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资股“灰暗时刻”,阿里巴巴的二季度战报于近日出炉,一并祭出集团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回购计划(达150亿美金),以稳定市场信心。
外部环境瞬息万变,在此非常时期,阿里也在自我革新。其从C端向B端持续发力,依靠多引擎、多业务,依旧实现了基本盘的稳步增长,其中菜鸟作为阿里零售的履约基础设施,可谓功不可没,并已成为集团新的增长极。
Q2财报数据显示,本季菜鸟实现外部收入(剔除与集团相关联交易产生的收入)达116亿元(人民币,单位下同),以50%的增速名列集团各业务板块前茅,为集团贡献约6%的营收。当然,菜鸟之于阿里,意义远不止如此。
消费和产业互联网全都要,菜鸟加速进化
上周,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张勇在股东信中强调:阿里巴巴要成为一家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结合得更好的公司。与此同时,也就在今年6月的全球智慧物流峰会上,菜鸟已表明其最新发展目标:成为一家客户价值驱动的全球化产业互联网公司。
虽长于人口红利时代,与国内绝大多数互联网公司无异,但起于B2B业务,且兴于电商的阿里,决定了其与绝大部分互联网公司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与生俱来的产业互联网基因。
随阿里变道,并加速拓展全球及下沉市场两大主战场,菜鸟进化加速。
图一:FY19Q1-FY22Q1菜鸟物流收入及同比增速
(来源:华创证券)
目前,菜鸟网络在布局深度和广度上都已取得突破性进展,覆盖全国乃至全球,且触及乡镇,并深入工、农业等产业带。若按日均订单量计,菜鸟国际已是全球新四大跨境包裹网络之一,且在去年就已超越FedEx和DHL,仅次于UPS。
虽论规模已与全球物流巨头旗鼓相当,但菜鸟显然不同于传统物流厂商,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菜鸟定位为产业互联网公司(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通过物流数字化和智能化创新,提供消费供应链和产业供应链并重的服务;二是菜鸟的成长路线,与第三方物流企业一直是开放共赢的合作关系,并致力于发力物流增量赛道,发挥自身数智化优势助力物流行业综合效率提升,比同样是商流加持的京东物流自建仓储主打仓配一体化模式更开放。
近年来,菜鸟重点推进“一横两纵”战略,已成长为整个物流行业的数字化基础设施,搭建面向未来的、基于新零售的智慧物流供应链解决方案,以及打造一张全球化的物流网络。而与阿里生态的大部分平台的生长哲学一样,菜鸟也在遵循着“点线面”的逻辑。
菜鸟的生长哲学:点、线、面的战略逻辑
1) 深入铺点,做社区服务的引领者
首先,“点”即菜鸟全球范围内布局的仓储资源。由于有“最后一公里”之称的末端配送在保障履约终端体验与物流闭环上意义不可替代,一直是业内必争之地。
菜鸟也开始瞄准了国内社区服务新赛道,其针对小于百米的短距离投送和寄送服务提出了智能化的解决方案。通过研究并扎根于社区、校园、乡村等多种短距离物流应用场景,菜鸟提出了菜鸟驿站和菜鸟裹裹的两条业务线条。阿里巴巴一季报也曾提及,菜鸟要做城乡社区服务的引领者。
一般而言,城乡社区服务分为实体服务和数字服务。其中实体服务包含众多中国城乡的菜鸟驿站网点;而数字服务则包含数字化产品菜鸟APP、菜鸟裹裹寄件小程序。据了解,像这种“实体驿站+数字APP”的模式可以充分提高最后100米的寄送和代收的效率。此外,菜鸟裹裹可以调度附近的快递员上门收取快递,满足用户确定性的寄件需求。
这除了带来便利性之外,关键意义在于打造了一个15分钟社区生活圈,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升级,并深入下沉市场,服务领域涵盖社区零售、洗衣、回收等。
