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
1.上半年营业收入是15.3亿元,同比增长64%,净利润3亿元,同比增长46.6%。医院业务占总收入的比是达到了超过95%,达14.5亿元,同比增长了70%。其中门诊收入增速88.8%,超过医院业务整体增速。上半年肿瘤业务占总收入比44%,手术量接近3万例,同比增长翻了一倍。医院业务过去三年复合增速是60.3%,和毛利率增速均明显快于集团总收入。
2.投资并购方面,单县医院去年底完成了康复楼和肿瘤康复楼封顶,今年会完成病房楼封顶,明年一季度预计可以交付,新增500张床位的产能。成武拿到了施工许可,预计23年下半年交付,新增350张产能。广西医院的一个新大楼今年一季度投用,新增200-300床位。聊城今年3月下旬开始试营业,德州拿到了施工许可预计23年下半年可以交付。无锡获得了规划许可,24年交付。
3.关于今明两年业绩,公司还是维持今年6.1亿的指引,考虑到1)今年四月份刚刚更新今年预计从6亿提高到6.1亿,2)重庆今年年底二期要开,政府要求明年按照三级综合医院进行验收,所以需要提前1-2月储备人才,人工成本会增加,3)聊城今年在疫情最反复的情况下三月底开业,今年预计会有一个几百万的损失,考虑到这些所以没有调整今年的预期。明年公司认为利润端30%左右的增速是可以保证的。
财报要点
营业收入∶上半年营业收入是15.3亿元,同比增长64%,净利润3亿元,同比增长46.6%。经营性合理定润,去除往年IPO募资时候的利息,订购时候产生的订购贷款的一些费用和中介费用等等,净利润是3.37亿元,同比增长64.3%,快于我们营业收入的增长。现金流达到2.91亿元,同比增长79%,年化调整是13.1%,较去年是提升了3.8个百分点。医院业务占总收入的比是达到了超过95%,达14.5亿元,同比增长了70%。其中,门诊收入增速是88.8%,是超过了这个医院业务整体增速的。门诊方面的患者是天然的凭借口碑吸引来的 所以这个整个门诊能够快速增速,也是代表医院在患者心中的品牌推动起来。上半年肿瘤业务占总收入比是44%,原因是去年新订购两个大批量的医院,永鼎和广济,他们的放疗科室,还处于开设中,永鼎预计今年年底可以开出来,广西预计明年一季度可以开出来,稍微拉低了一点总业务的占比,但整体存量的整个业务占比还是在一半左右。上半年手术量是接近3万例,同比增长翻了一倍。医院业务过去三年复合增速是60.3%,和毛利率增速均明显快于集团总收入
现金流运营效率∶周账款周转天数保持的很稳定,然后存货也是很稳定,应付账款因为议价能力的增强,预付天数增加,应付周转率有所提升。具体业务的更新∶1.并购∶去年四月份并购苏州永鼎,七月份并购贺州广济医院,过去14个月两家医院的无论是业务端还是财务端都有一个比较明显的一个提升,永鼎毛利提升了173%到5.2亿元,人次提升了7%到42.4万人次,贺州广济医院毛利提升了270%到6500万,人次提高到21.2万人。2.内建∶按计划推进,重庆二期已经在内部装修,今年年底交付,会新增1000张床位的产能。单县医院去年年底完成了康复楼和肿瘤康复楼的封顶,今年会完成病房楼封顶,明年一季度预计可以交付,新增500张床位的产能。成武是拿到了施工许可 预计23年下半年交付,新增350张产能。广西医院的一个新大楼今年一季度投用,新增了200-300床位。聊城是今年3月下旬开始试营业,德州拿到了施工许可预计23年下半年可以交付。无锡获得了规划许可,是在24年交付。通过外延和内建到2024年底,我们的可开放床位将会突破1200张。今年上半年完成了900万人次的核算检测。平均每个人是帮助政府完成了1900多的核酸检测,同时持续地做义诊。上半年交了1.1亿元税收,同比增长72%。
Q&A:
Q∶明后年收入利润的展望?
A∶还是维持我们今年全年的6.1亿的指引,考虑到1)今年四月份刚刚更新今年预计从6亿提高到6.1亿,2)重庆今年年底二期要开出来,政府要求明年按照三级综合医院进行验收,所以需要提前1-2月储备人才,人工成本会增加,3)聊城今年在疫情最反复的情况下三月底开业,那今年预计会有一个几百万的一个损失,所以考虑到这些我们就没有调整今年的预期。明年我个人感觉利润端30%左右的增速还是可以保证的。
Q∶重庆的二期预期发展速度?
