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信证券研究
中信表示,建议关注研发为本、立足创新的港股生物医药板块,以及行业景气度持续上行的制造业。
2021年以来中央和地方先后多次提及加快「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未来五年中央财政将累计安排百亿以上奖补资金,重点扶持相关企业创新发展。2019年以来超过4900家中小微企业被列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包括600家上市公司,其中有79家上市公司被纳入MSCIChina,同时有35家港股公司上榜,主要集中在生物医药、科技、工程机械、化工新材料等领域。
我们建议关注:
1)研发为本、立足创新的港股生物医药板块,包括CXO、医疗器械、科学服务等,如启明医疗、药明康德;
2)长期成长空间打开,行业景气度持续上行的制造业,包括汽车零部件、半导体、新材料等,如中芯国际、耐世特、东岳集团。
实际上「专精特新」概念早在2011年9月「十二五」期间被首次提及后近年来逐渐被列为「十四五」规划的主要发力点,2019年以来工信部公布了首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至今,已有三批共4922家企业获得「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同时各省市同样积极开展扶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超过4万家企业被列为省级「专精特新」。
被推荐或申报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除了软件实力外,还需满足经营效益、专业化程度、创新能力和经营管理等硬性财务指标。从行业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科技、高端制造、化工、医药等行业,同时前三批上榜的企业大多设立在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据不完全统计,广东、浙江两省累计上榜企业均超过300家。除了中央的奖补外,广东省主要城市同样给予上榜企业20-100万不等的一次性补贴。
整体来看,上榜公司多为中小企业,主要集中在科创版、创业板、新三板和新四板中,流通市值在300亿以下的公司占比超过80%。同时随着市场对于「专精特新」概念股关注度逐渐升温,上市公司整体估值水平明显抬升,静态市盈率在50x以上的超过了30%,此外相较沪深300和MSCI China,上榜的企业盈利能力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ROE中枢为12.8%(沪深300ROE中枢为15.7%)。
1)具有高创新属性的港股生物医药企业,包括未盈利的生物科技类公司、医疗器械、疫苗、CXO等,从标的上建议关注启明医疗-B、心通医疗-B、药明康德、金斯瑞生物科技等;
2)长期成长空间打开,行业处于高速发展初期,景气度持续上行的优秀硬科技和高端制造业,包括半导体、化工新材料、汽车零部件、光伏新能源等,建议关注中芯国际、耐世特、东岳集团等。
新冠疫情全球蔓延超预期,全球经济进入衰退;中美摩擦激化;国内信用环境恶化;新兴市场风险失控,出现大幅资金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