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的是香港网站,香港证监会BJA907号,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此起彼伏!房地产疯炒遇冷,建材板块开始升温

不断得到松绑和纾困的地产板块,成为近两个月来A港股市场最靓的仔。

虽然今天的地产开始整体回落,但回顾近两个月来的整体涨幅依然令人惊叹。

不仅于此,地产的上下游的建材领域,这段也成为了继地产之后的资金关注焦点。

从昨天的A股,涨幅榜是有建材板块领涨,建筑装饰板块上百只个股中,上涨的占比超过9成,且主力资金流入规模排名行业第一。今天A股虽然非常弱势,但水泥股是为数不多上涨板块。

今天水泥逆势上涨,源于随着近期天气转好,开工旺季来临,多地基建项目提速,导致对钢铁水泥需求回暖,近期多地已有企业发布水泥提价通知,这个跟给市场带来的炒作的底气。而从去年中开始,水泥的价格就已经整体上涨了一个阶层,给很多水泥企业带来了不错的利润空间。

还有一个潜在逻辑在于,就目前来说,水泥、钢铁这种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在过去供给侧改革以及环保监管整顿下,行业普遍已经过了数轮深度的落后产能出清,剩余的行业龙头享受到了集中度提升的红利,实际的业务经营及业绩表现其实并不差。

从宏观背景和趋势看,资金开始对建材领域开始加大关注,大概率会维持一段时间。这背后的逻辑,大概有几个重要方面:

一是,地产股的刺激。

关于地产股大涨的原因早已被市场反复分析论证太多,这里无需过度解读。

一句话总结:尽管地产股的长线逻辑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甚至依然不被市场看好,但因为短期松绑政策很强,并且还在纾困状态,导致资金对地产股的反弹预期也很高,炒作短期还不会消退。

而作为地产的相关产业,无论是水泥、钢铁还是其他建筑材料,几乎都是一荣俱荣,这些建材板块此前随着地产的倒下和经济形势的下行压力,大多数也都跟着倒倒下。那么现在反过来也会跟着地产的绝境重生而分到预期改善红利。当然,现在的地产只是因为松绑喘息的政策预期改善,并不是地产扩投资带来的业绩预期改善,导致炒作的大概率只会是短期的。

当然,如果等过段时间地产股回落,这些建材板块炒作也会受影响。

二是,经济逆周期调节。如今两会对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和具体的稳经济思路已经明确,总体是目标高,任务重,尤其是在疫情持续反复影响下导致一季度的经济形势并不容乐观,但在稳增长的目标下,包括扩投资、扩基建的促进经济增长模式会加快落地。一季度很多省市已经陆续披露大规模的新老基建项目开始启动,这给建材行业带来非常巨大的增量需求。

实际上,早在年初,就有业务流程先于基建之前的概念股,比如工程项目设计概念被疯狂炒作。比如主营是以建筑施工以及与建筑主业产业链相配套的工业制造、工程服务、基础设施投资运营等业务的浙江建投,在2月份以来一度飙涨超4倍。

杭州园林、龙建股份、海南瑞泽、山东路桥、中国海城、设研院等个股也在年内出现了较为可观的涨幅。

三是业绩和估值驱动。从陆续披露的2021年的业绩报吿和一季度业绩预吿中,我们能清楚看到基建及建材领域的企业业绩尽管没有太明显增长,但相对维持很稳健状态,其中多数也是预增。

但从估值上,基于此前因为对宏观经济尤其地产行业的担忧和股市的持续萎靡,导致建材板块的估值整体回撤幅度也很大,很多优质企业市盈率仅有10倍左右,一些龙头甚至不足十倍,在资金重回房地产以及稳经济概念炒作的新趋势下,这一板块就具备了非常好的估值及概念吸引力。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目前A港股两市中,具备低估值、符合政策指导方向且今年业务增长确定性的行业并不多,而市场的资金在经过一轮减仓之后并不缺乏购买力,总因素作用下,建材板块不失为资金短期更愿意去的方向。

当下股市形势,一切还是要以业绩说话。在布局这个方向的个股方面,即使还是以短期为主,但我们依然需要足够的谨慎选择策略。

尤其是是在疫情、外围市场以及国际宏观环境等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带来对整个股市的压制下,对建材板块也必然受影响。

所谓牛市炒概念,熊市看业绩,选择有足够业绩支撑、相对估值足够低、在手订单充裕的个行业龙头或是当前最好的策略。

关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踪我们,查看更多实时财经市场信息。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发现投资的乐趣?加入 uSMART投资群 并分享您的独特观点!立刻扫描下载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是基于盈立的内部研究和公开第三方信息来源。尽管盈立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尽力确保内容为准确,但盈立不保证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并对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盈立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盈立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分析及判断。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级人员、雇员或代理人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文章内容中的任何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内容只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证券、虚拟资产、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保证。监管机构可能会限制与虚拟资产相关的交易所买卖基金仅限符合特定资格要求的投资者进行交易。文章内容当中任何计算部分/图片仅作举例说明用途。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往绩数字并非预测未来表现的指标。请审慎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请咨询独立专业意见。
uSMART
轻松入门 投资财富增值
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