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國際金融報,作者:黃華
據近期發佈的《2021年中國寵物消費趨勢白皮書》顯示,2020年我國寵物行業市場規模接近3000億元,預計到2023年規模將達到4456億元。由此,相關賽道也備受關注。
二級市場上,作為寵物概念股,中寵股份、佩蒂股份、瑞普生物等近期漲勢良好。5月10日至今,中寵股份、瑞普生物均累計漲超30%。
寵物行業相關產品和服務主要包括醫療保鍵、寵物美容、寵物食品、用品用具等相關產品。天風證券研報指出,寵物醫療技術壁壘高,具備打通上下游的延展性,未來更有可能是行業整合者。寵物醫院主要代表為新瑞鵬寵物醫療、瑞派寵物醫院等。目前暫無大型上市公司。
其中,新瑞鵬寵物醫療是寵物醫院連鎖龍頭,擁有中國大陸市場15%的動物醫院終端數,在全國範圍內開設有寵物中心醫院及國際醫院、各類寵物專科醫院及社區醫院1600多家,覆蓋90多座城市。
瑞鵬寵物醫療集團曾於2016年在新三板掛牌,其後在2018年8月15日除牌。2018年,瑞鵬寵物醫療集團與高瓴資本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如今,該集團擁有美聯眾合動物醫院、瑞鵬寵物醫院、芭比堂動物醫院、寵頤生、安安寵醫、艾貝爾寵物醫院、納吉亞動物醫院和凱特喵貓專科醫院等眾多品牌。
除了新瑞鵬寵物醫療,瑞派寵物醫院成立於2012年12月,門店超300家,75%門店位於一、二線城市。寵愛國際動物醫院定位於高端寵物醫療市場,成立於2013年12月,現全國擁有數十家動物醫院。
自2015年起,資本市場開始關注連鎖寵物醫院。高瓴投資了芭比堂、安安寵醫、寵頤生共700家寵物醫院。中寵股份有投資美聯眾合動物醫院(新瑞鵬旗下),瑞普生物有投資瑞派寵物醫院,持股10%。騰訊投資、小米科技、啟明創投、君聯資本、奧博資本等有介入寵物行業重大融資。
在寵物醫療之餘,寵物疫苗也是相對熱門的話題。據中泰證券研報顯示,雖然國內寵物醫療行業近年來以30%年速增長,但整體測算規模還不及經濟動物疫苗。犬用疫苗滲透羣體中,總滲透率低至10%以下。可以説,寵物疫苗市場仍是藍海。
面對市場誘惑,頭部企業早早開始發力。2014年年初,國內人用狂犬病疫苗龍頭企業成大生物,進軍獸用滅活狂犬疫苗行業。但到了2017年2月,公司宣佈其獸用疫苗將長期停產,並預計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約2000萬。
相關公吿中,其表示,“獸用滅活狂犬疫苗的主要目標客户為各級地方政府的疫病預防控制中心,主要銷售渠道是各級畜牧獸醫部門的統一招標採購。經數年市場拓展後,獸用滅活狂犬病疫苗的銷售數量遠遠小於預期,且短期內未有較大改變”。簡單來説,公司敲不開市場大門。
如今,又有企業意圖在該市場發力。2020年6月,康華生物公吿,公司擬自有資金2800萬元收購上海玉曜持有的一曜生物10%股權,並獲得標的公司“狂犬病滅活疫苗(PV/BHK-21株)”產品滿足上市銷售條件後的獨家代理銷售權,有利於公司繼續優化業務結構,躋身獸用狂犬病疫苗行業。彼時,該產品已經取得《新獸藥註冊證書》,但產品生產線處於調試過程中,尚未正式投產。
但是,對於寵物疫苗的市場前景,市場也有持觀望意見的聲音。在疫苗市場,自2018年長生生物狂犬病疫苗事件後,我國人用狂犬病疫苗批簽發量一直沒有恢復到既往水平,供需關係仍然比較緊張。西南證券研報分析顯示,未來10年我國人接種狂犬疫苗的需求約為1.5億劑,目前市場產能僅為該需求的一半。僅僅是未來五年,人用狂犬病的市場規模就可高達約450億元。
基於此,業內人士認為,在人用狂犬疫苗需求旺盛的當下,國內的人用狂犬病疫苗公司擴產能還來不及,費大力氣切換至獸用賽道的積極性一般。不過,一旦未來政策、市場將預防鏈條提前,變為將主要力量用於為動物接種疫苗上,那麼,獸用狂犬病疫苗市場將迅速擴大。
不過,市場的侷限性還不是寵物疫苗市場唯一的問題,據中國寵物行業醫療白皮書顯示,由於消費人羣的消費習慣偏好等因素,近五成的寵物主在給寵物接種狂犬疫苗時會優先選擇進口品牌。
而在進口產品代理方面,國內唯一動保央企中牧股份是行業的絕對龍頭。該公司疫苗產品總市場佔有率居國內首位,且大幅領先於行業中其他企業。近三年,該公司的營收都在40億元之上。