零部件、材料、高端芯片等易“卡脖子”环节,我们预期有望获得政策推动。短期来看,建议关注美国、日本及荷兰厂商占有领先地位的、并能够实现国产替代的设备/材料环节;长期来看,建议关注受益国内晶圆厂继续扩产,国产替代加速的设备、零部件、材料、高端芯片等各环节的相关公司。

关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踪我们,查看更多实时财经市场信息。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发现投资的乐趣?加入 uSMART投资群 并分享您的独特观点!立刻扫描下载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是基于盈立的内部研究和公开第三方信息来源。尽管盈立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尽力确保内容为准确,但盈立不保证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并对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盈立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盈立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分析及判断。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级人员、雇员或代理人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文章内容中的任何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内容只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证券、虚拟资产、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保证。监管机构可能会限制与虚拟资产相关的交易所买卖基金仅限符合特定资格要求的投资者进行交易。文章内容当中任何计算部分/图片仅作举例说明用途。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往绩数字并非预测未来表现的指标。请审慎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请咨询独立专业意见。
uSMART
轻松入门 投资财富增值
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