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的是香港网站,香港证监会BJA907号,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创新药行业有望迎来多重拐点,看好头部公司
uSMART盈立智投 01-05 10:40

今天(5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的现场谈判正式开始。此次谈判的药品涉及肿瘤、罕见病、新冠病毒感染治疗等上百种临床用药。

展望2023年,机构看好头部创新药公司恒瑞医药、信达生物、百济神州、荣昌生物、康方生物、诺诚健华、君实生物、再鼎医药等,关注重点品种潜在进展丰富的和黄医药、康诺亚、科济药业、亚盛医药、泽璟制药、益方生物、贝达药业、首药控股等。

创新药行业迎来多重拐点。21年7月以来,创新药显著跑输恒生综指,既有外部加息因素的困扰,也有内部定价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以及出海遭遇不顺等多方面原因。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行业迎来多方面改观,政策面医保谈判规则进一步明确,鼓励和加速创新药进医保的态度更加明确,行业面内部“出清”加速进行,构建多层次健康生态。2022年,创新药领域迎来诸多突破,阿兹海默病、血友病、减肥领域进展瞩目,个性化癌症mRNA疫苗也读出IIb期临床结果,技术进步推动生物技术创新持续进行。国内企业也即将在2023年迎来多方面催化。

继续看好新型生物技术和平台型biopharma。回顾双抗、ADC、GCT等领域发展历程,从概念提出到产品上市这几十年中,能够顺利突围的企业除了在技术领域能力突出,还需要具备相匹配的临床开发能力、商业化能力以及国际化视野,因此继续看好具有新型生物技术和平台型企业。

免疫创新药渐入佳境,国际化依然值得期待。自免及II型炎症类疾病全球市场中,TNF-α抑制剂销售额仍位居前列,但近5年来,IL12/23、 IL17、JAK、IL4/13等新靶点药物加速放量,市场规模快速扩张。近年来,诸多免疫类创新药在国内加速获批纳入医保,2021年以来,达必妥、可善挺在中国市场开始快速放量。预计2022年达必妥、可善挺在国内销售额有望达到20亿和35亿。

重点公司2023年展望:创新药行业迎来多重拐点,展望2023年,我们看好头部创新药公司$恒瑞医药(600276.SH)$、$信达生物(01801.HK)$、$百济神州(06160.HK)$、$荣昌生物-B(09995.HK)$、$康方生物-B(09926.HK)$、$诺诚健华-B(09969.HK)$、$君实生物(01877.HK)$、$再鼎医药(09688.HK)$等,关注重点品种潜在进展丰富的$和黄医药(00013.HK)$、$康诺亚-B(02162.HK)$、$科济药业-B(02171.HK)$、$亚盛医药-B(06855.HK)$、$泽璟制药-U(688266.SH)$、$益方生物-U(688382.SH)$、$贝达药业(300558.SZ)$、$首药控股-U(688197.SH)$等。

风险提示:

行业政策风险:因行业政策调整带来的研究设计要求变化、价格变化、带量采购政策变化、医保报销范围及比例变化等风险;研发不及预期风险:新药在研发过程中,从药物发现、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到商业化上市,既存在因企业技术、流程等不达标可能面临的问题,也存在与监管方沟通不及时,不合规等风险;销售不及预期风险:药物上市后在销售过程中会受到可能的疫情影响、物流运力不足、生产产能不足等风险;核心技术人员变动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供应链风险;出海情况不及预期风险。

关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踪我们,查看更多实时财经市场信息。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发现投资的乐趣?加入 uSMART投资群 并分享您的独特观点!立刻扫描下载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是基于盈立的内部研究和公开第三方信息来源。尽管盈立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尽力确保内容为准确,但盈立不保证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并对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盈立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盈立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分析及判断。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级人员、雇员或代理人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文章内容中的任何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内容只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证券、虚拟资产、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保证。监管机构可能会限制与虚拟资产相关的交易所买卖基金仅限符合特定资格要求的投资者进行交易。文章内容当中任何计算部分/图片仅作举例说明用途。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往绩数字并非预测未来表现的指标。请审慎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请咨询独立专业意见。
uSMART
轻松入门 投资财富增值
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