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的是香港网站,香港证监会BJA907号,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美联储何时放缓加息步伐?关注这四个危险信号

可能导致美联储收敛其强硬态度的潜在指标还包括信贷息差扩大、违约风险上升、债券市场流动性萎缩以及汇市动荡加剧。

来源:智通财经

华尔街策略师们正在关注通胀这一关键问题之外的其他潜在市场指标,这些指标可能会导致美联储放缓其激进的加息步伐。

上周公布的美国8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强于预期,巩固了投资者们对美联储将于本周连续第三次加息75个基点的押注。除了通胀放缓之外,其他可能导致美联储收敛其强硬态度的潜在指标还包括信贷息差扩大、违约风险上升、债券市场流动性萎缩以及汇市动荡加剧。本文通过以下四张图表对这些潜在指标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1、信贷息差扩大

11.png

过去一年,投资级美国公司债与无风险国债之间的平均收益率差(即信贷息差)飙升了约70%,推高了企业的借贷成本。尽管信贷息差已从7月份触及160个基点的高位回落,但该指标的大幅攀升凸显出,货币紧缩给信贷市场带来的压力正在加剧。

新加坡星展集团的宏观策略师Chang Wei Liang表示:“鉴于投资级债券的比例很大,投资级信贷利差是目前最重要的衡量指标。”“如果投资级信贷利差过度扩大至250个基点以上,接近疫情初期时的峰值,就可能促使美联储出台更细致入微的政策指导。”

根据高盛一个由信贷息差、股价、利率和汇率组成的基准,自8月中旬以来,借贷成本上升和股价下跌已导致美国金融状况收紧至2020年3月以来从未见过的水平。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今年早些时候表示,美联储将密切关注金融状况,以衡量其政策的有效性。

2、违约风险上升

12.png

针对公司债务违约风险的保护成本激增同样可能会吓到美联储。Markit CDX北美投资级指数(Markit CDX North America Investment Grade Index)是一篮子投资级债券信用违约掉期的基准,今年以来该指数的价差已经翻了一番,达到约98个基点,接近6月份创下的2022年102个基点的高点。违约风险的增加与美元升值密切相关,而美元升值得益于美联储加速加息的步伐。

3、债券市场流动性萎缩

13.png

另一个可能促使美联储放慢紧缩步伐的威胁是国债流动性的萎缩。彭博的美国主权流动性指数接近自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的最糟糕水平。摩根大通测算的美国十年期国债的市场深度也降至2020年3月的水平,当时交易员们甚至都难以为流动性最强的政府债券找到价格。

债券市场流动性不足将给美联储缩减资产负债表的努力增加压力。疫情期间,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膨胀至9万亿美元。美联储目前每月至多缩减950亿美元,包括600亿美元国债以及350亿美元机构抵押支持证券(MBS),从系统中清除流动性。

4、汇市动荡加剧

14.png

最后一个可能让美联储“三思而后行”的是外汇市场日益加剧的动荡。今年以来,美元一路走高,对几乎所有主要货币的汇率都创下多年高点,欧元兑美元汇率更是近20年来首次跌破平价。

美联储通常会忽视美元的强势,然而,欧元的过度下跌可能会加剧人们对全球金融稳定恶化的担忧。欧元在本月稍早扩大跌势,但相对强弱指数(RIS)则没有扩大跌势。这表明,欧元的下跌趋势可能正在放缓,但多头需要将其推至长期下跌趋势线以上才能让看跌欧元的机制受到质疑。

东京日兴资产管理公司(Nikko Asset Management Co.)首席全球策略师John Vail表示:“如果欧元暴跌,美联储可能不希望情况进一步恶化。”“这将更像是一个全球金融稳定的概念,而不是与美联储的双重使命有关的任何东西。”

关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踪我们,查看更多实时财经市场信息。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发现投资的乐趣?加入 uSMART投资群 并分享您的独特观点!立刻扫描下载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是基于盈立的内部研究和公开第三方信息来源。尽管盈立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尽力确保内容为准确,但盈立不保证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并对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盈立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盈立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分析及判断。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级人员、雇员或代理人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文章内容中的任何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内容只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证券、虚拟资产、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保证。监管机构可能会限制与虚拟资产相关的交易所买卖基金仅限符合特定资格要求的投资者进行交易。文章内容当中任何计算部分/图片仅作举例说明用途。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往绩数字并非预测未来表现的指标。请审慎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请咨询独立专业意见。
uSMART
轻松入门 投资财富增值
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