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的是香港网站,香港证监会BJA907号,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特斯拉第三宏图猜想 ,4D毫米波雷达来袭!成本只有激光雷达的10%!概念股继续狂飙

昨天市场新冒出来一个题材,那就是4D毫米波雷达概念,多只相关个股呈现集体大涨之势。

今日早盘(2月22日),毫米波雷达概念股继续飙涨。截至发稿,越博动力涨超12%,晋拓股份2连板,协和电子涨停,南京聚隆、威孚高科涨超6%,雷科防务、硕贝德、亚太股份、盛路通信等跟涨。

值得一提是,美股4D成像雷达解决方案供应商Arbe Robotics 昨晚股价继续大涨,一度涨超70%,最终收涨47.13%,3个交易日股价接近翻倍。

消息面上,早前有消息称,特斯拉公司自动驾驶系统(FSD)新方案曝光,新一代硬件传感器方案涉及两方面变化:摄像头减少,由原先前置3个变成2个,但提高分辨率;同时重新启用之前放弃的毫米波雷达。而这一变化为日益火热的毫米波雷达行业增添了新的“爆点”。

近日,特斯拉向欧洲监管机构提交车辆变更申请,证实最新自动驾驶硬件HW4.0即将量产上车。Teslarati等外媒爆料HW4.0硬件系统配置一枚高分辨率毫米波雷达(可能为高精度4D毫米波雷达)。

有趣的是,特斯拉这新动向意味着马斯克对此前行为的一次认错。2021年4月时,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表示:特斯拉新一代的自动驾驶系统(FSD),将是纯视觉方案,他在结尾还特地强调了一句:没有雷达。

随着汽车电子,尤其是ADAS和L2+自动驾驶的普及,毫米波雷达已经成为必选的传感元件。国信证券预计到2025年全球毫米波雷达市场规模将达到384 亿元,复合增长率为25.5%,全球毫米波雷达搭载量将达到1.1亿颗,复合增长率为23.7%。

汽车电子下一城

刚刚放弃毫米波雷达没有两年,特拉斯为何又吃“回头草”?

有业内人士指出:

一是因为取消了雷达的特斯拉自动驾驶表现并不理想;

二是因为4D毫米波雷达相比之前的3D毫米波雷达,在原有距离、方位、速度的基础上增加了对目标的高度维数据解析,能够实现”3D+高度”四个维度的信息感知。

这意味着,相比于传统的毫米波雷达,4D毫米波雷达系统可以适应更多复杂路况,包括识别较小的物体,被遮挡的部分物体以及静止物体和横向移动障碍物的检测等。

具体来看,毫米波雷达是指利用波长1-10mm、频率30-300GHZ的毫米波进行探测的传感器,具有全天候运行、距离景深信息丰富、对障碍物识别率高等优势。但其检测点稀疏、分辨率较低、对行人感知效果不佳,因此在ADAS中主要配合车载摄像头使用。

而所谓“4D”毫米波雷达是指在原有距离、方位、速度的基础上增加了对目标的高度维数据解析,能够实现“3D+高度”四个维度的信息感知。

据中银国际研报,4D毫米波雷达广视角、高分辨、能探测静物,与传统毫米波雷达相比优势显著。

1)传统毫米波雷达无法获取高度信息,4D雷达有效地弥补了这一点,部分产品垂直视场角可达30°,能够有效侦测立交桥、限高杆、路牌等障碍物。

2)4D雷达探测更加精准,分辨率可以做到小于1°,精度小于0.1°。

3)4D雷达可以识别静止障碍物。4D雷达由于点云密集,可以对静止点进行识别。更优秀的性能表现能够让4D毫米波雷达有效支持更高级别的智能驾驶,且价格在100-150美元左右,短期内远低于传统毫米波250-450美元以及激光雷达6000-7000美元。

中信建投表示,相对传统毫米波雷达,4D成像雷达使用多输入多输出(MIMO)天线阵列对周围环境进行高分辨率感知,在距离、速度、方位的三维信息基础上增加了高度信息,并在角度、速度分辨率均有所提升,可初步判定静止物体与车辆的位置关系,弥补了传统毫米波雷达的性能短板,有望成为高阶自动驾驶的优质传感器选项。

产业链龙头企业“钱景”大好

从产业链价值分布来看,毫米波雷达结构可分为射频前端,信息处理系统以及后端算法。盖世汽车研究院表示,射频部分占比约40%,其中MMIC约占到25%、PCB为10%;信息处理系统DSP占比10%;后端算法占比最高达50%。

具体来看,国内毫米波雷达产业链分为三大环节:

上游环节主要包括射频前段MMIC芯片、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天线高频PCB以及控制电路等;目前DSP/FPGA芯片制造商主要以海外厂商为主,国内有紫光国微、安路科技、复旦微等。

中游环节主要是从事毫米波雷达生产的企业;

下游毫米波雷达主要用于无人机、车联网、ADAS等领域,国产厂商均有涉猎。比如无人机领域的大疆、航天彩虹等,ADAS的东风、长安等汽车厂商,车联网的大唐电信、百度等。

毫米波雷达的主要元件MMIC芯片、天线PCB及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三者分别占硬件成本的约50%、20%、20%,构成了毫米波雷达的最主要硬件成本。目前MMIC技术主要由国外半导体公司主导,国内厂商主要包括厦门意行、加特兰、南京米勒、清能华波、矽杰微电子等。

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预计,2023年中国乘用车市场前装4D毫米波雷达将突破百万颗,到2025年4D成像雷达占全部前向毫米波雷达的比重有望超过40%。

中信建投表示,特斯拉重拾雷达方案也表明,当前纯视觉方案还难以满足安全宂余需求,多传感器前融合仍是未来的大势所趋,随着高阶ADAS渗透率不断提升,激光雷达、4D成像雷达等传感器市场未来将保持高速成长。

据亿欧智库测算,2025年中国车载4D毫米波雷达市场规模将达到3-4亿美元。中金公司预计,从2022年至2025年,国内4D成像雷达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34%、64%和88%。

关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踪我们,查看更多实时财经市场信息。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发现投资的乐趣?加入 uSMART投资群 并分享您的独特观点!立刻扫描下载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是基于盈立的内部研究和公开第三方信息来源。尽管盈立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尽力确保内容为准确,但盈立不保证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并对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盈立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盈立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分析及判断。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级人员、雇员或代理人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文章内容中的任何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内容只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证券、虚拟资产、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保证。监管机构可能会限制与虚拟资产相关的交易所买卖基金仅限符合特定资格要求的投资者进行交易。文章内容当中任何计算部分/图片仅作举例说明用途。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往绩数字并非预测未来表现的指标。请审慎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请咨询独立专业意见。
uSMART
轻松入门 投资财富增值
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