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早~ 早报君先带大家看看过去一周全球股市热点。
美股方面,上周道指下跌0.78%,标普500指数下跌2.13%,纳指下跌2.63%。多位美联储官员发表了鹰派言论,强化了美联储下个月将加息50个基点的预期,以遏制40年来最严重的通胀。美股的财报季已经开启,分析师们将第一季度的总体收益预期下调了0.7%,这是自2020年第二季度疫情以来的首次。投资者将继续关注美股财报与经济数据以及美股财报。(更多美股资讯与分析可移步美股研习社,ID:glh-live)
再来回顾一下全球其他市场的行情。A股方面,上证指数周跌幅1.25%,深证成指周跌幅2.60%,创业板指周跌幅4.26%,报收2460.36点,北向资金上周净流入共28.78亿。虽然受疫情影响,经济压力较大,但上市公司业绩整体还是不错的。2021年年报和2022年一季报到月底发布结束,到目前1753家A股公司发布2021年年报,不到总数的一半,工商银行等四大行、两桶油、中国移动等大型蓝筹公司大部分已经发布年报,业绩大体定局。这1753家公司2021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总额38591亿元,同比增长23%, A股市盈率有望进一步下降,投资价值显著。
港股方面,上周恒指跌1.62%,恒生科技指数跌2.32%。回购、港经济活动重启和政策持为港股带来多重利好。上市公司加速回购身股份,增加市场信并提供稳定股价的动力。其中,腾讯、友邦保险、小米集团和中国燃气4家上市公司的回购金额超过10亿港元,占回购总额的67%。另一方面,近期港疫情明显缓和,经济活动分阶段重启,利好本地概念股的估值修复。
最新的勾股大数据舆情指数榜更新如下:
港股舆情指数排名前三的公司:恒生银行、农业银行、中国建材;A股舆情指数排名前三的公司:比音勒芬、沃森生物、龙腾光电。
昨日至今天又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事情呢?一起来看看吧
1. 孙春兰:一气呵成,尽快实现社会面清零目标!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4月16日至17日在上海调研指导疫情防控工作,出席疫情防控专题会,前往疫情较重的浦东新区、黄浦区、宝山区,检查指导“四应四尽”、日清日结和社会面清零攻坚行动。孙春兰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犹豫不动摇,发扬拼搏精神,拿出决战劲头,勠力同心、以快制快、一气呵成,尽快实现社会面清零目标。
2. 上海:有力有序有效推动企业复工复产!
上海市经信委发布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指引提出,压实企业主体责任,确保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落实闭环管理,有力有序有效推动企业复工复产,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第一批拟复工复产的企业除集成电路、汽车制造、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重点行业企业外,还包括诸多运行保障类、经济支撑类企业。其中,国内最大车企上汽集团,正周密做好满足防疫条件下生产的相关准备工作。
3. 肖钢:要构建一整套适应REITs特点的制度规范
在2022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肖钢提到,由于我国公募REITs处于扩大试点阶段,需要深入总结实践经验,进一步研究完善相关法规,优化运行机制,加强投资者教育,推动公募REITs行稳致远。肖钢建议,研究修订公募REITs相关法律或制订单独的法规;优化运行机制;加强投资者教育。
4. 周小川回应数字货币“五问”:科技公司想参与就不能耍小聪明
据中新网,中国金融学会会长、中国央行原行长周小川在出席2022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时,回应了外界对数字货币的五大热点问题,并特别强调,科技公司若想参与数字货币或支付系统,就要向高标准靠拢,不能耍小聪明。
5. 又一省会城市发大招,房地产调控“25条”出炉!多地打出“组合拳”
4月16日,昆明发布房地产调控“25条”,明确提出加大住房公积金对首套房、改善性住房等合理购房需求的支持力度。梳理发现,2022年以来,逾70个城市发布楼市调控政策,主要涉及补贴购房、调整公积金政策、放松落户限制、降低首付比例、放松限售限购、降低贷款比例等层面。不少地区打出楼市调控政策“组合拳”。
6. 再现千万罚单!监管出手一口气开出28张罚单
近日,黑龙江银保监局一口气开出28张罚单,龙江银行因内控管理机制不健全、内部问责不到位等19项违法违规事实,被黑龙江银保监局处以罚款1260万元。此外,龙江银行的9家分支行以及18名相关责任人一同领罚。今年以来,龙江银行共计被罚逾2100万元。
7. 兴业证券:降准落地有望提振短期市场情绪
兴业证券认为,降准落地有望提振短期市场情绪,历次降准落地后一周市场上涨概率较高,创业板指与沪深300上涨概率均达六成;而从涨跌幅中位数看,降准落地后一周创业板指表现优于沪深300,风格上成长和消费优于周期和金融。
8. 40家挂牌公司今起调入创新层
根据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公司最新发布的2022年第一次创新层进层决定公吿,包括万特电气、中易腾达、星展测控在内的40家挂牌公司调入创新层,进层决定自4月18日起生效。40家新进层的企业中,有30家符合北交所上市条件,占比逾七成。
9. 京东物流:在全国调集3246人增援上海正全力解决住宿问题