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菜鸟驿站覆盖200多个城市、近3000所高校和3万多个乡村。2021年二季度(截至6月30日),菜鸟裹裹的服务订单增长同比增长63%;依托于乡村菜鸟驿站的菜鸟乡村县域共同配送为乡村物流降低了30%的物流成本,提升了50%的运输时效。
从以上数字可以预见,菜鸟将会继续在社区、乡村等普惠场景中持续发力。此外,对于菜鸟驿站的乡村应用场景来说,菜鸟也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菜鸟建立起成本效率领先的乡村快递服务中心,为全国县域以下的乡镇、乡村消费者提供包裹共同配送服务,建立上行物流中心,帮助农产品更快速的送达到全球消费者的手中,为中国乡村创造更多价值。
2) 解决“牛鞭效应”,从消费链到产业链的智慧化
第二,“线”指全球干线网络/全球智能骨干网,是菜鸟长期构建起的运输网络,也是阿里大电商生态得以持续运行的重要支撑。
目前,菜鸟正加速从消费链进入产业链,而不论是消费还是供应链,线上都是提效发力的“命门”,通过深刻捕捉供给与需求端的需求,减少中间环节,降低物流业的“牛鞭效应”,即供应链末端的微小改变能够沿着供应链逐级放大,因此环节越多,鞭子越长,效应越明显,造成的价值损失也越大,而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
对此,供应链数字化与互联化能增加链条环节中的互信,通过整合与披露链条信息,能更行之有效的预测供应链的直接需求量,并提高精确度。
消费链的发展方向是M2C,由于高度信息化、低库存化及低成本化使得该模式具备相当高的成长性。与此同时,电商销售也呈现出多元化和去中心化趋势,并增加了对线上消费链管理效率的需求。菜鸟通过提供敏捷、多样化的供应链解决方案,也扩大了其在物流行业扮演的优势。
而对于供应链来说,存量及效率是主要博弈方向。而供应链服务能力的提升,能加大存量市场的运营效率,并从传统的仓储和物流服务拓展到商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等其他方面。通过数字化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和遍布全国的仓储配送设施,菜鸟为品牌商和产业代工厂提供应对复杂供应链的多样化服务,并逐步建立起消费供应链与产业供应链并重的服务模式。
菜鸟要做的是加快推动消费供应链向产业供应链服务渗透,通过需求预测引导生产,推动M2C向C2M发展,进一步提升社会综合供应链的效率。
目前,菜鸟正在构建的供应链服务分为三个部分:品牌商家的消费供应链(天猫、盒马、零售通)、极致性价比的产业供应链(产地仓、云仓)、以及同城配送(天猫超市)。
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菜鸟智慧供应链服务商家品牌达数万个,其中八成从菜鸟产地仓库发出的产业带工厂包裹可实现隔日达。此外,依托菜鸟全球供应链服务,2021年菜鸟跨境物流效率进一步提升,“5美元10日达”等高性价比跨境包裹服务将覆盖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助外贸企业管理出口商品节省成本20%。
3) “双循环”格局下,进出口齐头并进
第三,“面”则在于整个菜鸟网络的构建,借助AI、物联网、大数据等关键技术,将所有的物流信息打包和优化,为全球范围内的电商、社区、消费者、物流企业提供物流科技和智能化服务。
早在2019年,集团就制定了对于全球化与内需两大集中推进战略,这与去年提出的“双循环”国家战略方向高度吻合。而在此进程中,菜鸟作为重要抓手,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在“内需和进口”方面,菜鸟全球供应链在全球各大洲设立海外直采中心和海外仓,其中中国境内的保税仓面积超过百万平米;“外贸和出口”方面,通过多年来构建的完整国际链条,菜鸟全球包裹网络已具备向不同需求者提供差异化服务的能力。
从出海布局来看,一方面,菜鸟先对全球仓储资源进行布点,并通过数字贸易中枢进行链接,形成全球智能骨干网络;另一方面,再通过末端卡车和自提网络完成,在国际配送领域形成坚实的护城河。
图二:仓储资源分布
(来源:兴业证券)
