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的是香港网站,香港证监会BJA907号,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全球经济衰退预期升温?外资机构首席这样看下半年!中国会如何突围?

来源:券商中国

2022年半程已过,对于下半年宏观经济基本形势的判断成为近期市场关注的焦点之一。连日来,多家外资银行机构的首席陆续抛出有关见解。

从现实情况来看,全球PMI进入下降周期,美国经济数据中多个前瞻指标暗示衰退;欧洲在高通胀的同时,经济增长预期不如美国,欧元汇率起伏......多种指标共同指向下,全球经济衰退预期升温。

后疫情时代下,多国央行纷纷表示尚需进一步减速已经放缓的经济活动以降低通胀。

「虽然全球经济笼罩在衰退风险的阴影中,但我们认为中国经济的困难时刻或已过去。」花旗集团中国首席经济学家余向荣表示,六月以来,供应链逐渐畅通,经济增长正逐步回到正轨。不过,全球衰退风险对中国外需的压力也不言而喻,「因此,如何提振总需求是现在面临的最大的现实问题」。

高通胀隐忧

通货膨胀或正演化成为最大隐忧之一。中国经济在上半年免于通货膨胀困扰,但是随着内外周期分化,这一局面增加了几分不确定性。

花旗集团中国首席经济学家余向荣表示,大宗商品和能源价格可能正在全球经济衰退风险中见顶,中国生产恢复快于内需的现实也将使得工业品通胀趋于缓和,「我们预测,CPI通胀将从上半年1.7%翻倍到下半年3.4%,并在2023年维持在3.3%左右。」他认为,通货膨胀将势必成为货币政策不可忽略的考量因素。

渣打银行财富管理部日前发布的全球市场展望报告预计,美联储到年底前将再次加息150个基点至3.25%,使利率超过美联储的「中性」水平2.5%。随着美联储政策变得具有限制性,未来6-12个月美国经济衰退的风险将大幅上升。

「通胀高企且不断上升,加上全球央行越来越强硬,加大了经济增长大幅放缓的可能性。」报告指出,与此同时,中国处于经济周期的另一侧,对财政和信贷政策转向更为支持,有望从上半年的艰难挑战中逐渐复苏。

根据瑞银资产管理近日发布2022年全景展望年中报告《通胀——迎接挑战》,全球增长恐慌将是2022年下半年最有可能被市场参与者定价的经济因素。

「市场和投资者争先恐后地重新为风险定价,尤其是在技术颠覆这一增长型领域。标准普尔500指数正式步入熊市,债券和股票开始出现20余年来的首次正相关。」瑞银资产管理投资主管Barry Gill表示,投资者目前试图回答的主要问题是通胀压力到底会持续多久,以及央行行长们的热情是否会意外地使全球经济陷入衰退。

从资产配置来看,瑞银方面判断,如果通胀实现周期性放缓,各国央行转向更温和的方向,使全球经济活动恢复增长,耐心的投资者或许能享受到一个更具吸引力的全球股市入场时机。

基建成为稳增长重要抓手

「虽然全球经济笼罩在衰退风险的阴影中,但我们认为中国经济的困难时刻或已过去。」余向荣表示,六月以来随着疫情受控,供应链逐渐畅通,经济增长正逐步回到正轨,「近期局部疫情有所反弹,但我们倾向于认为政府的应急机制已经进一步完善」。

当然,目前经济复苏还不均衡不稳固,下半年也面临多重挑战。花旗方面判断,供应端的问题现在已经基本解决,但需求端的恢复依然较为滞后。比如,五月以来,基建是推动投资改善的主力,而房地产相关指标依然疲弱,居民消费也较为低迷。

渣打中国财富管理部首席投资策略师王昕杰日前也向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表示,在基建中,其会更看好新基建这一题材,例如像智能电网、水资源云运算、人工智能等类的投资方向,「我们觉得这种偏向政策稳增长、顺周期的板块,其实都有投资机会。」

站在当前的时间节点,不少机构也指出,未来在平衡经济结构调整及降低杠杆与支持必要经济增长的目标方面仍面临挑战。穆迪预计,2022年余下时间内,政策将更加着力应对增长放缓和支持市场情绪。

余向荣指出,在家庭和企业信心普遍低迷的情况下,提振终端需求可能也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全球衰退风险对中国外需的压力也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如何提振总需求是现在面临的最大现实问题。」他预计,政府将会采取一系列增量政策以巩固需求复苏的势头:

首先,花旗方面认为,房地产支持政策将会持续,「政府或将更为积极地采取包括调整首付比例、下调房贷利率、放松一线城市等在内的政策举措来进一步恢复购房者信心。」

其次,财政政策也会继续发力。在近期推出的多项准财政工具以外,花旗认为,下半年政府可能会追加至少1.5万亿元的财政增量资金。资金补充的途径包括提前下达明年地方政府专项债额度、增加国企利润上缴以及盘活存量结余资金,但发行特别国债或者修订预算的可能性正在下降。

第三,货币政策正从危机模式中退出,但仍将维持宽松态势。政策操作将以稳定信贷增长而非降低利率为重点。「我们预测,下半年央行不会降低政策利率,但会降准一次以配合财政和准财政政策。」余向荣表示。

关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踪我们,查看更多实时财经市场信息。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发现投资的乐趣?加入 uSMART投资群 并分享您的独特观点!立刻扫描下载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是基于盈立的内部研究和公开第三方信息来源。尽管盈立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尽力确保内容为准确,但盈立不保证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并对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盈立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盈立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分析及判断。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级人员、雇员或代理人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文章内容中的任何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内容只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证券、虚拟资产、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保证。监管机构可能会限制与虚拟资产相关的交易所买卖基金仅限符合特定资格要求的投资者进行交易。文章内容当中任何计算部分/图片仅作举例说明用途。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往绩数字并非预测未来表现的指标。请审慎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请咨询独立专业意见。
uSMART
轻松入门 投资财富增值
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