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明康德近期会议纪要
总结:
1.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5.36亿元,同比增长45.70%;净利润26.75亿元,同比增长55.79%; 业绩延续高速增长,CDMO业务和中国区实验室业务带来核心业绩增量
2.中国区实验室业务继续在吸收长尾客户的基础上,于21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4.87亿元,同比增长45.17%,继续延续超高速增长、彰显公司药物发现&测试服务一体化服务平台的优势;此外CDMO业务在产能(无锡、常州等地加速建设以及加速美国和欧洲产能投产)和管线持续扩张的情况下(占全球小分子管线的14%,其中北美市场占比为16%),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5.99亿元,同比增长66.45%,延续超高速增长,另外公司上半年净利率达到24.2%,继续呈现上升趋势,为公司经营性利润贡献核心利润增量;
3.临床CRO业务方面自疫情下恢复趋势明显,21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83亿元,同比增长56.51%;另外美国区实验室业务持续受到新冠疫情影响和核心项目推进延期等因素影响,21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59亿元,同比下降15.71%,预期下半年将会逐渐恢复。展望未来,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药物发现、临床前研究、临床业务以及CDMO业务”一体化服务龙头,将持续受益于行业高景气度、继续呈现高速增长。
Q&A:
Q:中报CDMO板块很快增长,持续加速,原因是什么?
A:增长了67%,几个因素:一个是CDMO战略得到很好的结果,坚持扩大的能力和规模,强大的development团队,1000 多个管线在里面,这些分子源源不断的进入后期商业化。给收入增长带来了快速和可持续的增长。开始进入 win the molecule。去年有疫情的影响,基数低一点。有一些疫情的新药也来到了公司。
Q:员工增速,过去几年平均20-25%,今年超过25%,原因是?未来两年,由于人工和capex的增加,业绩进一步加速?
A:员工增速通常是低于收入增长。2020 收入增长28.7%,员工不到25%。今年收入增长34%多,员工增长27%。实验室员工和收入是同步的,CDMO不同步。
Q:未来整个激励计划,持续常规化、规模化的做,每年做激励,20亿的规模还是10亿的规模,考量因素是哪些?
A:股东都要在8.30日投票。
第一个是20亿的常规。董事会为了激励团队摸高,本来年初的目标是30%,今年提高到收入 34%的目标,激励加倍,本来是10亿。上下合力非常踊跃的去摸高。第二个是股东利益一次性计划,跟公司未来股价和市值挂钩,
达到股价170元、178元,236元港币等。这个计划更多是为了激励和保留最核心的中高层,主任级以上的,差不多500人的团队,每个人又带来50-100人的团队,这一批人中国竞争非常 激烈的人才市场非常重要的力量。这个激励计划是我们深思熟虑推出来的。行权也是分为五年行权,45个连续交易日,资金 池价格不低于80%才能够行权。
我知道A 股市场上大家没见过这种计划,美国是很常见的,只有股票上涨了,市值增加了,管理层才能够得益。
Q:目前CDMO业务板块,制剂的情况:规模,主要客户的画像,趋势?
A:产能建设,根据我们对业务的预测来做,产能对制剂和原料药业务都有投入,无锡是制剂,瑞士也是制剂。常州、泰兴,以及美国特拉华州都是原料药,特拉华还有制剂。原料药都有产能的布局。
目前制剂业务,今年大概是10亿元收入,规模比原料药小,但是同样发展策略,
CDMO战略,客户跟原料药很大重叠,也是我们想看到的,想要继续向着下游制剂转换。
Q:资本开支,成本方面的压力,今年规划86亿,今年后三年 资本开始计划?
A:产能扩充和收入是匹配,提前布局的,毛利率影响是同步的。过往历史,合全 CDMO 业务都在40%几左右,过去5年合全 每年都在新增产能。常州一个工厂建完了马上投入使用。资本开支,都是建立新的设施,为了未来的增长。
复合三年30%的增长,3年后又是一个药明康德的体量。苏州100亩土地,再建立一个苏州药明康德体量。武汉 200亩基地,两倍。泰兴400亩地,是常州两倍的规模。美国特拉华未来也要建立的。这些资本开支都是未来3-5年发展的必要保障。
Q:21年Q2,国内客户,比 Q1明显下降,到了27%, DDSU 业务,完成的IND申报,相对2020年上半年也有一点下滑?我们制剂业务,10个亿收入,未来规划,大概是什么样子?一体化还是难仿的?
A:制剂业务,坚持CDMO战略,为新药研发客户提供制剂研发 和制剂生产。目前需求,绝大部分药都是难融化合物,投资了很多新技术,尤其是喷雾干燥技术, 比如诺陈建华的,是全中国第一个用的新技术。很多都有特殊新技术的要求。预期制剂和原料药一样保持持续高速发展。
国内客户,还是稳定在20-25%,今年 H1国内24%,同比增长了48%,还是很高。我们出乎意料,美国区和欧洲区增长也很强劲。中国以外,全球投入都是巨大的。今年上半年,纳斯达克上市的 63 家生物医药企业,其中绝大多数都是药明康德的客 户。毕竟新药研发的主战场还是欧美。
DDSU7个相比去年11个少了点,正好卡在6月底,实际上7月份又有很多,全年25-30个的计划。
Q:考虑到未来费用率的增长,影响趋势,看到美国区的CGT同比下降,有个三期项目失败,项目数量没有以前增加那么快?全球需求趋势应该是很强的?是不是非正常的波动?
A:股份支付的费用增加,关于SAI计划的费用情况,首先,看公司基本面,强劲的增长,持续增长情况下,收入带来非常大的规模效应,每年对于利润影响相对来说,非常可控,利润率每年增长和收入增长基本保持一致。
SAI 也不是一年就影响财务报表,包括锁定期、达到目标,超过5年的分摊。
CGT 是我们内部原因,一个客户BLA被FDA拒绝接受,重新补材料,或者是工艺认证做实验,delay到明年才能。
另外一个是临床 3期不理想,本来是我们预算里面的大客户。实际上CGT加了很多客户,很早期,没有进入临床。
同时做一些战略性调整,注重AVV等工艺开发和生产,不要太多依赖细胞治疗产品,因为细胞治疗产品很难控制自己的时间表。因为我们现在做的大多数还是自体细胞,生产的 schedule都是跟临床试验挂钩,病人入组才会到我们实验室。我们现在扩充的都是异体细胞,血库、或者干细胞的分化,这类产品快速发展, 未来五年成为细胞领域主流产品。
现在是把oxgen领先的质粒、aav的技术迅速推向市场,下半年做大量全球市场的推广活动,就像药明生物一样,把CDMO的管线做的非常踏实。
Q:2021年汇率波动收益有变化,2021年以及后面对利润数据修正?中报研发投入,重点投AVV和?
A:关于外汇套期保值的影响,公司76%是海外客户收入,2018年尝试全面进行, 国内美金业务套期保值,非常科学完整的汇率套期保值的方式。不再是非寻常的经营项目,已经是经常性项目。所以在国际师事务所的建议下,作为公司日常经营能力的体现。
因为我们现在合全 15个车间,几百台反应釜,工艺复杂,每一个工艺反应釜搭配不一样,超过了人工的能力,所以我们用了AI算法,自动排产,提高设备使用率,用了资金。
第一,我注重核心研发流程和新锐科技工作结合,集合AI工具和运营数据,以及化学合成 的洞见。提高合成反应的设计时间,降低时间提高效率,最终为客户创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