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日市评》港股回吐退守两万大关 成交三个月最少 阿里走弱
恒指「三连升」累涨512点或2.6%后,今日受科网股拖累向下。美国上周五公布月非农就业新增职位52.8万个,远多过市场原预期的25万个,市场关注美联储局未来加息步伐,美股道指及纳指上周五各升0.2%及跌0.5%;执笔之时美国十年期国债孳息率升至2.802厘,美汇指数升至106.47,美股道指期货最新升58点或0.2%,纳指期货最新升0.4%。内地7月美元计出口按年增18%胜预期,人民币即期收跌95点报6.7602兑一美元。上证综指今日升9点或0.3%收3,236点,深证成指升近0.3%,沪深两市成交额共9,526亿人民币。
恒指低开136点后反复,早市跌幅一度收窄至30点,午后曾跌247点低见19,954点,全日跌156点或0.77%,收20,045点;国指跌80点或1.17%,收6,821点;恒生科技指数跌80点或1.82%,收4,335点。大市全日成交总额749.26亿元,为5月初以来最低。沪、深港通南下交易分别净流入4.25亿及4.48亿元人民币。
港府公布本周五起,海外及台湾经机场抵港人士的「3+4」(7日酒店检疫期缩短为3日,随后4天进行医学监察),国泰航空(00293.HK)股价涨1.4%收8.59元。而碧桂园(02007.HK)股价挫6.6%收2.53元再创新低。
【国泰有支持 阿里巴巴挫】
科网股造淡,腾讯(00700.HK)及美团(03690.HK)股价下滑2.7%及2.1%,阿里巴巴(09988.HK)股价走低4.4%收88.8元。国泰君安发表报告称,阿里巴巴首财季收入及业绩表现超预期,但考虑到疫情冲击,导致消费需求低迷影响,预计公司于2023财年、2024财年及2025财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987亿、1,193亿及1,421亿元人民币,维持目标价140.74元港元及「增持」评级,关注公司存量挖潜和效率提升 。
该行指阿里巴巴竞争加剧,流量分化的背景下,格局分化的趋势短期难以逆转,阿里核心电商的增速和盈利表现很大程度上与线上零售大盘相关;精益增长背后是经济周期和监管规范化制度化的影响;对长期价值不明朗业务投入的放缓,以提升对利润率和增长质素的要求成为共识;降本增效也成为关注重点,投入将继续从营销向基础设施转变。
此外,阿里巴巴主要股东软银集团公布,4至6月的首财季录得3.16万亿日圆净亏损,折合约234亿美元,较上一季2.1万亿日圆亏损扩大,是连续两季见红兼破记录亏损。
【市宽呈转弱 兖矿能源扬】
港股今日市宽转弱,主板股票升跌比率16为21(上日为27比13);恒指成份股今日29只股份上升,下跌股份38只,升跌比率为42比55(上日为71比23)。大市今日录沽空123.47亿元,占可沽空股份成交额597.48亿元的20.666%(上日为19.322%)。
兖矿能源(01171.HK)股价抽升近5.3%收25.9元,华能(00902.HK)股价涨1.7%,华电国际(01071.HK)扬5.1%。据《人民日报》发布「用电高峰,保供持续发力」文章提到,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电煤市场价格整体前涨后稳,持续在高位震荡,大型发电集团到场标煤单价按年上涨34.5%,仍有超过一半以上的煤电企业处于亏损状态,部分企业现金流紧张。建议切实有效增加电煤有效供应、强化中长期合同机制的同时,完善相关政策支持煤电企业纾困。
利福(01212.HK)获主席刘銮鸿建议私有化,全日股价飙升50.3%收4.63元。花旗发表报告指,以每股5元的价格进行私有化,较该行早前目标价高10%,相信对股价表现将带来正面惊喜。考虑到股份流动性疲弱,表明投资者兴趣显著下降,加上疫情下及内地与香港边境关闭后估值低迷,认为私有化为合理的行动。该行提到,私有化价格上限较过去180日股价高出30%至80%,相信有助于提振市场情况,给予目标价4.5元,评级「买入」。
关注uSMART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是基于盈立的内部研究和公开第三方信息来源。尽管盈立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尽力确保内容为准确,但盈立不保证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并对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盈立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盈立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分析及判断。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级人员、雇员或代理人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文章内容中的任何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内容只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证券、虚拟资产、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保证。监管机构可能会限制与虚拟资产相关的交易所买卖基金仅限符合特定资格要求的投资者进行交易。文章内容当中任何计算部分/图片仅作举例说明用途。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往绩数字并非预测未来表现的指标。请审慎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请咨询独立专业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