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明野
数据支持 | 勾股大数据(www.gogudata.com)
大家好,我是明野!
今天A股2022年开门第一天,其实总体是好的,从涨跌数量看是涨多跌少,但是要命的就是核心赛道板块都是大幅下跌,比如锂电、光伏,医药(CXO为首),跌的都很凶。
其实昨天港股还不错,晚上美股也涨的不错,特斯拉涨了13个点,结果到了今天A股开门,这些就崩了。
当然理由有很多,有说机构资金过完年了,先从高估值上面撤退,再来看方向。而基本面上,也有很多的理由,比如新能源就有芯片缓解幅度有限+国内需求担心+电池涨价等等。
今天涨的其实主要是两种,一种是基本面一般,短期也没法证伪的板块,比如元宇宙,另外就是各种理由反弹的,有基本面的理由,也有估值低的理由。
先说下中药和药店,就属于基本面的理由,而且估计是承接了CXO出来的资金,怼进了医药。
其实从几个维度来看中药板块还不算被高估,一方面是未来的预期上中药部分公司的预期估值并不高且大多PEG小于1;另外一方面横向对比食品饮料板块,一直还有所差距。
政策催化下的估值修复或只是第一步,估值重塑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从估值-业绩-逻辑的修正过程。而曾经的中药板块就是在2013年-2014年经历估值下修的过程后,导致传统逻辑被破坏、估值受到压制。
但到了2021年政策端出现明显的边际向好,医保目录部分中药解除限制、中药配方颗粒试点结束、湖北中成药集采降价温和以及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指导意见等一系列重磅政策的纷纷落地,可以看出国家对中医药支持政策已由顶层设计逐步过渡到落地执行阶段,具有较强的连贯性,释放出强烈积极信号。
2021下半年的政策驱动或许只是第一步并且还没有完全结束,2022年才是真正的业绩和逻辑兑现的关键一年。站在2022年年初的时间节点,有两点的明确方向可以带来业绩兑现。涨价为上下游共振的结果,业绩释放只是时间问题。原材料持续上涨带来成本的提升+下游需求旺盛,双重叠加带来提价从而进一步增厚利润。
2021年中药上市公司中有15家公司实施或者公布了股权激励方案,解锁条件上利润端或者收入端要求的未来复合增速对比过往三年的复合增长率,基本都有所上调。
另外零售药房板块最近表现也比较亮眼,新增门店是药房业绩的前瞻指标,2021年的门店扩张有望为 2022 年业绩稳增长奠定基础。
门店扩张方面,21年医药零售门店扩张速度均有加快,有望为22年营业收入带来增量。根据医药零售板块龙头企业过往开店表现,一般而言新开门店第一年营收规模仅50-60万,第二年在获得医保定点后,门店营收有望实现翻倍增长。从21年前三季度数据看,6家医药零售上市公司门店扩张增速均为近三年最快增速,21年新开的门店有望为2022年贡献营收增量。
根据中康CMH公布数据,全国店均销售额指数定基和环比指数(同比2019年单月销售额)呈逐步提升态势,21年11月单月销售额指数为100,较此前1-10月平均值9有边际提升趋势。
2020年疫情为药房带来短期业绩增厚,“疫情物资”及“医院挤出效应”为药房带来的业绩增厚。以上两种因素均仅增厚当年业绩。2022年起基数因素逐步消除后,药房板块有望恢复以往正常年份增长。从2021年从前三季度财务数据看,部分药房增长已有所恢复,21年第三季度营收已呈现边际性的恢复增长(漱玉平民、健之佳、一心堂)。参考去年部分药房 Q4 基数因素进一步消除,Q4起部分药房基数压力有望进一步缓解,药房板块有边际改善的预期。
大板块里指数中走在前面的分别是虚拟人、数字货币、云游戏等。元宇宙属性越多涨得越高,预计过年前该浪潮仍可持续,反正传媒大板块里面,熊了这么多年,终于等到了一个大概念,而且就是那种未来大方向,近一两年都证伪不了,而且感觉有向外扩散的趋势,一些市值大一点公司也参与进来了,反正就有12月妖股的感觉。
目前来说,元宇宙方向比较主流的包括游戏、NFT、平面媒体等;虚拟人涉及预计在春节期间会在各大衞视乃至春晚上登台,届时可能会再炒作一波。具体标的如下,供参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