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午后,港A股医疗服务板块集体跳水,不少细分赛道龙头股更是大跌超10%。究其原因,源自一份业内流传的函件。
这份函件落款为国家衞生健康委体制改革司,内容中请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所、中国医院协会民营医院分会于3月15日前反馈营利性医疗机构上市融资是否符合健康产业发展政策导向,营利性医疗机构上市融资是否会在医疗行业内产生不良示范效应,营利性医疗机构上市融资是否会导致社会资本在医疗领域无序扩张风险。
在外部环境风起云谲之际,此份函件的出现,迅速引起市场高度关注,甚至出现过度解读。对此,格隆汇梳理了近年来已落地国家政策对于民营医疗机构的观点与指引。
实际上,回溯过往可以看出从1994年最开始允许非公医疗进入,到后续大力支持与协同发展,国家政策一直以来秉承的态度都是鼓励社会资本办医,公立民营协同发展,医疗服务板块投资逻辑并未转变。
图表一:关于社会资本办医政策变化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格隆汇整理
而此份函件是否会影响到政策一贯以来对于社会办医的态度,以及是否会影响民营医疗服务机构的经营情况,对此,格隆汇参与了辅助生殖民营医疗机构锦欣生殖的电话会议,以下为主要观点:
首先,从政策面上,针对社会办医国家政策具有连续性与一贯性。2022年1月10号,国家发改委等二十一部门(包括国家衞健委)印发了《“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对多元医疗的发展有很多指导参考意义,也是指引未来5年医疗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划跟之前鼓励社会办医的宗旨是一致的。规划指出,“适应人民群众需求增长和消费升级趋势,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增加服务供给,强化服务标准,做大服务品牌,鼓励和发展专业型的医疗管理集团”。“十四五”规划作为一个纲领性的文件,对未来政策发展具有指引性。此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衞生和健康促进法》中,专门提到“支持社会力量举办的医疗机构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医疗体系坚持以非营利性的公立医疗机构为主体,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
其次,从公司发展战略上,响应国家鼓励生育的政策,打造辅助生殖的一体化服务机构,作为公立医院的有效补充,发挥社会价值。随着我国出台鼓励人口生育的一系列政策,近期出生人口的下跌趋势有一定的减缓,说明三胎政策已经开始起作用,相关配套政策措施正在陆续出台。例如,北京将部分辅助生殖服务纳入医保,其他省份也在研究是否推出类似的政策。
此前,辅助生殖和上下游的医疗机构由于牌照受限,服务量相对固定。随着更多居民有生育的意愿,辅助生殖的服务需求上升,行业渗透率进一步提升。值得之一的是,居民普遍对消费升级有比较强的需求。比如在公立医院,特需门诊挂号量限制在10%。之所以控制比例,原因是一方面要保证公立医院的服务属性,另一方面说明居民对特需服务的需求量很高,远远不止10%。因为公立医院没有办法满足这么多多样化服务,民营医疗机构作为公立医院的有效补充,参与就势在必行。
而锦欣生殖看到未满足的针对个性化服务需求,从而根据病人的需求打造差异化的医疗服务,这与政策支持发展多样化医疗服务的要求是一致的。
最后,作为上市的医疗机构,公司受到国家、资本市场和大众的共同监管,合规经营。在辅助生殖行业,锦欣生殖努力做到行业内最好,在内部讨论公立和民营辅助生殖行业的时候,公司的目标是要往业内的标杆水平努力的,以高于公立医院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上市公司作为公众机构可以在业内起到榜样性的效果。实际上,市场有很多非上市的民营医疗机构也想邀请行业顶尖专家加入,但优质人才最终选择锦欣等这类上市医疗机构,原因就是看重上市公司注重合规经营,注重品牌形象与口碑的特点。
总体来看,格隆汇认为,从过往的政策梳理来看,国家对于社会办医一直以来都处于支持与鼓励,并没有传闻中因一纸研究函而改变长期以往的医疗服务板块的投资逻辑。长远来看,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空间还是很大,对多元化医疗的发展要充满信心。相信未来政府在后续的政策出台过程中会更加审慎,更多考虑市场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