A∶因为已经有了一期的这个基础,二期可以很快的爬坡起来。一期他目前是一个肿瘤专科医院,他的肿瘤占比其实是有80%以上的,现在为了这个二期的开建,包括未来作为三级综合做验收,其实已经在招人了。除了这个以外,去年下半年贺州加入了集团之后,贺州因为是我们体系内的目前来说唯一的三级医院,在学科上有了很多的联动。贺州他的基础学科很强,我们派了一个儿科的副主任到这个重庆医院首先把儿科建立起来,建立一个扎实的基础。在市民心中的口碑方面,本身重庆医院是高新区最大的意愿,具有很高的影响力,所以1000张床应该在2-3年的时间就可以用完,开床、人力都是逐步开创出来的。成本方面的增加会根据收入的贡献来涨。现在其实产能是压制的,上半年有疫情的影响,重庆的收入增速是10%多,整个集团是15%,预计明年交付之后可以20%以上。
Q∶单床产出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A∶1)跟城市的线级和经济水平有关。整个集团总均是60万,但是在菏泽在上线就是40万或者45万,在贺州是60万左右,在苏州两个月都是超过100万。2)跟床位的利用率有关,是否有额外的产能。永鼎医院现在床位用量400左右,但是空间可以有800床位左右。重庆的床位利用率比较高,但是还是低于苏州。3)医院的历史、基础也有一定的影响。重庆现在有接近100万的常住人口,单床产出是62万,还有上涨的空间。每个城市的单床产出上限都不同,可以参考当地同等级的公立医院的单床产出。
Q∶二期交付后,重庆的盘子会扩大多少
A∶马上医保要更新,明年就没有限牌了。即使有总控的这种概念的话,那这个都是可以跟医保局去谈的。到每年结算的时候去沟通说今年新开了多少张床,新引进了什么样的大型设备和什么专家,这些都是可以去谈。
Q∶二三线城市这个医保的规划这两年疫情之后的变化?
A∶周转天数就可以看出医保的回款周期大约40-50,这样还是比较正常,基本没什么变化。
Q∶住院放疗门诊的占比?
A∶门诊和住院是35%和65%。放疗占集团的比可能是十个点左右,占集团收益就需要涵盖了第三方,再加上医院。单靠放疗只能保持短暂的现金流,患者之后还是会选择公立医院。
Q∶肿瘤科占利润多少?
A∶肿瘤占收入比是44%,肿瘤科的肿瘤相关的毛利大概是40%多,非肿瘤毛利大概是25%。非肿瘤基本就是由肿瘤衍生出来的疾病,包括一些老年病或者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衰竭等。
Q∶car-t疗法有没有被应用?
A∶有但比较少,在我们有些下线的地区经济水平受限,那个老百姓不一定能够承受这个疗法的费用。另外就是肿瘤这个领域,还是传统的那个放疗、手术、化疗,是目前的三个黄金的治疗手段,这三个手段大概占到80-90%的肿瘤收入。
Q∶之前去年我们是有两家医院实习DRG,在明年会有哪些医院有这些计划
A∶目前还没有通知,可能组织医院去学习或者跑数据,还没有一个具体的时间。今年上半年一直忙于抗疫的,所以这个政府把DRGDIP放慢了,明年也有可能恢复,因为433这个政策还在。
Q∶医院有没有因为疫情收到影响,比如说被指定接受黄码病人?
A∶没有很大的影响,黄码医院是说如果是当地存在疫情的爆发这个医院就只能接收黄码的患者。我们大概是是6-7月时有过十几天是成为黄码医院但整个成都医院今年的增速是非常快的 我觉得那几天的影响对于整个医院来说没有颠覆性的负面影响。
Q∶重庆的一期单床大约60多万,如果用当地公立可达到100多万,这些空间需要如何才能往上提升
A∶一方面是提高我的技术含量。比如同样的做一个手术,那如果可以会选择做一个微创的手术 所以这个的话对于患者伤害比较少 恢复期也短。另外是效率,提高床位周转率。
Q∶放疗会随着新的设备而调整价格吗?
A∶目前还没有看到很明显的变化,所有城市基本上还是持平的,对医疗服务价格灵活调整的整体趋势还是和之前分析的差不多。首先对于有技术含量的东西来说,新技术或者新迭代出来的,它的价格肯定是会稳定,甚至往上走,被淘汰掉的技术伴随着成本端的下降它的价格也在下降。我们自己是有一个就是带CT的陀螺刀,目前是在临床实验,未来的两到三年可能会推出,但是不会推向市场,因为这个陀螺刀所依赖的重要的放射源560比较宝贵,所以还是会先用到自己的医院,之后价格因为市场上没有可参考,我们是跟当地的物价去沟通。
Q∶医院转诊量多吗,还是以门诊转化多?
