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的是香港网站,香港证监会BJA907号,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国泰君安:能源危机之下的全球类滞胀接力

来源:国泰君安

导读

2021年先后发生于美国德州和欧洲的能源危机凸显了新旧能源转型的阵痛,叠加疫情刺激的后遗症,短期难以有效解决供需矛盾。全球能源价格大涨进一步助推通胀,叠加经济复苏放缓且不均,海外经济体面临类滞胀接力,或将对外部政策带来扰动。

摘要

疫后刺激余威叠加新旧能源转型阵痛,带来能源危机。

1)疫情后大规模财政货币刺激导致流动性泛滥,能源等大宗商品容易受金融属性驱动而出现上涨。叠加本次疫后,居民储蓄大增,消费动能强而生产恢复慢以及供应链受阻,供需矛盾大,加剧涨价风险。

2)海外能源危机背后都有新能源转型后能源体系不稳定的因素。为实现脱碳,欧洲电力供应结构从煤电向天然气、海上风电、核能等转型,英国15%的电力来自于海上风电,由于英吉利海峡缺风导致风力发电不足,占发电量41%的天然气发电需要替补,而欧洲天然气也在碳中和下供给压缩,难以满足需求,触发天然气价格大涨。美国德州也有压缩煤炭机组导致电力供应不稳的问题,此外未建立容量市场和市场割裂缺乏调度能力也促成了大面积停电和电价飙涨。

3)在新能源供应体系难以快速变革且极端天气频发的背景下,周期性危机或仍将出现。

4)海外能源危机的启示:

  1. 逐步有序退出传统能源
  2. 必须进一步从发电端、输送端、储能端等构建更加智能和具有弹性的供电体系
  3. 建立更加广泛的电力大市场,加强区域电力调配能力。

5)全球能源危机下看好三条赛道:

  1. 传统能源-煤炭;
  2. 新能源—光伏运营、核电;
  3. 电网——输电及储能

考虑到四季度欧洲天然气需求抬升、供给受限以及库存历史低位,我们认为欧洲缺气的局面至少持续到年底,带动能源价格维持强势。需求端主要由冬季取暖需求和经济复苏支撑,供给端无论是LNG还是管道天然气均难有改善,库存处于历史同期低位。考虑到拉尼娜气候或导致北半球冷冬概率增加,天然气价格还有进一步上行风险。欧洲天然气紧张的局面可能要到“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全面通气才能有所缓解,目前预计通气时间是年底或2022年初。

除了能源价格外,结构性因素也在助推通胀升温。芯片短缺、房租上行、工资上升等因素依旧是推动通胀的结构性因素。近期芯片涨价有所放缓,但供需缺口将持续到2022年中;房价的大幅上行正在向房租价格传导,低空置率说明租房需求旺盛,房租上行可能持续性较强;美国职位空缺数处于历史高位,将导致工资进一步上升。

全球增长回落,复苏不均,滞胀特征加剧,需要警惕外部政策超预期风险。新兴市场方面,虽然复苏并不充分,但部分国家迫于通胀压力,货币政策已经“抢跑”。发达国家央行也陆续开启货币政策正常化的进程,挪威成为了疫情后第一个加息的传统发达国家央行。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近期也表态承认通胀压力。全球类滞胀接力,这将对外部政策环境带来新的扰动。

关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踪我们,查看更多实时财经市场信息。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发现投资的乐趣?加入 uSMART投资群 并分享您的独特观点!立刻扫描下载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是基于盈立的内部研究和公开第三方信息来源。尽管盈立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尽力确保内容为准确,但盈立不保证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并对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盈立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盈立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分析及判断。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级人员、雇员或代理人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文章内容中的任何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内容只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证券、虚拟资产、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保证。监管机构可能会限制与虚拟资产相关的交易所买卖基金仅限符合特定资格要求的投资者进行交易。文章内容当中任何计算部分/图片仅作举例说明用途。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往绩数字并非预测未来表现的指标。请审慎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请咨询独立专业意见。
uSMART
轻松入门 投资财富增值
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