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证券国际:短期多重逆风 资金流出使中概股及港股出现超卖
招商证券国际近日发表报告表示,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上周根据《外国公司问责法》(HFCAA)将五家中概股公司纳入「临时退市清单」。此次纳入「临时退市清单」的五家公司均在过去数日发布年报。接下来几个月,随着各家公司陆续披露年报,该行预计几乎所有中概股将被加入到该「临时退市清
单」。
该行指,中概股退市风险由来已久,去年12月2日SEC宣布已修订完善了《外国公司问责法》相关的信息提交与披露的实施细则,表明针对中概股的监管政策正式进入实质性执行阶段。此次SEC发布清单并非代表事态陡然升级,而只是落实《外国公司问责法》在实际操作层面的一个节点。截至3月10日,美国交易所上市的中概股共280家,市值合计1.29万亿美元,其中272家为民营企业,市值合计8,935.1亿美元。中概股回归港股主要采取「第二上市」(目前16家)或「双重主要上市」(目前4家)两种形式,合计市值分别为6,050.6亿美元和735.3亿美元。其余尚未回归的公司市值合计为2,149.3亿美元。
招商证券国际指,根据其筛选,2022年余下时间预计符合条件进行第二上市的公司有36家,合计市值为1,425.2亿美元;2023年预计符合条件的公司有12家,合计市值为449.7亿美元;两年合计占尚未回归民营中概股市值的87.2%。但由於港交所(00388.HK)审核周期以及港股市场流动性等因素,实际回归的公司数量可能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蔚来(09866.HK)(NIO.US)在今年3月10日采取「介绍上市」的形式,从美股回流并取得港股第二上市地位。「介绍上市」不会发行新股,也不会筹集新增资金,因而无需进行公开招股程序,所需挂牌流程较短。在渐行渐近的退市风险下,蔚来对其他中概股可能起到一定的示范效应。若公司并无急迫集资需求,该行预计采取此方式可显着加快回归的步伐。
该行预计到2024年初,中美若在跨国审计监管合作层面无法产生突破,中概股退市将会逐步落地。即便中概股以双重主要上市或第二上市途径回流港股,部分原有投资者可能面临只能投资美国证券交易所挂牌股票的限制,无法将持仓转往香港,而不得不清空或削减持仓,造成投资者基础的永久流失,进而导致中概股估值承压。
短期内,虽然中概股退市风险对公司基本面并无影响,但招商证券国际预计多重逆风影响下(俄乌战争、香港本土疫情、美联储货币政策等),投资者情绪较为悲观和政治因素导致的资金流出使得中概股和港股出现超卖,短期内仍将延续底部震荡行情。
关注uSMART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是基于盈立的内部研究和公开第三方信息来源。尽管盈立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尽力确保内容为准确,但盈立不保证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并对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盈立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盈立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分析及判断。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级人员、雇员或代理人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文章内容中的任何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内容只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证券、虚拟资产、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保证。监管机构可能会限制与虚拟资产相关的交易所买卖基金仅限符合特定资格要求的投资者进行交易。文章内容当中任何计算部分/图片仅作举例说明用途。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往绩数字并非预测未来表现的指标。请审慎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请咨询独立专业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