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的是香港网站,香港证监会BJA907号,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透视阿里财报:压力之下,韧性何来

来源:真探AlphaSeeker

转眼又到财报季。Q2不容易,承压是意料之内的。

复杂的宏观局势、多变的外部环境,叠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于国内互联网企业Q2的业绩,外界的态度普遍是大幅下调预期。无论公司是BAT,还是名头同样响亮的快手、美团。

那么,在「承压成定局」的情况下, 关注一个具体公司的财报的意义是什么?

意义有两点:第一,逆风是最考验企业「成色」的时候,在无差别的行业压力面前,该公司是否表现出了足够的抗风险能力,业务是否足够有韧性?第二,当行业压力缓和,接下来会切换到复苏阶段,在复苏趋势中,公司有没有足够的能力,更有力地获取新的增长?

阿里巴巴作为本期首个发布财报的中国互联网公司,在业绩发布前,市场并没有给出很高预期,甚至预言了「首次负增长」,但阿里巴巴依然交出了一份超出预期的答卷。

压力中显「成色」

像阿里巴巴这样规模庞大、业务复杂的公司,面对行业压力时必然是整体承压。不过,在整体核心指标上,阿里巴巴表现超预期。

根据财报,阿里巴巴2023财年Q1(即2022自然年Q2)实现营收2055.6亿元,高于市场预期的2039.7亿元,和去年同期几乎持平(去年同期为2057.4亿元)。经调整EBITDA利润率为20%,高于市场预估的17.4%。

图片

图源:阿里巴巴2023财年Q1财报

超预期是如何发生的?需要细看各个业务分部的情况。

图片

图源:阿里巴巴2023财年Q1财报

可以看到, 「中国商业」分部,本季度营收同比仅降1%。该分部由淘宝、天猫、淘特、淘菜菜、盒马、天猫超市、高鑫零售、天猫国际、阿里健康、1688等业务组成,既有集团「基本盘」级别的成熟业务,也有尚处投入期的新业务。

「中国商业」分部之所以同比只是微降,是业务「韧性」和整体「提效」成果的综合反映。

先说韧性,财报显示,尽管季度初淘宝和天猫的GMV受疫情影响,但从5月下旬开始,淘宝和天猫的GMV逐步恢复,此后的「天猫618」实现支付GMV同比正增长。

这一成绩离不开淘宝天猫牢靠的消费者基本盘。行业整体压力下,外界担心消费意愿降低,这种担忧甚至成为整个电商行业头顶的悬石。但财报显示,淘宝天猫的消费者忠诚度依然可观——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的12个月,有超过1.23亿年度活跃消费者在淘宝天猫消费超10000元;这些消费者的跨年活跃率高达98%。张勇也在分析师电话会上坦言,「消费者心智,是阿里经过这么多年建设,最宝贵的财富。」

再说「提效」,在上季度的电话会上,阿里巴巴CFO徐宏强调,公司将在未来一年里继续降本增效。本季度,这一点在淘特、淘菜菜等战略性新业务上有明显的表现。

财报显示,淘特本季度通过优化获客投入、提升活跃消费者的平均消费等方式,亏损同比及环比都实现了大幅收窄;淘菜菜本季度GMV同比增长超200%,基于优化定价策略、提高采购能力、减少运营成本的思路,该项业务亏损同比仅有适度上升,环比则是大幅收窄。

其他分部和业务表现同样可圈可点:

  • 本地生活服务板块每月表现持续改善,到6月整个板块GMV恢复正增长。6月21日,饿了么免单活动上线,至今总计为消费者免单超350万单,覆盖60万商户。6月高德日均活跃用户创下超1.2亿的新高。

  • 财报发布前,外界普遍预期阿里巴巴的云业务会受到项目交付进度放缓、客户需求减少等负面影响,但该分部收入本季度实现了10%的同比增长,增长主要来自非互联网行业的增长复苏。经调整EBITA连续七个季度实现盈利,反映了非互联网行业客户的增长复苏。

