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信建投证券研究
机构表示,房地产市场将进入减量高质量发展期,在这一后风险时代,绩优龙头将利用这一历史机遇持续快速发展,市占率进一步提升。
消息面上,国务院副总理刘鹤15日在第五轮中国-欧盟工商领袖和前高官对话上发表书面致辞称,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针对当前出现的下行风险,我们已出台一些政策,正在考虑新的举措,努力改善行业的资产负债状况,引导市场预期和信心回暖。
中信建投证券此前研报表示,房地产市场将进入减量高质量发展期,在这一后风险时代,绩优龙头将利用这一历史机遇持续快速发展,市占率进一步提升。
2021年9月以来,随着市场下行和房企出险,行业政策持续转暖。尤其是金融政策,在房地产市场销售持续低迷的情况下持续加码,无论是3月份的金稳委会议,还是11月份的房地产金融16条,无不透露出中央对防范化解房地产风险的态度和决心。11月,更是「三支箭」齐发,叠加2023年房企到期规模下降,房企信用风险将在2023年逐步缓释。
伴随「保交楼」政策加速落地,竣工有望率先迎来复苏。受疫情影响,当前居民购房能力和购房意愿普遍处于低位,但需求仍在,我们认为需求会延后但不会消失,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销售有望在2023年四季度实现单月同比转正。基本面指标方面,我们预测,2023年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20%,竣工面积同比增长11%,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滑7.3%,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滑10.4%,但是2023年四季度销售面积同比增长4.1%。
行业将进入减量高质量发展时代,绩优龙头与运营专家成最大赢家
地产后风险时代,开发总量有所下滑,同时部分出现房企也退出历史舞台,一批优质房企将在格局优化的浪潮中脱颖而出。部分房企出于现金流考虑,减少重资产拿地规模,抓住城投拿地加码的机遇,转而发展代建和小股操盘业务。房企也将更加重视经营型业务带来的稳定现金流。租赁住房作为新发展模式的重要一环,也将得到快速发展。此外,随着疫情封控进入新阶段,我们认为商业地产有望复苏,物业在母公司风险缓解和疫情得到控制后,也将迎来盈利与估值的双修复。
展望2023年,我们认为行业将从信用风险缓释逐步走向销售复苏,有望获得新生。概括来讲,房地产市场将进入减量高质量发展期,在这一后风险时代,绩优龙头将利用这一历史机遇持续快速发展,市占率进一步提升,我们推荐A股:$万科A(000002.SZ)$、$保利发展(600048.SH)$、$金地集团(600383.SH)$、$建发股份(600153.SH)$、$华发股份(600325.SH)$、$滨江集团(002244.SZ)$,港股:$中国海外发展(00688.HK)$、$建发国际集团(01908.HK)$、$越秀地产(00123.HK)$、$绿城中国(03900.HK)$、$碧桂园(02007.HK)$。
后疫情时代,商业及物管企业的盈利和估值有望双双修复,我们推荐A股:$新城控股(601155.SH)$、$招商蛇口(001979.SZ)$,港股:$龙湖集团(00960.HK)$、$华润置地(01109.HK)$、$华润万象生活(01209.HK)$、$碧桂园服务(06098.HK)$、$万物云(02602.HK)$。我们同样看好有能力参与不良项目处置的代建公司$绿城管理控股(09979.HK)$。
房地产行业的风险主要在于销售及结转可能不及预期:1、销售不及预期,我们关注的重点城市周度销售面积同比仍然为负,销售仍在底部区域,未来依旧有继续下行或恢复不及预期的风险;2、结转不及预期:施工进度受多重因素影响,施工进度变慢将导致结转不及预期;3、房企信用修复不及预期:部分高杠杆的民营房企出险可能性仍存,导致行业整体信用修复进度缓慢,影响房企公开市场债务的融资规模与融资成本,进而导致行业竣工及现金流压力加剧。
物管行业的风险主要在于疫情多次反复、行业内竞争加剧导致外拓受阻及母公司交付可能不及预期三个方面:1、物管行业严重依赖线下场景,疫情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2、伴随物管覆盖率不断提高,行业内公司从增量增长转向存量小区、单位竞争,竞争加剧可能导致部分公司增速放缓、利润率下降;3 由于疫情影响施工进度,进而影响结转进程,或会导致母公司的交付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