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最重磅的消息,莫过于财经委会议,研究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特别提出还是要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传统基础设施水平,并且再次催促要做到适度超前,点名加强交通,能源,水利等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还要加强信息科技物流,智能电网等产业升级的基础设施,最后提到了引导好市场预期,讲清楚政策导向和原则,稳定市场信心。
消息刺激下,4月27日早盘,水泥建材、大基建板块掀涨停潮,截止发稿,新城市、宁波富达、龙泉股份、海南瑞泽、北新路桥、山东路桥、诚邦股份等十余股集体封板,深水规院、杭州园林涨超10%。
值得注意的是,中信建投策略陈果昨天早盘也竖起多头大旗:2900点附近就是今年的黄金坑。布局方向上,陈果指出了基建等四大领域,但是,当前质疑基建的声音仍然不少,那么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将为相关行业带来哪些投资机会?
昨晚,新闻联播头条传来重磅消息,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强调,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
会议指出,要加强交通、能源、水利等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把联网、补网、强链作为建设的重点,着力提升网络效益。
对此中信建投表示:
根据《十四五规划纲要》,新基建工程、交通、能源、水网、新型城镇化等领域是投资的重点,也是新一代基建投资提质增效的重大契机。根据测算,“十四五”规划期间新基建的整体投资规模在27万亿左右,新基建为老基建赋能,新老基建融合发展的新局面将进一步打开。
此外会议还强调,要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支撑保障。要适应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需求,拓宽长期资金筹措渠道,加大财政投入,更好集中保障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要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规范发展、阳光运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市政设施投资运营。
川财证券指出:
重大建设项目集中开工,传统基建及相关板块有望被带动,建议重点关注轨交设备方向。此外,普钢、水泥等建筑材料板块也有望被带动。预计二季度末建筑材料将迎来需求量集中爆发,建筑材料的价格和销量或将迎来上涨。
中财委召开第十一次会议,这个可以说是中国最高决策机构。从2018年起,中财委开了十次会,都是国家战略层面的议题!去年只开了两次,一次是去年3月,主题是碳达峰和碳中和;最近的一次是去年8月,当时的主题是共同富裕。
双碳和共同富裕板块,去年走出了很多牛股,可以说炒疯了。这次的会议,间隔时间达到了8个月,还抢在4月底重磅会议之前召开,重要性不言而喻了!
这次会议,明确了基础设施建设的范畴:重大科技建设、水利工程、交通枢纽、信息基础设施、国家战略储备等。这意味着,”新老基建“要一起上,现在消费低迷,房子炒不动了,“稳增长”还得靠大基建,二季度开工估计要发力。
自2021年底以来A股市场波动加大、风格切换加剧,以“稳增长”为主线的基建等板块异军突起。“稳增长”相关的大基建板块受到广泛关注。
从今年的情况来看,已经公布的30个省市的2022年经济增速目标均在5%以上。从经济结构上来看,不管是地产、出口还是消费,当前都面临着一定的压力。
此外从逻辑上讲,由于出口和消费恶化,基建必然会成为今年支撑经济的支柱行业。从实际数据看,基建投资和企业新订单都已经掉头向上,已经公布的一季报不错。
中国过去几年极为鹰派的信用政策和财政政策,储备了丰厚的政策空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今年将会把储备的空间释放出来。
这轮基建行情不光有量的逻辑,还有质的逻辑:集中度提升、retis改善现金流、企业治理改善,这些足以让挑剔的长期主义者闭嘴。
很多基建企业过去几年利润增长几倍,但股价完全没有体现。根据经验,一旦行情启动,将一波比一波迅猛,最后不仅会把过去几年欠的涨幅涨回来,还会透支未来的业绩空间。
业内分析认为,结合多项因素来看,当前可能是基建行业较好的投资布局时点。随着未来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低估值基建板块有望迎来“戴维斯双击”。
从估值来看,目前中证基建指数估值依然处于历史较低位置。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4月19日,中证基建指数PE为10.40倍,处于近十年历史百分位16.92%,兼具安全边际和上行空间。随着 2022 年一二季度专项债提前下达,财政资金落实到基建项目,估值有较大提升空间。当前以基建与地产链为核心的低估值板块具备低估值+稳增长的属性,相关板块可能仍然存在不少投资机会。
北向资金向来被认为是“聪明钱”,近期流向来看,北向资金持续增持建筑装饰、建筑材料和交通运输等稳增长受益的相关行业。其中,增持市值最多的是建筑装饰,持股市值增加31.27亿元。
国盛证券认为:
基建的重要性全面提升、中长期空间打开;继续提示今年基建大概率高增,全年8%左右甚至更高,密切关注基建链投资机会,尤其是新增的安全基建。1、定位上,财经委会议主题历来是市场的重要投资线索,本次会议凸显了基建的重要性,也打开了基建的中长期空间。2、方向上,延续要求“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传统基础设施水平”,并新增强调“加强国家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指向基建有望“量、质”齐升。3、资金上,会议强调“拓宽长期资金筹措渠道、加大财政投入”,关注对城投融资平台可能的放松。4、抓手上,交通、能源、水利、管网等全面发力,“把联网、补网、强链作为建设的重点”,建议紧盯安全基建。
5、总体看,继续提示“放基建”是今年稳增长的主要手段,今年基建大概率高增,全年8%左右甚至更高。6、此外,会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主动担责、积极作为、有问题及时纠偏、引导好市场预期”,进一步指向政策底已现,稳增长政策也有望加快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