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的是香港网站,香港证监会BJA907号,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锂价或迎来阶段性止跌行情

本文来自格隆汇专栏:中信证券研究 作者:拜俊飞 敖翀

锂价在下跌过程中的阶段性企稳一般伴随着锂板块的反弹行情。2023年以来尽管锂价超预期下跌,但股票的抢跑效应或使得锂板块先于价格止跌。当前锂价已跌至关键成本支撑位附近,供给实现初步出清。若下游需求回暖,叠加正极材料环节的低库存效应,锂价或能受益于采购回暖出现止跌。看好具备资源保障和成本优势的企业以及出口业务占比高,有望享受海外锂产品溢价的公司。

上一轮锂价下跌周期中曾出现多次阶段性止跌行情,并伴随锂板块反弹。

回顾上一轮周期,锂价在2017年11月见顶后开启下跌,至2020年8月触底反弹,期间出现了三次阶段性止跌行情。分别为2018年2月至3月,2018年11月至2019年6月以及2020年1月至2020年3月。上述三个阶段锂矿指数对应的区间升幅分别为20.8%、49.1%和33.9%。锂价在下跌过程中的阶段性企稳均对应板块的反弹行情,长时间企稳对应的板块升幅不容忽视。

本轮锂价下跌超预期,但锂板块股价已提前反馈。

下游去库存、供应过剩以及电池企业给出价格指引等因素共同导致锂价下跌超出预期,至2023年4月中旬,锂价跌破20万元/吨,较高点跌幅达到66%。本轮锂矿指数的两次高点分别出现在2021年9月中旬和2022年7月上旬,距离对应的锂价高点分别领先7个月和4个月。股票的抢跑效应或使得锂板块先于价格止跌,且锂行业公司的低估值优势也有助于推动在锂价阶段性企稳时锂板块的反弹。

正极材料成为产业链库存“洼地”,需求回暖或带动补库采购。

目前产业链库存主要集中在上游锂生产商和下游电池企业环节。正极材料企业持有的原料库存以及电池企业持有的正极材料库存均处于极低水平,正极材料成为产业链库存的“洼地”。若终端需求出现回暖迹象,电池企业或考虑增加原料库存,进而推动正极材料企业排产增加并最终传导至上游锂盐环节,带动采购回暖和价格止跌。

锂矿价格坚挺导致行业成本下行缓慢,锂价跌至关键成本支撑位。

调价机制的滞后效应导致海外锂价对国内形成明显溢价,并支撑锂精矿价格坚挺运行。当前外购锂精矿生产锂盐的成本高达26万元/吨,现价下已出现显著亏损,带动锂供应收缩。若锂价后市进一步下探,或继续挑战国内高成本云母提锂产能的成本线,锂供应端或面临更大程度的出清。结合海外锂矿成本以及国内中低品位云母矿的提锂成本,我们预计锂价阶段性支撑位在12-15万元/吨。

供应过剩状态延续,锂价后续仍有下跌空间。

我们预计2023年全球锂新增供应将达到35万吨且呈现逐季增加态势,锂供应端压力或逐渐增大。我们预计2023-2025年全球锂供应总量将分别增长至120万吨、173万吨和232万吨,同比增速分别为44%、41%和34%,对应的供应过剩量分别为7.4万吨、39.7万吨、43.8万吨。随着行业供应过剩比例的扩大,我们预计明后两年锂价仍有下行压力,价格在阶段性止跌后存在进一步下跌的风险。

风险因素:

下游需求回暖不及预期;锂供应增长超预期;产业链库存水平超预期;锂矿价格高位运行导致锂盐企业盈利能力下滑的风险。

投资策略:

锂价在下跌过程中的阶段性企稳一般伴随着锂板块的反弹行情。2023年以来尽管锂价超预期下跌,但股票的抢跑效应或使得锂板块先于价格止跌。当前锂价已跌至关键成本支撑位附近,供给实现初步出清。若下游需求回暖,叠加正极材料环节的低库存效应,锂价或能受益于采购回暖出现止跌。看好具备资源保障和成本优势的企业以及出口业务占比高,有望享受海外锂产品溢价的公司。

注: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2023年4月17日发布的《晨会》报吿,报吿分析师:拜俊飞 金属分析师  S1010521070006  敖肿 金属行业首席分析师 S1010515020001

关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踪我们,查看更多实时财经市场信息。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发现投资的乐趣?加入 uSMART投资群 并分享您的独特观点!立刻扫描下载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是基于盈立的内部研究和公开第三方信息来源。尽管盈立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尽力确保内容为准确,但盈立不保证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并对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盈立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盈立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分析及判断。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级人员、雇员或代理人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文章内容中的任何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内容只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证券、虚拟资产、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保证。监管机构可能会限制与虚拟资产相关的交易所买卖基金仅限符合特定资格要求的投资者进行交易。文章内容当中任何计算部分/图片仅作举例说明用途。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往绩数字并非预测未来表现的指标。请审慎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请咨询独立专业意见。
uSMART
轻松入门 投资财富增值
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