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的是香港网站,香港证监会BJA907号,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概念掘金 | “人造太阳”ITER核心部件获重大进展!核心部件可批量生产,资金或将大量涌入核聚变行业

人造太阳概念股走强,截至发稿,天沃科技涨停,截至发稿,天沃科技涨停,百利电气、保变电气、国机重装、中国核建等股拉升跟涨。

消息面上,11月22日,据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消息,全球最大“人造太阳”核心部件研制取得重大进展,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增强热负荷第一壁完成首件制造,其核心指标显著优于设计要求,具备了批量制造条件。

这标志着中国全面突破“ITER增强热负荷第一壁”关键技术,实现该项核心科技持续领跑。核聚变可以产生巨大的能量,被认为是人类的终极能源。

根据ITER计划此前发表的公报,有望在2025年首次开机产生第一炮等离子体,氘氚聚变实验预计于2035年开始。其实施结果将决定人类能否迅速地、大规模地使用聚变能。

人类的终极能源

随着传统化石能源的日渐式微,清洁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得到了全世界的积极相应。

其中,被人称之为可以产生近乎无限能源的国际热核聚变反应堆计划(ITER)是由中、欧、印、日、韩、俄和美国等世界主要拥核国家共同参与建造,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首个可实现大规模聚变反应的聚变实验堆,其体积是目前运行的最大托卡马克装置的两倍,其等离子体反应室容积也是其10倍。

ITER实际上是一个托卡马克装置,利用强环形磁场来实现可控核聚变的环形容器。它的中央是一个环形的真空室,外面缠绕着线圈。在通电的时候托卡马克的内部会产生巨大的螺旋型磁场,将其中的等离子体加热到很高的温度,以达到核聚变的目的。它产生的聚变能量取决于其核心发生的聚变反应的规模。

ITER要把上亿度、由氘氚组成的高温等离子体约束在体积达837立方米的“磁笼”中,产生50万千瓦的聚变功率,持续时间达500秒。

作为参与ITER计划的七方成员之一,我国在该项目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以第一壁为例,它是ITER装置的核心部件,涉及聚变堆建设的核心技术,位于环形真空室内部,在运行时直接面对芯部上亿摄氏度的等离子体,保护外围部件和设备免受高热流和高能粒子流的冲击。根据表面所受热负荷水平的不同,ITER第一壁分为普通热负荷型和增强热负荷型两类。

我国于2004年开始ITER增强热负荷型第一壁设计研发工作,是半原型件率先通过国际认证的国家。此次增强热负荷第一壁首件制造下线,意味着该部件正式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更值得一提的是,我国承担了ITER装置近10%的采购包任务,目前大部分ITER装置采购包部件已实现全国产化。除了中科院等离子体所和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这些研究单位之外,中国的企业也逐渐参与到ITER的工程建设中来。

核聚变能因其清洁、环保、安全、原料丰富等特点,被认为是人类未来最有希望的能源之一。如果人类掌握了核聚变能源,将拥有可使用上十亿年的清洁能源。

德邦证券认为,未来随着新一代核聚变装置的建设,核聚变行业的投入将不断加大,所带来的核工业设备市场规模也不断扩大。

相关概念股:

国光电气:公司为ITER提供配套设备,是其偏滤器、屏蔽模块热氦检漏设备、包层第一壁板(FW)供应商。

天沃科技:公司募投项目所采用的熔盐塔式二次反射光热发电技术属国内首创。控股子公司中机电力主要从事能源工程服务业务,服务范围涉及区域电厂、自备电站、热电联产项目、输变电网络、风电、光伏和光热等新能源电站。

中国核建:中国核建在核电建设领域具有突出优势,在建核电工程市场占有率约为90%。公司将继续紧跟前沿技术,目前公司已承担并将持续跟进第四代核电建造等核电发展新领域的相关业务,未来公司有信心将继续提高市场占有率。

百利电气:实施新能源产业布局是公司的发展战略之一,公司已研发相关技术和产品。公司将根据产业政策持续完善产业链条,积极开拓市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西部超导:公司自主开发了全套低温超导产品的生产技术,代表我国完成了ITER(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项目的超导线材交付任务。我国承担69%的NbTi超导线和7%的Nb3Sn超导线生产任务,全部由西部超导提供。

东方电气:公司为“人造太阳”中国环流器二号M装置提供关键核心部件。

安泰科技:公司生产的钨铜复合偏滤器部件助力中国人造太阳创亿度百秒纪录。

炬光科技:公司生产的高功率半导体激光产品被应用于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国家惯性约束可控核聚变试验装置重大项目。

高澜股份:公司参与了超导托卡马克试验装置,也称“人造太阳”EAST项目,为其提供热管理解决方案。

关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踪我们,查看更多实时财经市场信息。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发现投资的乐趣?加入 uSMART投资群 并分享您的独特观点!立刻扫描下载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是基于盈立的内部研究和公开第三方信息来源。尽管盈立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尽力确保内容为准确,但盈立不保证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并对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盈立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盈立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分析及判断。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级人员、雇员或代理人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文章内容中的任何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内容只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证券、虚拟资产、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保证。监管机构可能会限制与虚拟资产相关的交易所买卖基金仅限符合特定资格要求的投资者进行交易。文章内容当中任何计算部分/图片仅作举例说明用途。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往绩数字并非预测未来表现的指标。请审慎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请咨询独立专业意见。
uSMART
轻松入门 投资财富增值
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