总的来看,当行业整体承压时,无论是to C业务,还是to B业务,得益于此前对「高质量增长」的布局,阿里巴巴多个核心业务引擎仍能保持发展韧性,这让其能相对平稳地度过压力期,也为其在复苏阶段获取增长提供动力。

长坡厚雪

从财报中透露的6月复苏势头看,阿里巴巴已经加快了节奏。面向未来,集团同样战略清晰。

不久前,张勇发布了一年一度的致股东信,除了提到「坚定信心,积极应变,做好自己」,还透露阿里巴巴在财年初进一步明确了三大战略:消费、云计算和全球化。

这是三个绝对意义上的「长坡厚雪」赛道,而阿里巴巴在这三个方向上均有明显优势。

在「消费」战略上,今天的阿里巴巴,已经建立起一个最完整的面向消费者的APP矩阵,该矩阵对刚需、偶然性消费、情感触发型消费,以及从远场到近场的需求组合均有涉及。

在「云计算」战略上,阿里云在规模、盈利和技术上都是行业领先者。研究机构IDC发布的2021年全球云计算追踪数据显示,全球云计算IaaS市场规模增长至913.5亿美元,全球前三名云厂商依次为亚马逊、微软、阿里云。

而在国内企业纷纷布局的「全球化」领域,阿里巴巴旗下海外电商业务已深入多个重要市场,阿里云、菜鸟在海外也在持续投入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在刚结束的财报分析师电话会上,张勇进一步分享了未来阿里巴巴三大业务战略实现高质量增长的策略:

在消费领域,阿里巴巴将发挥远、中、近场相结合的数字商业基础设施的优势,做好用户分层,聚焦不同消费群体确定性的消费需求。并明确了阿里巴巴面对竞争的策略:在消费者侧,不断强化淘宝作为消费主阵地的认知,提供丰富多样的「场」的体验,建设多样化的消费矩阵;在商家侧,为商家提供更好的工具和服务,强化商家可持续经营主阵地的角色。基于这样的考虑,进一步积极投入到用户心智的建设,以及物流、售后服务等关键的用户体验和能力建设,将是阿里长期坚持的消费策略。

在云计算领域,将聚焦不断提升相关核心技术,聚焦服务好代表社会和产业发展大方向的行业和客户。

在全球市场,阿里巴巴将聚焦未来五到十年发展前景良好的国家和地区,聚焦本地化的能力建设,建立物流和云计算的基础设施。阿里巴巴将继续坚持跨境和本地市场相结合的方式,聚焦于中国到欧洲的跨境物流网络和东南亚本地市场的物流网络建设。这些基础设施的建立将为阿里的全球化发展带来长期的价值。

阿里巴巴的超预期表现明显提振了市场信心。截至发稿,阿里巴巴盘中股价一度大涨超7%,股价回到100美元上方。

图片

不过,即使是如此涨势,阿里巴巴的股价和它的业务基本面以及行业地位也是「不相称」的。

目前,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中概股均处于「价值洼地」。财报显示,本季度,根据公司的股份回购计划,阿里巴巴以约35亿美元回购了约3860万股美国存托股。相比上季度以约20亿美元回购了约1780万股美国存托股,阿里巴巴的回购力度有所加强。

阿里巴巴的回购动作还将持续。财报显示,其股份回购计划仍有120亿美元未使用的额度。张勇在财报中进一步表示,「我们对长期增长机遇充满信心」。这种信心,将向上下游合作伙伴,乃至向整个市场传导开来。

关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踪我们,查看更多实时财经市场信息。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发现投资的乐趣?加入 uSMART投资群 并分享您的独特观点!立刻扫描下载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是基于盈立的内部研究和公开第三方信息来源。尽管盈立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尽力确保内容为准确,但盈立不保证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并对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盈立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盈立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分析及判断。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级人员、雇员或代理人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文章内容中的任何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内容只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证券、虚拟资产、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保证。监管机构可能会限制与虚拟资产相关的交易所买卖基金仅限符合特定资格要求的投资者进行交易。文章内容当中任何计算部分/图片仅作举例说明用途。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往绩数字并非预测未来表现的指标。请审慎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请咨询独立专业意见。
uSMART
轻松入门 投资财富增值
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