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格隆汇专栏:君临
消息面上,全国各地的三胎政策持续加码,上市公司大北农更是发布了一条大力鼓励生育的方案,引起了相关概念股大涨。
市场高低切换的风格没有变,在政策、基本面双重改善下,中药、医疗器械、猪肉等困境反转的板块我们会持续跟踪。
而另一边,高位赛道还在杀估值。
元旦后,联储加息引起10年期美债收益率飙升,这个情况超出了市场的预期。
美债收益率影响估值模型中的贴现率,进而影响市场风险偏好,价值股相对于成长股更有性价比。
去年春节的时候,也出现过美债上升,当时杀的是处在高位的“茅指数”,今年杀估值换成了新能源、半导体、军工等。
不过,去年初美债收益率走高后很快回调,也就没耽误A股随后的一轮成长股行情。
而这次美债上升的持续时间大概率会更长,赛道股的调整估计还会持续。
管网改造
今年,全球流动性有明显收紧倾向,而国内的基调则是“稳增长”,2022年也被普遍认为是稳增长大年。
历史上,国内总共出现过5次稳增长周期,影响较大的是08-09年的“四万亿”强刺激、15-16年房地产去库存、18-19年从“去杠杆”到“稳杠杆”这3次。
通常情况下,稳增长会分为3个阶段“预热期、发力期、见效期”,按我们的对市场的通俗感受,分别对应政策底、市场底、经济底。
当前市场处于明显的政策底部,也是稳增长预热期的开始。
这个阶段,大部分投资者对于稳增长行情的态度和走势,持有怀疑态度,即使在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时,也会更加关注成长股机会。
所以从稳增长目标提出到开始发力,市场风格非常混乱,没有明显主线。
开年的几个交易日,地产后周期的家电、建材表现不错,但很多人因为投资惯性思维,关注度较少。
稳增长行情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会一蹴而就,后续随着数据改善依然会有很多机会,比如最近多次在重点会议上提及的管网改造。
01
政策重点关注
前段时间,一些地方管道老化严重,发生燃气管道爆炸事故,地下管网排查和改造开始被政策关注。
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主席作出批示,要求“十四五”期间,必须把管道改造和建设作为重要的一项基础设施工程来抓。
随后水利部、浙江金华、辽宁阜新等政府纷纷表态加速管网改造。
12月22日发改委也表示,加快补齐燃气管道、防灾减灾等领域短板,系统治理城市内涝,统筹推进排水防涝设施建设。
由此可见政策层面对于城市管网改造的需求明显提升。
02
投资及覆盖提速
根据规划中的内容,十四五的管网投资会集中在城市管道更新、污水处理、综合管廊、重点工程等领域。
来源:申万宏源证券
参考2019年初数据,上海服务年限超过50年和材质为混凝土的老旧供水管网长度尚余1200公里,占上海供水管网的3%。
对应到全国城市和县城存量管道来估算,我国待改造的老旧管道长度达11万公里。
假设3年内完成改造、其中50%使用塑料管道,预计每年将贡献塑料管道需求增速约6.4%。
此外,国内地下综合管廊增速也很快,2016-2020年我国城市道路和桥梁地下综合管廊长度从479公里增长至6151公里,复合增速89%。
虽然已取得阶段性的进展,但是城市覆盖面仍较少,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提管网建设,预计后续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也将进一步加速,弥补下城市规划的短板。
03
产业链机会
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地下管网的投资机会主要围绕“管道制造”、“管道施工”、“管道安防”、“勘探设计”这四个方面:
(1)管道制造:
管网投资的规模大且单位投资额高,是细分赛道确定性较高的领域。
以城市排水管道为例,涉及输、排水的管道产品主要包括混凝土管道、金属管道和塑料管道三大类。
不同的材质、性能决定了各类管道产品的适用范围不同,随着地下管廊建设的加速推进,相关管道制造公司有望受益,其中市政业务占比越高的公司受益程度越明显。
相关标的:中国联塑、伟星新材、纳川股份、东宏股份、三和管桩、青龙管业
(2)管道施工:地下管网的建设关系民生和城市安全,因此后续的管道施工需要更为专业的建筑和施工公司参与。
相关标的:中国建筑、隧道股份
(3)管道安防&勘察设计:由于地下管网内的需要建设配套的消防工程、监控与报警系统、排水系统、标识系统、控制中心(运营、监测、控制)等等。
相关标的:苏交科、华设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