A∶主要还是以门诊去转化多。主要还是通过提高我们住院的这方面的水平,提高我们自己技术含量,把大量的门诊量转化进去,基本上靠转诊比较少,转诊很难有序。我们销售费用一直不多,严肃医疗还是需要靠口碑建立。
Q∶2024年底12000床位的目标是包括现有的吗?
A∶对,现在大约5500,新建医院或目前开放的基本上就是800到1000 张床位,存量医院的话,基本上接近2000床,另外存量还是有一些扩张的空间。并购每年一家到两家,每家是300到500。
Q∶并购的标准是什么呢
A∶当地人口、经济、是否有拓展空间。永鼎800床用了400床,还有一个竣工项目还可以新建。我们对于财务和业务表现没有很重视,自信自己之后的管理能力,更重视的是资产合规性。
Q∶今年并购还有什么计划?
A∶今年我们大概率收一些中小型的项目,1-2亿这种,对标4-5亿(2-2.5 倍),分期付款的。现在账上还有10亿。类似于像永鼎这种大标的,对价15-20亿的今年不会再有。今年这种形势下,我们还是保持观望,可能明年再考虑大项目。
Q∶龙岩目前的情况
A∶龙岩目前计划是这个上半年在他医院旁边租医疗用房,大概增加300-400床位。因为政府的房地产规划,龙岩的目前新建医院的规发大概率就是往后也延。另外像永鼎贺州整个收入增量非常快 边上还有空地,我们也会计划着最迟明年也启动新的这个投资建设。基本上每年我们都会储备一个地块新建一个医院,然后并购一到两家,一共大约3亿的开发,但是他是分期投入的。这两年从疫情看到,其实自建医院的抗风险抗疫情能力是比较弱,尤其对于新医院,像聊城三月底开业还没有正式接诊,医生护士就出去支援了 没有时间去积攒任何名气 持续运营还是很艰难的,虽然到六月底收入接近一千万,但是其实和预期差距蛮大的。所以这两年重心稍微往并购方面偏移一些,因为确实整体大的经济环境不乐观,趁这个时间尽快的去跑马圈地。
Q∶疫情反复的情况下,跨省跨市交通不太方便,对于二三线医院是不是有好处
A∶因为可能这个患者在当地做治疗会更快的,好处是会有些。在一线城市比如苏州,下线的人来不了而本来可能有一些去上海出不去,一正一负对冲了,
Q∶永鼎门诊量翻了三倍,除了疫情提高的门诊还有别的原因吗?
A∶我们做了很多主观的改变,1)全年无假日门诊,工作日的夜门诊(今年三月开始)早门诊(今年一月开始)工作日现在是7点到晚9点。2)打造就医一小时生态圈,患者从医院进门开始,到拿好药出院,或者办理好住院手续,在一个小时以内。3)员工靠轮班和激励机制保持工作效率。首先把科室的全收入全成本这套模式植入到医院每一个医生对毛利都有所了解,有天然的引导。最后奖金是和科室每年的结余挂钩的。另一个是患者满意度,首月我们要求每个科主任,每个科室每天是要报五条改进意见,这些问题要在24小时以内解决。年末考评的时候,患者满意纳入考评中。前这些同装备。
Q∶永鼎上半年翻倍的增长是有季度性因素吗?
A∶今年上半年大概是接近翻倍。去年上半年是有一些不可比的因素,一月份因为新冠封了半个月。今年上半年整体就诊人次是去年同比增长了77%,但我觉得把一月的不可比因素排掉的话,大概是40-50%的人数增速。
Q∶如何判断公司的净利率?
A∶15%-20%差多就是一个健康的阶段,不同城市都差不多。毛利端比较的对象就是药、服务、人工、管理费用。今年上半年15%的增速有5%是实际增速,10%是存量。
Q肿瘤医院是否有受到疫情影响
A∶肿瘤病人还是会被优先考虑保护的,没有受到很大影响。
Q∶医院出现阳性的可能性
A∶概率不大,因为对于发热患者有专门的门诊通道,包括他使用的设备器械,都是专人专用,再做消杀的。如果真的有出现阳性,医院也会积极的和卫建委做沟通。
Q∶毛利率的提升,是由于平均付费水平更高一些,还是由于手术量规模大之后成本下降
A∶可能还是结构的调整。医院进一步的去优化了结构,药、服务等不同板块的占比是可以调剂的,包括同个板块里的占比也是可以调整的。成本管控也有很多空间,我们也在不断的挖掘可以标准化的问题。现在通过不断挖掘,已经有接近20个事业部,包括学科导向的,后台的包括药材的等。消化内的用药比较多的情况,就会把消化内但立一个事业部。很多值得打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