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联想控股公布2021年财报。报吿期内,公司实现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898.72亿元/57.55亿元(人民币,下同),分别同比增长17%/49%,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双双创下新高。
公司推动上市企业的数目也创下历史新高,业务经营处于良性发展轨道;通过资产优化实现数十亿现金回流,资产负债率和总债务占总资本比例都有所下降,财务相关指标也在好转,经营状况不错。
板块调整反映经营思路变化
2021年,公司首次提出产业运营和产业孵化与投资的概念,重新划分业务分部。
新架构中,公司将联想集团、联泓新科、佳沃集团和卢森堡国际银行四家公司列为产业运营板块,未来将重点支持相关业务的发展;其他业务则属于产业孵化与投资板块。未来,公司将继续支持部分业务成长的同时,退出部分非核心业务加速资源回流。
过去,公司“战略投资+财务投资”的业务框架中,20多家公司并排陈列在战略投资5大板块。对比之下,当下的经营思路呈现明显调整,有所侧重与更加聚焦。
产业运营板块中的四家公司都是行业里的龙头企业,覆盖了信息技术、双碳、消费和金融四大领域。这都是国家鼓励和政策支持的行业,亦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和增长点。在当前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的背景下,会有更好的发展。
财务数据也能反映业务运营表现。近三年,这四家公司总收入的年复合增速达11%,归母净利润的年复合增速更是达到46%,处在非常良好的发展轨道中。调整后,产业运营板块占公司整体收入的99%、总资产的81%,归母净利润占两大板块综合的近80%。因此,这是公司名副其实的支柱和未来发展的重点;观察这四家公司的表现是观察联想控股整体表现的重要方式。
公司的产业孵化与投资定位于面向未来,要从中培育出行业领军企业转换为更多的产业运营公司。目前该板块有一些不错的资产,比如天使投资的联想之星,以及专注VC投资的君联资本。这两只基金都是一级市场相关领域的翘楚,是推动诸多企业上市的核心力量。未来。在这些基金的投资组合中,公司找到适合长期持有和培育的资产还是很值得期待的。再如富瀚微、拉卡拉、东航物流三家上市公司,是各自行业的龙头,有非常好的行业发展前景,且业绩稳定持续增长。
持有这些上市公司,证明联想控股确实十分有眼光,不论是留还是卖,联想控股都已经赚到了大钱。未来,板块中预计会有部分企业因为经营思路调整而被出售,这对公司和投资人来说都是好事。收回的资源将支持重点公司和科技新布局,这更符合社会的期待和时代的要求。
整体看,公司的这次板块调整释放出积极正面的信号,表明了公司经营思路的转变,焕发出新面貌。
强调科技创新和专精特新
推动高科技成果高效产业化是公司的优势所在。此前,公司利用中科院大股东的优势孵化了联想集团和联泓新科两家上市公司,取得了产业化成功的同时,同时获得了非常高的回报。创新一直是公司的基因。当前在强调科技强国的大背景下,公司旗下的业务亦在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比如联想集团提出三年研发费用和研发人员翻番的目标,联泓新科研发费用增长超过6成,新布局的富瀚微研发投入翻倍增长。这都是十分积极的信号。
未来公司新业务布局预计会在科技领域。在中科院为大股东的优势之下,高科技成果产业化成为联想独特的科技创新手段,值得期待。
而另一个独特的优势,是在“专精特新”领域的提前布局。专精特新是联想控股在去年9月股价上涨的一个助推器。当前,公司被投企业有3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分布多个赛道;公司通过多种方式支持和服务的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近200家。联想是家名副其实的专精特新企业“助推器”,高度贴合国家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思路。
舆情风波已过,砸出“黄金坑”
去年10月的舆情风波,导致联想控股的股价产生了大幅下跌,跌幅一度超过50%。目前,股价再次回到了历史最低价附近,出现了明显的价值与价格的背离。
回顾历史,上一次跌到这个底部价格附近,随后公司股价就经历了多轮上涨,最高涨幅超过100%,产生了强赚钱效应。而因为舆情影响,股价再次回到了低点,或是又一次“黄金坑”。
目前相关舆情已经平息。从事后的结果看,舆情大概率是空穴来风,不然早已被处理,怎么会还能取得如今的成绩。尽管联想存着着一些不足、发展或许没达到很多人的期待,但还是中国优秀企业的代表,是中国少有的走出国门成功全球化、并在一个大行业占据全球第一的企业。在当前的宏观环境和经济环境下,联想经营业绩创下新高并不容易。
目前,联想控股的估值只有0.3倍PB,十分有吸引力。随着舆情平息、风险因素消除,公司健康的业务发展态势、焕新的基本面逐渐显露出来,估值修复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