京东物流在全国范围内招募并调集共计3246名快递小哥、分拣员等一线抗疫保供人员在一周内前往上海增援,目前绝大多数已抵达。华东分公司上海HR负责人表示,公司正在全力解决住宿问题,部分抵沪小哥已入住酒店、宿舍、公寓等,同时准备了行军床、帐篷、睡袋等,但目前酒店等可入住资源仍然紧缺。京东物流会充分保障好所有小哥及货物的防疫安全,配备充足的防护服、N95口罩、面罩、手套、消毒液等防疫物资。
10. 天风国际:苹果可能最快本周复工
受上海疫情影响,苹果多间厂房供应链停产。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9表示,据悉苹果公司正努力与中国政府谈判,目标最快本周开始复工。郭明⭏9在社交平台指出,虽然未确定苹果能否成功协商,但目前供应链没有明显削单,反映大部分苹果产品的需求仍旺盛。郭明⭏9早前称,富士康至少能支援部分iPhone和iPad出货,以降低和硕及仁宝停工造成的拖累。但广达几乎是MacBook的独家组装商,故在苹果主流产品中,预计MacBook受影响最大。
11. 东方证券:4月21日至28日停牌
东方证券:因公司实施A股配股,拟向截至股权登记日(4月20日)收市后登记在册的公司全体A股股东,按照每10股配售2.8股的比例配售A股股份。4月21日至27日为配股缴款期,公司A股股票停牌;4月28日为登记公司网上清算期,公司A股股票继续停牌一天;公司A股股票将于4月29日开市起复牌。
12. 九安医疗:美国ACC再向公司美国子公司支付货款共计4.11亿美元
九安医疗披露美国子公司日常经营重大合同进展:美国ACC再向公司美国子公司支付货款共计4.1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6.23亿元。美国ACC已经累计向公司美国子公司支付货款15.2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7.15亿元。
13. 新股“超募王”纳芯微遭7.8亿弃购
科创板芯片股纳芯微发布新股发行结果公吿显示,本次A股IPO网上发行,投资者弃购338.15万股,弃购金额高达7.8亿元,占本次网上发行总数872.35万股的38.76%,即将近4成的网上中签散户选择了弃购,而网下投资者弃购股份和金额为0。本次纳芯微拟募投金额为7.5亿元,之后募资达到58亿元,超募50亿元。
14. 全国首个元宇宙文化实验室成立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元宇宙文化实验室4月16日正式成立。“元宇宙文化实验室”是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整合校内各学院研究力量,与中文在线一道打造多方联合的元宇宙研究共同体。清华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胡钰教授担任实验室管委会主任,中文在线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童之磊担任管委会联合主任。元宇宙文化实验室不仅是国内高校最早一批成立的元宇宙实验室,更是国内首个带有文化属性的元宇宙实验室。
15. 对俄制裁影响波及食品行业德国麦当劳被迫更换食用油
由于葵花籽油短缺和能源成本飙升,德国麦当劳被迫更换其食用油,并建议特许经营商上调价格,“我们用植物混合油来炸薯条,包括葵花籽油和菜籽油,葵花籽油只占一小部分。”麦当劳发言人还表示,“由于目前供应有限,我们将进一步降低葵花籽油的比例”。目前,乌克兰和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葵花籽油生产国。
1. 郑秉文:预计到2035年65岁人口超过20%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在15日至17日召开的2022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指出,中国的老龄化是非常快的,预计到2035年我国65岁人口将超过20%。
2. 德国通胀年率将达到7-8%
德意志银行副总裁表示,今年德国通胀年率将达到7-8%,若能源进口受限,通胀甚至可能达到10%或以上。德国需要为通胀升至上世纪70年代以来的最高水平做好准备。
1. 一季度已投放三批国储肥全力保障春耕用肥需求
从今年3月至今,有关部门已先后向市场部署投放两批共600多万吨春耕储备肥和100万吨国家钾肥储备,全力保障春耕用肥需求。国储钾肥3月下旬开始陆续在东北地区以及河南、河北、湖北等粮食主产区投放,并低于市场的现货价格。2020年,我国优化建立了国家化肥商业储备制度,每年合计储备近1000万吨。下一步,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门将根据国内外化肥市场形势,采取增加国内生产、扩大进口、投放储备、加强市场监管等一系列措施,保供稳价。
2. 供需偏紧致蛋价淡季不淡 3月份已出现涨势
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进入3月份以后,全国鸡蛋出场价、批发价、零售价连续5周环比上涨。截至目前,全国鸡蛋出场价、批发价、零售价累计涨幅分别超过了6%、10%、5%。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表示,往年鸡蛋价格从4月份开始止跌回涨,今年鸡蛋价格从3月份就已出现了涨势,较往年有所提前,主要原因在于鸡蛋市场供需格局偏紧。另外,豆粕、玉米等饲料价格持续上涨,也支撑了鸡蛋价格提前回涨。
3. 被传缺货断供进口奶粉市场价格上涨乳企回应称进口正常
近期国内部分地区的进口奶粉价格出现上涨,也引发了宝妈们的担忧,市场也有传言称,由于上海和广东等地也是奶粉的主要通关口岸,受疫情影响,进口奶粉将出现大面积断货。从多家乳企了解到,疫情对于通关和物流运力时效稍有延误,但奶粉进口和仓库供应一切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