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格隆汇专栏:海榕财富风险投研,作者:海榕君
A股新年的第一周不是独自在下跌 ,美股上周也是连跌了 4天,美股投资者今年和大家一样难受 。A股上周是所有的高成长行业都在下跌,包括:光伏 ,风电,储能,绿电运营商,军工,电动车整车,IGBT , 培育钻石,和个股和行业的基本面关系不大。
(美股纳斯达克ETF :QQQ)
下跌原因和去年3月份的逻辑类似:都是美债利率上行,去年是虚晃一枪,今年实质性加息2-3次甚至缩表。但是两个国家面临的宏观环境是不一样的,中国面临的是经济增长的压力和流动性宽松,美国面临的通胀压力与流动性收紧,国内后面为了保经济增长大概率会降准或者降息的,流动性宽松是有利于成长股的。
上周是老基建板块在上涨,我的格力电器终于吃上肉了,格力至少还有7%的股息率,家电板块上周领涨市场,核心逻辑在周三的文章《首席喊了新的主线》写了,经济增长是第一位的,碳中和是第二位的。但是老基建没有长期逻辑,只是边际低估值的修复,去年新开工和商品房的销售是-20%的增长,未来 1-2 年会对需求产生比较大影响,大部分老基建都看不长,有长期逻辑的防水,五金,涂料要好一些。
老基建领域有增量逻辑的是小家电板块,高瓴买过北美小家电公司 VESYNC,2020年受疫情影响和居家办公等催化,厨房小家电需求激增,多数公司收入表现远优于行业,造成2020年收入端的高基数,这也直接导致2021年厨房小家电公司业绩很难看,比如九阳、小熊电器、新宝股份。
现在市场分歧比较大,买方机构的观点相对卖方观点稍微更有价值一些,慎知资产余海丰过往业绩比较优秀,投资框架经历过10年的锤炼,他曾经管理的泰康投连险在整个公募基金历史上业绩能排到前10名,去年他没有投资新能源仍然取得正收益,他的观点参考价值更大一些,他对新能源的板块观点很明确:
再说说其他公司:
前期忘了说了,凯莱英在港股上市的时候(2021-12-10),高瓴买了282万股,占总股本比例的1.06%,这个数据可以在港交所网站可以查。凯莱英这家公司 的客户大部分都是海外医药龙头公司 ,最近半年拿了辉瑞的大单,业绩增长应该比较确定,凯莱英在CXO大分子领域也在积极布局。西药股短期不在在风口 ,短期还是要慢慢熬。
扬杰科技发布业绩预增公吿,预计2021年盈利7.19亿-7.94亿元,同比增长90%-110%。公司新产品业绩突出,MOSFET产品营收同比增长130%,IGBT产品营收同比增长500%
芒格再次增持阿里巴巴,芒格旗下的每日新闻集团在2022年1月4日提交的一份强制性13F文件显示,收购了30万股阿里巴巴股票,将之前的持仓规模扩大一倍至602,060股,按照每股121.16美元的买入价格计算,这笔投资价值约为7300万美元。阿里巴巴现在15倍PE , 腾讯现在18倍PE, 估值已经足够低,不适合拿放大镜去找问题。
最近一周,高估值公司回调很多投资者挺恐慌的,市场的方向是合力走出来的,短期是无法预测的,投资的本质还是抓住产业趋势,投资成长股本质还是抓住“市值=净利润*估值” 这个公式,长牛股都是业绩增长驱动市值不断增长,把2022年的业绩算一下,给一个合理正常估值,自己就没有那么恐慌了。
消费行业现在景气度 比较高的是培育钻石和白酒,最近白酒股和培育钻石跌了,行业基本面没什么变化,和其他高成长行业一样,都是整个板块的估值回调,白酒行业仍是国内普通投资者最值得 关注的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