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摩根大通发布了他们对2022年的投资展望。
到 2022 年,全球经济将进入自 COVID-19 大流行爆发以来的第三年。随着政府和企业逐渐将其策略从应对大流行转向流行,紧急刺激措施正在被遏制,这将改变 2022 年的投资格局。
总体而言,我们认为保持投资仍然至关重要。全球复苏应继续有利于全球股票和企业信贷等风险资产。然而,高估值意味着误差更小,区域和行业的积极选择更为关键。
我们认为全球经济仍处于经济周期的早期至中期。在美国和欧洲等发达经济体,最快的复苏增长阶段可能已经过去,但在亚洲和新兴市场,它仍在加速。
2022 年,中国国内需求可以取代出口,为中国带来增长。
在美国,要想获得额外的增长动力,需要解决包括劳动力短缺在内的几个供给侧限制因素。
总的来说,我们预计全球增长动力将从发达经济体转向亚洲和部分新兴市场。
中国考虑的是长期挑战,例如环境可持续性、低人口增长率、技术产出的更大程度的自给自足和金融稳定。为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出台了相应的举措,包括脱碳、教育改革、房地产市场遏制、科技领域的反垄断和信贷控制。除了这些政策外,中国领导人还制定了共同繁荣的目标,即收入和财富在人口中的分配更加平等,这为可持续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诚然,从长远来看,这些政策举措可能有助于中国重新调整经济模式并提高增长潜力。然而,2021年7月以来,密集的调控行动和楼市调控令国内投资和消费承压。预计 2021 年第四季度和 2022 年上半年的政策宽松将稳定经济,尽管规模可能温和。
进入 2022 年,国内房地产市场的信贷状况可能会继续改善。随着东南亚出口商从疫情中复苏并在全球贸易中占据部分份额,中国的出口增长可能会放缓。内需或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2022年,投资者应考虑政策支持的行业。这意味着碳中和和新能源、技术硬件的自给自足和有弹性的国内技术供应链值得关注。同时,当增长趋于稳定且估值仍然具有吸引力时,消费必需品和服务行业可能会出现机会。
我们预计全球总体通胀将从 2021 年的高位回落,但通胀走强的趋势可能会持续下去。同样,美国的通胀率预计将从 5-6% 的范围下降。核心通胀可能在 2022 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保持在美联储 2% 的目标之上。这可能会迫使美联储在 2022 年底前更认真地考虑加息。
随着增长点在全球范围内移动,我们预计发达市场央行将首先变得更加鹰派。亚洲央行可能更愿意等待经济反弹形成后再考虑提高政策利率。尽管未来 1-2 年政策利率和政府债券收益率有望上升,但在某些情况下,实际利率可能保持低位甚至为负。
由于全球经济仍处于经济周期的早期(对于亚洲和部分新兴市场)和中期(对于美国和欧洲),股票和企业信贷等风险资产可能会在风险调整的基础上,表现优于固定收益和现金等保守资产。
对于股票而言,国际多元化仍然是关键。重点可以逐渐从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市场转向中国和亚洲。中国由于政策变化和监管改革而导致经济放缓。这些基本情况在 2022 年不太可能发生太大变化,但碳中和、进口替代等行业可以享受政策红利。随着亚洲各国政府采取应对 COVID-19 的策略,亚洲各地不断上升的疫苗接种率应该会促进国内更持续的复苏和收入提升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