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
1.从我们公司的角度来说,没有看到任何政策上限制民营医疗发展的趋势,作为从业者,公司相信国家对民营医疗的支持政策是一贯的、认为民营医疗是一个有益的补充。公司的发展战略是响应国家鼓励生育的政策,打造辅助生殖和IVF的一体化服务机标作为公立医院的有效补充,发挥社会价值。
2.国家制定政策有严肃的过程,需要从各个层面征求意见。从公司跟其他行业内公司的沟通中了解到,目前政府还没有跟公司做过这方面的沟通。目前更多感受到的是国家对民营医疗机构的鼓励态度没有任何变化。
3.关于近期疫情对业务影响:深圳疫情相对比较严重,深圳医院的防疫措施在正常进行。香港疫情很严重,但香港开展的业务量相对较小。目前综合看,医生和医院的经营都没有影响。美国那边,开始有医生感染Omicron,现在经营和入院已恢复正常。成都疫情影响最小。武汉的进展顺利,大概这个月提交验收申请,接受政府和专家的检查。
管理层发言:
钟勇(董事长):昨天看到这样的信息流出后,我们看到很多业内人士的分析,大家对民营医疗都很支持,对民营医疗的未来保持乐观。从我们公司的角度来说,没有看到任何政策上限制民营医疗发展的趋势,我们现在也不便对这个传闻做直接的回复。但是我们看到国家在政策上是支持民营医疗发展的,2022年1月10号,国家发改委等二十一部门(包括国家卫健委)印发了《〃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对多元医疗的发展有很多指导参考意义,也是指引未来5年医疗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划跟之前鼓励社会办医的宗旨是一致的。规划指出,"适应人民群众需求增长和消费升级趋势,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增加服务供给,强化服务标准,做大服务品牌,鼓励和发展专业型的医疗管理集团"。我们认为不管后续政策如何引导,这个规划是一个纲领性的文件。我们也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和健康促进法》专门提到基本医疗服务主要由政府举办的公立医疗机构提供,同时支持社会力量举办的医疗机构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医疗体系坚持以非营利性的公立医疗机构为主体,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我们看到整个政策是连续和一贯的,市场对这个事件的反应有些过激。我们作为从业者,相信国家对民营医疗的支持政策是一贯的、民营医疗是一个有益的补充。公司的发展战略是响应国家鼓励生育的政策,打造辅助生殖和IVF的一体化服务机标作为公立医院的有效补充,发挥社会价值。我们根据病人的需求打造差异化的医疗服务,这与政策支持发展多样化医疗服务的要求是一致的。
段涛(首席战略官):随着我国出台鼓励人口生育的一系列政策,我们已经看到近期出生人口的下跌趋势有一定的减缓,说明政策已经开始起作用。我们还需要更多配套的政策,比如北京将部分辅助生殖服务纳入医保,还有一些省份也在看是否推出类似的政策。之前辅助生殖和上下游的医疗机构由于牌照受限,服务量是固定的。随着更多居民有生育的意愿,辅助生殖的服务需求会上升,意味着行业渗透率会进一步提升。大家普遍对消费升级有比较强的需求,比如在公立医院,特需门诊挂号量限制在10%,原因是一方面要保证公立医院的服务性,另一方面说明居民对特需服务的需求量很高,远远不止10%。因为公立医院没有办法满足这么多多样化服务,民营医疗机构的参与就势在必行。从我们辅助生殖从业者的角度讲,我们看到居民对个性化的服务需求是很高的。再加上刚才提到的纲领性文件的支持,总体来看,我们认为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空间还是很大的,我们对多元化医疗的发展很有信心。我们认为政府在后续的政策出台过程中会更加审慎,更多考虑市场的需求。
李媛(首席医疗官):对于上市的医疗机构,会受到国家、资本市场和大众的共同监管。我们努力做到行业内最好,在内部讨论公立和民营辅助生殖行业的时候,我们的目标是要往业内的标杆水平努力的,以高于公立医院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所以上市公司可以在业内起到榜样性的效果。市场有很多非上市的民营医疗结构也想邀请我们这些专家加入他们,我们最终选择锦欣这些上市医疗机构的原因就是看重这些公司注重合规和公司形象的特点。
Q&A:
Q:昨天传闻中看到的这个研究资料索取的过程,是否对未来的政策制定有影响?
A:国家制定政策有严肃的过程,需要从各个层面征求意见。日常工作中,各种硏究都有可能。我们了解到的是还没有形成任何政策预期,只是做的一个调研和摸底。一个政策的出台要涉及到方方面面,包括跟业内人士的沟通。从我们跟其他行业内公司的沟通中了解到,目前政府还没有跟我们做过这方面的沟通。我们行业从业者感受到的国家对民营医疗机构的鼓励态度没有任何变化。我们作为上市的医疗机构,在合规、服务质量和医疗科研方面是业内认可的,未来会继续做好带头作用,让政府和社会进一步认可民营医疗。
Q:医保政策方面,除了北京将IVF纳入医保,其他区域医保推进的情况?
A:北京将IVF纳入医保后,在全国卫生、医保系统和社会层面内,得到了强烈的反响。我们公司所在地的卫健委主动跟我们联系,了解行业情况,探讨纳入医保的可能,在四川,当地政府准备跟我做一次座谈会。我们感觉其他区域也在跟进,正在做必要的论证和探讨。我们了解到,患者对医保纳入IVF是很期待的。公司也很期待纳入医保后,对辅助生殖行业的促进作用。我们认为相关政策出台会提速。
Q:IVF牌照是否放开?民营机构获取牌照的难度?
A:国家把人口战略提到较高层次,多个省份的卫健委对"十四五”IVF牌照都进行规划,包括对基层医疗发放牌照。民营机构要符合相关的软硬件条件后也可以获得牌照,实际情况来看,除了像我们锦欣这种领军的民营机构,新的民营机构拿牌照的速度和规模还是有限的。我们认为这个行业的门槛是牌照,但更重要的是技术、人才和口碑。针对当地的IVF牌照规划,我们也在研究公司的拓展计划,考虑跟公立医院更广泛的合作。我们觉得牌照的规划和布局不会对我们的未来经营有影响,政策会促进更多的患者前来咨询和使用IVF服务,整个市场还有非常大的空间。
Q:国内疫情对公司经营的影响?武汉医院的后续发展?
A:深圳疫情相对比较严重,但我们深圳医院的防疫措施在正常进行。香港疫情很严重,但是香港开展的业务量相对较小。目前综合看,医生和医院的经营都没有影响。美国那边,刚开始有一些医生感染Omicron,现在经营和入院已经恢复正常。成都的疫情影响最小。武汉的进展比较顺利,大概这个月提交验收申请,接受政府和专家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