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金融委专题会议指出积极出台对市场有利政策,受消息影响,A股午后飙升,沪指收涨3.48%报3170点,深成指涨4.02%报12000点,创业板指涨5.2%报2635点。两市风险偏好急剧上升,个股逾4200股上涨,成交额1.19万亿,北上资金净卖出0.8亿。
盘面上,题材概念全线飘红,最新版新冠诊疗方案提病例实施分类收治,旅游股现涨停潮,酒店餐饮、航空股大涨;金融股强劲,券商股集体大涨,东方财富涨10%;半导体板块大涨带强芯片概念,韦尔股份涨停;以锂电池为首的新能源赛道股表现突出,宁德时代、比亚迪涨约8%;电子身份证继续大涨,无人驾驶、新能源车、RCS、东数西算等概念大涨靠前。
具体来看:
旅游概念掀起涨停潮。桂林旅游、众信旅游、三特索道、长白山、张家界、西藏旅游等十余股涨停。瑞信表行指各国通关非短期内出现,相信2022年非国内旅游量将维持4%,为疫情前的低水平,估计国内旅游于2022年可重返疫前的85%水平,预期总客流量每跌1%,2022年及2023年预测盈利将跌4%及11%。
酒店餐饮概念全线飙涨。君享酒店、金陵饭店、西安旅游涨停,华天酒店、首旅酒店涨超9%。消息面上,昨日, 国家衞健委昨日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其中提出,对病例实施分类收治。对此,中金研报指出,诊疗方案的调整或有助于部分缓解医疗压力,为疫情下远程出行的修复提供保障。
航空概念集体大涨。南方航空、中国国航触及涨停,中国东航、白云机场等涨超9%。华创证券表示,进入3月以来,受多地散发疫情影响,行业需求处于相对低位,市场预期转向相对悲观,叠加油价冲高影响,航空板块有所调整,但预计2023年起行业供需反转的逻辑当前仍未被破坏,预计在本轮疫情有效控制后,仍会呈现强韧性。
锂电池涨幅居前。蔚蓝锂芯、中天科技、融捷股份、和胜股份等涨停,亿纬锂能大涨11%,宁德时代大涨超8%。2022年政府工作报吿指出,能耗强度目标在“十四五”规划内统筹考核,并留有适当弹性,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中银证券分析认为,动力电池行业格局初步形成,二线企业有望崛起。其中,宁德时代行业龙头地位确立,比亚迪凭借自身新能源汽车销量,地位稳固。动力电池行业排名前十的企业市场份额呈现震荡上行趋势,二线电池企业逐步崛起。
证券板块表现强劲。华鑫股份、华林股份、中银证券、广发证券等多股涨停。消息面上,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资本市场问题,包括宏观经济运行、房地产企业、中概股、平台经济治理和香港金融市场稳定问题五个方面;会议强调,有关部门要切实承担起自身职责,积极出台对市场有利的政策,慎重出台收缩性政策。
保险股、银行股午后也集体走强。保险股方面,中国太保涨超4%,中国平安、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涨超3%;银行股方面,成都银行涨超9%,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宁波银行等跟涨。
新冠检测概念跌幅居前。维诺赞跌停,优宁维、博拓生物、热景生物、易瑞生物、万孚生物等跟跌。消息面上,3月15日,广东、河南、山东相继发布关于新冠抗原检测试剂集采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开展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产品集中采购。有行业人士表示,结合产品成本价值,以及随着获批企业的不断增多,新冠抗原检测试剂集采价格的下降“仍有空间”。
猪肉股表现低迷。得利斯跌超5%,天域生态、京基智农跌超3%。数据显示,1月至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0.9%。在食品烟酒价格中,猪肉价格同比下降42%。 方正中期期货评论指出,近期国内疫情反复给猪肉消费预期造成不利影响,生猪现货价格延续小幅回落,但全国现货整体在收储政策支撑下跌幅放缓,3月份随着气温回升,基层农忙季节临近或将带动消费季节性回暖。
今日,北向资金净流入41.13亿元,其中沪股通净流入19.10亿元,深股通净流入22.13亿元。
展望后市,国盛证券认为,随着国际局势逐渐缓和,以及周四凌晨美联储货币政策会议的靴子即将落地(将公布首次加息基点以及后续加息缩表指引),A股市场或迎来持续探底后的超跌反弹。操作上,可关注年初至今持续回调、短期性价较优,且一季报预期增幅较大的光伏、半导体、新能源相关成长板块,以及对全年GDP增长5.5%目标贡献力度较大的“稳增长”相关概念、“数字经济”、“东数西算”等主题投资机会。短期需避免北向资金持续抛售,且持仓比例较大的消费、家电等板块。
广发证券研报称,A股“赔率-胜率”均有所改善,A股的估值已处历史均值以下,具备中长期配置价值。持续建议关注低PEG品种:(1)“供需缺口”通胀逻辑受益的资源/材料(煤炭/铝/钾肥);(2)“旧式”稳增长仍会承载“稳定器”作用(地产/建材/煤化工);(3)“新式”的稳增长抓手,比如受益于能源安全且PEG较低方向(数字经济/光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