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的是香港网站,香港证监会BJA907号,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细分赛道新星和誉-B(2256.HK)获四大机构增持评级,强大创新能力支撑长期价值
格隆汇 11-25 08:08

大行评级历来都是重要的投资风向标,尤其是医药行业,投资机构凭借其深厚的行业研究经验和长期的跟踪调查,往往对行业中的企业有更深的理解。

笔者关注到,专注于小分子创新药赛道的和誉医药,公司在11月17日前后分别获得了包括Morgan Stanley、J.P.Morgan、SVBLeerink等在内的四家投资机构“跑赢大盘”的评级。

图表一:和誉医药大行评级概览

资料来源:机构研报,格隆汇整理

在当前医药政策逐步企稳,创新药改革进入深水区的关键节点,知名投资机构依旧看好和誉医药,其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和誉医药:价值低估的细分赛道新星

当前医药板块在经过了前期的大幅上涨和估值回调后,市场对板块的价值挖掘已然十分深入,优质的龙头企业已经给予了较高的估值,但是细分领域的黑马,却是具备较高性价比的选择。因此当下寻找细分赛道的新星,可能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投资方法。

而这个逻辑或也是四家机构看好和誉医药的原因之一。从其给出的目标价来看,当前价位的和誉医药上行空间充足,长期价值释放潜力大。

由于和誉医药属于港股上市的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企业,因而常规的PE或PS估值并不适用,HSBC通过使用价格和峰值销售的比值P/PS(price-to-peak-sales)来衡量公司估值的高低。

据HSBC计算,和誉医药的P/PS仅有2.5倍,相比于其研究覆盖的所有生物技术公司(包含君实生物、百济神州、天境生物、信达生物等)的平均值5.0倍P/PS,该P/PS明显较低。也就是说和具备同一规模的销售峰值的生物科技公司相比,和誉医药目前的股价明显低于平均水平,市场对其认知并不充分。

而J.P.Morgan则认为和誉医药基于其强大的小分子肿瘤学药物发现平台和具备丰富经验的管理团队,成功布局了多样化且具备强竞争力的管线,可以给予其目标价16港元的估值,预估市值达112.4亿港元。

尽管目前公司受到市场情绪和行业竞争加剧的影响而市场表现不佳,但据J.P.Morgan预测,未来和誉医药的FGFR4、泛FGFR和CSF-1R抑制剂ABSK011、ABSK091和ABSK021在2025年推出后,当年总销售额或达到3.1亿元人民币(约4500万美元),第7年的峰值销售额或为42亿元人民币(约6.04亿美元),以业绩为导向,市场对其将有更为直观的认识。

什么支撑和誉医药的估值?

业绩是支撑公司估值的核心因素,和誉医药作为一家18A公司,其未来业绩的保障则是基于公司产品的优势和强大的创新研发能力。

具体来看,和誉医药专注于小分子肿瘤精准治疗及小分子肿瘤免疫治疗的研发,在产品管线的布局上,和誉医药选择开发现在市场上仍未被发掘且极具潜力的创新产品。例如,在小分子肿瘤精准治疗领域中,公司核心产品包括FGFR4抑制剂ABSK011及泛FGFR抑制剂ABSK091等;在小分子肿瘤免疫药物中,其主要产品包括CSF-1R抑制剂ABSK021等。

据Frost&Sullivan数据显示,FGFR4抑制剂、泛FGFR抑制剂、CSF-1R抑制剂三大市场目前均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其中,目前全球范围内还没有一款FGFR4抑制剂获批上市,临床阶段的FGFR4抑制剂也均处于I/II期早期阶段;泛FGFR抑制剂市场中,目前全球范围内仅有三种泛FGFR抑制剂获批上市,中国暂无获批产品;CSF-1R抑制剂市场中,目前培西达替尼是唯一获FDA批准的CSF-1R抑制剂,索凡替尼是NMPA唯一批准的能够靶向CSF-1R的药物。

由此可见,和誉医药立志于开发出全球潜在的同类首创或同类最佳产品,一旦产品成功上市,未来所处的市场将呈现爆发增长趋势。以ABSK011为例,SVBLeerink预测其销售额将有望于2032年达到110亿港元。

图表二:和誉医药产品布局的三大市场规模(亿美元)

数据来源:公司资料,格隆汇整理

在研发能力上,和誉医药拥有自主建立的创新驱动发现平台,可以进行癌症基因组学与筛选、计算药物化学、转化与生物标志物科学。和誉医药凭借其技术平台,已开发了多款具有全球商业化权利的临床及临床前阶段候选药物管线,有望满足我国以及全球重要的医疗需求。

并且,和誉医药拥有全球最大的FGFR管线组合之一,其中就包括公司核心产品ABSK011和ABSK091在内的五款迭代FGFR候选药物,均为全球潜在的同类首创或同类最佳小分子药物。

值得一提的是,一家创新药公司的研发能力强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背后的管理层以及研发团队创新研发实力。

和誉医药的研发团队由三位联合创始人徐耀昌博士、喻红平博士以及陈椎博士共同领导,其中公司的临床前研发团队包含约70名高水准科学家。

从过往研发成功案例来看,三位联合创始人均在创新药领域中拥有丰富经验,曾共同为数十款药物的研发做出贡献,如阿美替尼、度洛西汀、厄达替尼、拉米替坦、聚乙二醇洛塞那肽、瑞博西尼、氟马替尼及维奈托克等多个项目已成功实现商业化,并取得了不错的收益。

综上所述,和誉医药三位创始人对于产品管线及研发方向的差异性布局和自主建立的创新驱动发现平台,使得公司开发出多款具有全球商业潜力的临床候选药物。而这些潜力产品未来所带来的业绩增长,也正是投资机构所看到的和誉医药的价值。

小结

作为一家在创新和研发上拥有过硬实力的生物科技企业,和誉医药通过瞄准当下的增量市场,以差异化布局,从而在细分赛道拥有了较强的竞争力,也使得其未来具备较高的增长潜力。而当前公司获得四大机构的增持评级,无疑是一个十分积极的信号,在估值低估的当下,和誉医药未来的成长性值得期待。 

关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踪我们,查看更多实时财经市场信息。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发现投资的乐趣?加入 uSMART投资群 并分享您的独特观点!立刻扫描下载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是基于盈立的内部研究和公开第三方信息来源。尽管盈立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尽力确保内容为准确,但盈立不保证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并对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盈立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盈立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分析及判断。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级人员、雇员或代理人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文章内容中的任何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内容只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证券、虚拟资产、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保证。监管机构可能会限制与虚拟资产相关的交易所买卖基金仅限符合特定资格要求的投资者进行交易。文章内容当中任何计算部分/图片仅作举例说明用途。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往绩数字并非预测未来表现的指标。请审慎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请咨询独立专业意见。
uSMART
轻松入门 投资财富增值
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