总的来说,菜鸟通过“点、线、面”的战略逻辑来搭建物流能力,并通过应用智慧物流迅速占领市场,获得高成长,同时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实现降本增效。
而菜鸟最新的战略布局,其实也是其对未来增长机遇的有力诠释。
菜鸟未来三大增长动能
一是物流数智化提速。
中国经济一直面临流通成本过高问题,社会物流成本虽然呈现持续下降趋势,但目前仍明显高于欧美发达国家水平,意味着中国推动社会物流降本增效有强烈的内在动力,数字化是必然选择。
图三:中国与欧美发达国家社会物流费用占GDP的比重
(来源:国家统计局,西南证券)
菜鸟自14年5月发布电子面单以来,整个快递业变化深刻,最易感知的便是便捷的快递寄件和跟踪服务体验,前端发货效率也提升了30%以上。目前快递业的数字化已基本覆盖包裹、车辆、仓库、设备等维度,物流其他链路的数字化也在持续推进。
尤其是去年突然爆发的疫情更是成为加速剂,抗疫期间,以“无接触配送”、“无人化配送”为代表的物流业数字化、智能化应用在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在运输防疫物资、保障民众生活物资配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同时,随电商业迅猛发展,业务复杂性随业务量大幅提升,仅靠人工判断难以合理决策,从数字化到数智化是必然趋势。而数智化对数据量和系统开发能力要求高,菜鸟在数智化执行层面拥有比较优势。
图四:菜鸟物流科技产品矩阵
(来源:兴业证券)
二是由消费链向产业链延伸。
当前,产业供应链已被作产业互联网中最受产业资本青睐的细分领域。在6月峰会上,菜鸟亦率先于业内提出“从消费供应链向产业供应链延伸,打造消费供应链与产业供应链并重的服务模式”,帮助制造业和实体经济降本增效。
相比消费链,产业链无疑是新蓝海。前者追求规模效益,以流量为王,后者以赋能制造业和实体产业降本增效为出发点,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壮大,并在此过程中合理获利。
据阿里二季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菜鸟产业供应链已挺进全国30多个制造业产业带和农产品原产地;通过端到端供应链的数智化和全局优化,菜鸟产地仓仓内效率在年内有望再提升3成。
三是国际化。
在中国经济“双循环”发展新背景下,国际化不可或缺,也是中国产业发展的必然走向。近年来,跨境电商在政策红利下蓬勃发展,物流企业以此为契机,也迎来了新的加速发展期。
图五:跨境电商交易额占进出口交易额比例持续上升
(来源:兴业证券)
与此同时,在疫情影响下,全球供应链受阻,但线上消费渗透加速提升,供需错配问题突出,加之我国率先取得显著的防疫成效,并在全球疫情不确定性背景下总体持续可控,全面复苏趋势不改,将推动跨境出口物流业加速发展。
阿里早创立之初就开始布局跨境贸易市场,借助投资并购等方式,积极构建起以“阿里巴巴国际站+全球速卖通+Lazada+天猫国际+考拉海购”为主的海外综合电商生态,随着阿里国际化战略推进,菜鸟也在加快海外布局的脚步。
目前,菜鸟的跨境物流合作伙伴数量约有90家,物流能力覆盖224个国家和地区,跨境仓库数量超过230个,并初步建成一张具有全球配送能力的跨境物流骨干网。
图六:菜鸟首批全球六大eHub
(来源:兴业证券)
总结
菜鸟经过八年发展,现已完成物流新赛道的开拓和初步发展,并未卷入传统快递业的存量业务。,目前国内快递业深陷价格战、“囚徒困境”格局突出,大部分快递公司不得不走上以利润换空间,以规模换时间的求生之路。在持续激烈的价格战之后,国内快递物流市场谁留下?谁出局?未来孰能执牛耳?最终格局暂未可知。
随着中国物流企业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全球物流体系的搭建,中国物流企业大概率会走向海外、参与全球物流市场竞争。菜鸟承接庞大的商流需求,其产业互联网公司属性和消费、产业供应链并重的模式具有天然的开放性和普惠性;作为物流增量市场的开拓者,菜鸟与快递企业形成了开放合作共赢的良性关系,将加快推动行业降本增效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